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急性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损伤控制理论的抢救原则,即早期在局麻下行锥孔简单减压,后再急诊行Ⅱ期确定性手术。结果:本组GCS评分在3-5分者预后良好率为58.3%,中残率为16.7%,重残率为8.3%,死亡率为16.7%。GCS评分在6-8分者预后良好率为39.1%,中残率为17.4%,重残率为13.0%,植物生存率为8.7%,死亡率为21.7%。结论:在急性血肿的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的抢救原则可尽早解除,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注水疗法对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15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了硬膜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并行下注水的手术方式,将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无血肿残存无血肿及积液发生,术后随访6月-1年,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60%),轻度残疾4例(26.66%),重度残疾2例(13.34%);结论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患者,采用硬膜外血肿清除并下注水的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有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脑疝 硬膜下腔注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征象与幕上急性外伤性血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58例幕上急性外伤性血肿患者资料,收集患者血肿厚度、中线偏移程度、脑室池受压情况、术前中脑CT值、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各征象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258例患者,术后死亡及生存患者在血肿厚度、基底池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中脑C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颅脑损伤患者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肿厚度、中线结构偏移程度、脑室池受压情况、术前中脑CT值对预后情况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硬膜下血肿 脑室 中线 CT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急性血肿合并肿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标准大瓣开颅-早期小切开-脑膜袋状缝合减压术治疗急性血肿合并肿胀患者52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随访0.5-1年,按GCS评分法,良好24例,中残6例,重残12例,死亡14例。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早期小切开-脑膜袋状缝合减压术是救治急性血肿合并肿胀的重型颅脑操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肿胀 大骨瓣减压术
  • 简介:1病历摘要病儿1,男,足月顺产2d。尖叫哭闹、拒乳,偶发面部及左上肢间断不规则抽搐1d。头部CT提示右侧额颞顶血肿厚约5mm。分3次经囟门行穿刺抽吸血性不凝液体22ml,复查CT无血肿。1年后随访复查结果显示病儿生长发育正常。

  • 标签: 血肿 硬膜下 婴儿 穿刺抽液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资料男性,72岁。因“头面部外伤后头痛3d,伴呕吐数次”在2007年4月23日人院。3天前因酒后骑摩托车不慎摔伤头面部;第2天感头痛,呕吐胃内容物2次;第3天头痛和呕吐症状在直立体位时加重,而且出现智力减退。就诊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双侧积液。诊断:双侧积液,外伤性颅内压降低综合征。给予卧位、输液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后,头痛、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血肿误诊为硬膜外血肿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报告为血肿且被误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对本次患者进行CT检查,且分析颅内血肿不同量和不同部位CT表现。结果本文研究中,经手术活检确诊的有16例,其中10例经复查CT检查,可发现血肿量增加,且实施了相关手术治疗,其余的20例患者经MRI检查、冠状位CT复查而明确诊断,但均恢复良好,出院,且无任何严重后遗症。结论对于、硬膜外血肿需联合CT影像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若发现误诊则需予以积极的预后处理,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误诊 预后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在病房应用软通道微创术抢救急性血肿合并患者的方法,探讨此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32例急性血肿合并患者均行软通道微创穿刺外引流术。结果大部分患者能短时间减轻颅内压及病状。结论在病房行软通道微创治疗引流减压能够给进一步开颅血肿清除术提供有效的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血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外伤性血肿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传统手术,观察组选择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分析颅内减压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和昏迷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以及昏迷程度、颅内减压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血肿患者实施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 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14例血肿患者实施钻孔引流术,并对全部患者治疗围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都进行钻孔引流术的治疗,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第3d产生引流不畅的现象以外,选择尿激酶进行冲洗后,引流保持顺畅。剩余13例患者都顺利拔出引流管,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在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同时在术后给予充分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治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硬膜血肿 钻孔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血肿(简称CSDH)是指位于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征性,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笔者收集了近三年18例经CT和手术治疗的血肿病例。目的通过对18例血肿的诊断综合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慢性血肿的诊断技术。资料和方法本组18例病例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45—78岁,平均56岁。既往有外伤史11例,不明确有外伤史7例,头疼、头晕15例,精神反应迟钝1例,言语障碍、肢体肌力减弱2例。方法采用CEHispeedDual全身CT机扫描,以OM为基线,层厚与层距均为7mm,扫描时间为2.0S。CT检查结果血肿少数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多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血肿呈新月形10例,梭形5例,其余为双凸形及不规则形。讨论慢性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是外伤后3周形成的血肿。是亚急性血肿的延续。但也有学者指出,慢性血肿只是轻微颅脑外伤或无外伤史,不伴有挫裂伤。认为它并非是急性血肿演变而来,其出血多系桥静脉撕裂,血液缓慢溢入脑膜腔所致。血肿由于形成时间不同,其形态和密度变异较多。复习文献结合本组病例,我们认为下例五种征像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1)单侧裂变窄,甚至消失。(2)密度改变或内病变不能作出合理解释。(3)白质挤压移位征。(4)移位不明显。而临床重的病人。应考虑双侧血肿的存在。(5)对移位不明显,尤其是双侧等密度病人,应行增强扫描,血肿呈点状或线状强化,同时有灰白质界面内移,有条件作磁共振则更为明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血肿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的56例急性血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严密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动态复查头颅CT,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结果45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3小时内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例8小时内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例行钻孔引流,其中2例在亚急性期,另外2例在慢性期。结论急性血肿的患者,入院后进行保守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从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应的手术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手术时间。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肿CT影像诊断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血肿24例的CT辅助检查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肿部位均位于额颞顶部皮质表现,右侧16例,左侧6例,双侧2例。形态新月形22例,梭形2例。密度CT值为34~41HU。沟消失20例,侧脑室受压、变形22例,中线普通向健侧移位18例,局限性移位4例,灰白质交界线内移22例。结论CT扫描是诊断急性血肿首选的辅助检查。表现为表面的新月形高密度影,可见合并的挫裂伤点片状出血灶,脑水肿明显,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向对侧移位。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CT诊断 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