简介:摘要气管支气管结核作为肺结核特殊临床类型,临床上极易被误治漏治。为进一步加强对本病全面合理治疗的认识,特强调重视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综合规范治疗,尤其是介入治疗措施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电子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经常规支气管镜未诊断但经超细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对同期入院的经常规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相同年龄、性别为配对原则随机选择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病原学检出率及直视观察气管支气管病变阳性率。并对病例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0~4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不符合,但病例组5~10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该病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病原学检出率(75.76%,25/33)与对照组(78.79%,52/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05)。病例组患者以咳嗽(90.91%,30/33)、咳痰(60.61%,20/33)为常见临床症状;结节影(84.85%,28/33)为常见影像表现;Ⅳ型(瘢痕狭窄型)(51.52%,17/33)为常见气管镜下分型;病变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背段>舌段/中叶>基底段。结论超细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但不能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若影像学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常见表现,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可换用超细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及冷冻介入在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为TBTB的1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儿童TBTB的临床特征及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0例患儿(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为1~1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咳嗽7例,伴咯血2例。9例患儿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10例患儿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均为阳性。10例患儿行胸部CT检查,8例存在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患儿及时行儿科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新生肉芽组织和(或)干酪样坏死物不同程度堵塞各支气管9例;余1例支气管黏膜存在明显充血水肿。患儿支气管镜下分型为淋巴结瘘型8例、肉芽增殖型1例、炎症浸润型1例。其中7例留取标本送病理组织活检,均符合结核病理表现。9例进行儿科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TBTB患儿中,8例行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冷冻疗法(包括2例联合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术)。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1~3次后,患儿原堵塞的各支气管管腔均转为通畅,疗效显著,且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儿童TBTB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有助于其分型。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对儿童TBTB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淋巴结瘘型和肉芽增殖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Ⅱ型TBTB)经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气道瘢痕狭窄形成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通过支气管镜诊治的222例初治Ⅱ型TBTB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追踪观察其治疗前气道坏死物的质地、是否堵塞管腔、肉芽增殖、气道狭窄情况,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瘢痕修复时间及狭窄程度,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222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共发现508个溃疡坏死的气道病变部位,中位2个(1~6个);治疗前有170例(76.6%)的气道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35.6%)的坏死物质韧,86例(38.7%)的坏死物堵塞管腔;132例(59.5%)患者合并肉芽增殖病变;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1~32周,M(Q1,Q3)为6(3,9)周;气道瘢痕狭窄修复时间2~73周,M(Q1,Q3)为14(10,19)周;治疗后201例(90.5%)患者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狭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质韧坏死物(HR=1.52,95% CI:1.10~2.10);气道瘢痕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6~9周(HR=2.73,95% CI:1.84~4.05)。结论Ⅱ型TBTB中90.5%的患者在治疗后遗留气道瘢痕狭窄,其气道坏死物消失中位时间为6周,气道瘢痕狭窄形成中位时间为14周,介入疗程中关注质韧坏死物的清除及坏死物清除的效率,可降低气道瘢痕狭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Ⅱ型TBTB)经规范化疗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气道瘢痕狭窄形成时间,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通过支气管镜诊治的222例初治Ⅱ型TBTB的连续病例为研究对象,追踪观察其治疗前气道坏死物的质地、是否堵塞管腔、肉芽增殖、气道狭窄情况,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瘢痕修复时间及狭窄程度,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222例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共发现508个溃疡坏死的气道病变部位,中位2个(1~6个);治疗前有170例(76.6%)的气道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79例(35.6%)的坏死物质韧,86例(38.7%)的坏死物堵塞管腔;132例(59.5%)患者合并肉芽增殖病变;治疗后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1~32周,M(Q1,Q3)为6(3,9)周;气道瘢痕狭窄修复时间2~73周,M(Q1,Q3)为14(10,19)周;治疗后201例(90.5%)患者气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狭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质韧坏死物(HR=1.52,95% CI:1.10~2.10);气道瘢痕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气道坏死物消失时间6~9周(HR=2.73,95% CI:1.84~4.05)。结论Ⅱ型TBTB中90.5%的患者在治疗后遗留气道瘢痕狭窄,其气道坏死物消失中位时间为6周,气道瘢痕狭窄形成中位时间为14周,介入疗程中关注质韧坏死物的清除及坏死物清除的效率,可降低气道瘢痕狭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为临床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52例,年龄(44.24±5.42)岁。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对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42例(46.7%)]。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有:喘息10例(11.1%),盗汗22例(24.4%),发热30例(33.3%),咯痰72例(80.0%),咳嗽78例(86.7%)。影像学检查:疑诊支气管狭窄34例(37.8%),疑诊阻塞性肺炎24例(26.7%),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例18例(20.0%),疑诊支气管肺结核14例(15.5%)。支气管镜下病变部位:左侧支气管受侵50例(55.6%),同时累及左上叶支气管26例(28.9%)、左下叶支气管16例(17.8%)、舌叶支气管8例(8.9%);右侧支气管受侵40例(44.4%),同时累及右上叶支气管24例(26.7%)、中叶、下叶支气管各8例(8.9%)。支气管镜检查表现为:管壁软化型4例(4.4%),瘢痕狭窄型10例(11.1%),肉芽增殖型18例(20.0%),溃疡坏死型24例(26.7%),炎症浸润型34例(37.8%)。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病症多样,易并发肺结核,临床应给予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术治疗气管阻塞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应用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技术作为首选方法治疗气管阻塞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病变性质、阻塞程度、长度、类型、形态、位置、麻醉及通气方式、联用器械、手术时长、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67例,均为广基底的内生型或混合型阻塞,主要病因为恶性(43例,64.2%)和肉芽组织增生(18例,26.9%)。声门下气管阻塞28例(41.8%)。术前气管阻塞程度80.0%(20.0%),阻塞长度为(29.04±14.71) mm。术毕气管再通率100.0%,术后呼吸困难缓解率100.0%。术中出血均为轻中度,无严重出血,严重并发症1例(1.5%),无术中、术后死亡。结论冷冻切除治疗内生型或混合型气管阻塞安全、高效,可用于抢救肉芽组织、多种类型肿瘤引起的严重气管阻塞。对于宽基底、阻塞长度长、病变组织多以及声门下的阻塞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技术在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伴发气管支气管结核与中心型肺癌引起的支气管狭窄中的应用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1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例,其中男6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 2,年龄10~60岁,平均49.3岁;10例中心型肺癌病例,男4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2: 3,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为55.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技术诊断。结论:CT能较全面地观察病变,由结核引起的支气管狭窄、梗阻均伴不同程度的管壁增厚,CT能清晰显示其管壁增厚情况;肺癌引起的支气管狭窄可以显示出梗阻部位及形态,二者影像改变截然不同,诊断可靠性高。
简介:摘要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具有局限性,临床上极易被误诊漏诊。为进一步加强对本病认识,特强调重视早期正确诊断,尤其是分型分期诊断,避免因误诊、漏诊导致误治、漏治,并为综合规范治疗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41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检查结果对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据纤维镜检查共发现63处气管支气管病变,而CT检查结果显示48处病变,其中12例合并性局限肺气肿、19例合并性肺内活动结核、3例肺不张、9例周围淋巴结肿大、5例合并性阻塞炎症。对比纤维镜检查结果,CT检查的诊出率为76.19%。 结论 CT检查是一项无创诊断技术,在当前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为支气管气管结核的确诊提供重要的依据,帮助医生对患者的患病情况作出较好的理解,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一定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经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的176例患儿资料,并电话随访出院3年内有无喘息以及手术、死亡情况。结果1.176例患儿中,年龄<3岁156例,占88.64%。2.176例患儿中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54例,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软化42例,支气管开口异常26例,呼吸道憩室3例,气管食管瘘1例,支气管桥1例,混合型(2种及2种以上畸形)49例。3.临床特点以反复或持续喘息(86例)、慢性咳嗽(6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34例)最为常见,其他表现包括吸气性喉鸣(14例)、肺不张(29例)、局限性肺气肿(6例)、气管插管后拔管困难(6例)。4.共139例患儿接受胸部CT检查和气道重建技术,仅44例CT作出了正确诊断。5.患儿均接受住院期间内科常规治疗、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其中17例行手术治疗。170例患儿好转出院,6例治疗效果欠佳。随访3年,共47例接受电话随访,随访1年、2年、3年喘息比例分别为59.57%、51.06%、38.30%;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常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疑诊者应尽早进行胸部CT和气道重建术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可及时完善支气管镜检查;多数患儿预后可,少数死亡,部分患儿仍有反复或持续喘息,部分危重儿需行气道支架置入或外科手术干预。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老年男性气管切开术后的气管无名动脉瘘。患者男,60岁,因“意识下降5 d”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查头颅CT示脑积水、小脑出血术后,为求进一步诊治于7月20日至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治疗。住院过程中发生气管切开造瘘口大出血,于手术室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伤口探查术与血管造影术,见头臂干中段上壁造影剂溢出,证实出血原因为气管无名动脉瘘,予以压迫填塞后再次造影见头臂干血流通畅,无造影剂溢出,证实破裂点压迫稳定,患者转至外院血管外科行支架植入过程中因过度失血死亡。
简介:摘要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是临床比较罕见且棘手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植入气道支架则可有效地缓解病情进展。目前硅酮、金属材质的气道支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成人气道狭窄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些年3D打印技术和组织工程学相结合,个性化设计的可降解支架也逐步进入人们视野,成为更有发展潜力的气道支架。但是儿童气道口径小,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解剖和生理特性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气道支架的选择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在儿童体内植入气道支架经验认识也尚且不足。本综述就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的支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提高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共967例患儿,均采用可曲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手术,采用异物钳、活检钳或网篮套取的方式取出异物。其中未取出19例(3例声门下异物,1例别针,其余15例均为异物被肉芽完全包裹),住院后自行咳出2例,取出946例(97.8%),无死亡病例。儿童支气管异物好发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14∶1,主要发病年龄为1~3岁856例(88.8%),农村稍多于城市(城市46.5%,农村53.5%)。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最多的是3月份,最少的是6月份,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吸入的异物种类以外源性的植物类异物为主,约占93.0%,其中花生(31.7%)和瓜子(19.2%)最常见。异物吸入的病程分布,1~3 d最多347例(35.9%)。内镜下合并支气管内膜炎的患儿501例(51.8%),有不同程度肉芽组织增生的患儿有196例,占支气管内膜炎患儿的39.1%,占总病例数的20.3%。支气管异物停留在右侧支气管占50.0%,左侧支气管占43.7%,右侧多于左侧。通过影像学确诊的有793例,阳性率达81.9%,而CT的确诊率达90.9%。结论约88.8%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在1~3岁。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季节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
简介:摘要肿瘤和肿瘤治疗相关的呼吸道瘘比较罕见,对病情的预后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多发气管/支气管-纵隔瘘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肿瘤和肿瘤治疗相关的呼吸道瘘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本病例为76岁男性,呼吸困难20余天,CT提示: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气管、右侧主支气管受压狭窄,双肺多发结节,脾巨大占位性病变。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甲强龙及1个疗程环磷酰胺联合阿霉素化疗后,复查胸部CT及气管镜,发现多发气管/支气管-纵隔瘘。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并于出院后2个月死亡。可继发呼吸道瘘的肿瘤相关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及化疗或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大部分通过消解肿瘤组织引起相邻器官之间的瘘道,而贝伐珠单抗更多的是通过引起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糜烂等,最终导致气管食管瘘。新发的呼吸道瘘往往合并肿瘤进展,患者预后极差。在治疗前评估患者治疗相关呼吸道瘘发生的概率,对方案选择及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提高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共967例患儿,均采用可曲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手术,采用异物钳、活检钳或网篮套取的方式取出异物。其中未取出19例(3例声门下异物,1例别针,其余15例均为异物被肉芽完全包裹),住院后自行咳出2例,取出946例(97.8%),无死亡病例。儿童支气管异物好发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14∶1,主要发病年龄为1~3岁856例(88.8%),农村稍多于城市(城市46.5%,农村53.5%)。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最多的是3月份,最少的是6月份,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吸入的异物种类以外源性的植物类异物为主,约占93.0%,其中花生(31.7%)和瓜子(19.2%)最常见。异物吸入的病程分布,1~3 d最多347例(35.9%)。内镜下合并支气管内膜炎的患儿501例(51.8%),有不同程度肉芽组织增生的患儿有196例,占支气管内膜炎患儿的39.1%,占总病例数的20.3%。支气管异物停留在右侧支气管占50.0%,左侧支气管占43.7%,右侧多于左侧。通过影像学确诊的有793例,阳性率达81.9%,而CT的确诊率达90.9%。结论约88.8%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在1~3岁。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季节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