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股骨纵向骨搬移模型兔,并评估该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取20只雄性新西兰兔,先在兔股骨近端造成一段14 mm骨缺损,骨缺损远端截骨,形成游离骨段,随后安装自制的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7 d间歇期,将游离骨块向骨缺损处搬移,以刺激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在搬移期第1天和第14天、固定期21 d和第35天分别处死4只家兔,通过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标本形态、X线片来评估该模型的科学性。结果术后骨搬移模型兔的一般情况良好;大体标本及X线检查可见骨缺损区重建修复,并逐渐接近正常骨组织;固定期间骨搬移装置无松动、脱落等不良情况,搬移期每日可定量完成1 mm骨搬移,最终修复骨缺损。结论纵向骨搬移模型兔建模方案简便可靠,可较理想地模拟临床骨搬移全过程。
简介:摘 要: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观察的极佳窗口,是预测动脉硬化的前哨站。颈动脉纵壁运动是对应于心脏周期中与血流方向平行的多相动脉壁偏移。自从Cinthio等人在2006年首次对纵向运动进行了彻底的表述之后,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颈动脉纵壁运动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随着近些年的研究,这种运动现象已经可以被很好地表述出来。本文就颈动脉纵向运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发现颈动脉硬化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cardimoyopathy,RCM)亦称闭塞性心肌病,包括在热带地区常见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ocardialfibrosis,EMF)和温带地区多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心肌病(deosinophilicencomyocardialdisease)。近年研究表明,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一病是以心室内膜、内膜下或内膜心肌纤维增厚累及一侧及两侧心室,引起舒张期心室伸展障碍和充盈受限为特征,而无心室明显肥厚或扩张的心肌疾病。心室腔缩小,甚至闭塞,心室舒张阻抗增高,排血减少,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简介:有人说,做建筑设计好像永远是在解题,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包括功能、材料、美学等方方面面,还有业主意志的主导。对于医疗建筑设计来说,这些题似乎更难……因此建筑师与业主常常互相抱怨,似乎彼此都是那个限制了对方想象力的人。创新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创造才能是创新,也许我们缺少的仅仅是一双发现的眼睛。有的人,将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加以活用,进行再创作,反而惊艳四座。比如美国某医院的灯光墙,将灯光结合交互技术进行了再设计,实现了与就医者的互动。再比如,将医院内的空间作为不同场景进行布置:这一秒看到的是海洋馆,下一秒,你走进的也许就是个“原始森林”,通过塑造“场景”营造适合各个就医群体的感官环境。
简介:摘要传统分析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纵向研究中的时依混杂以得到无偏因果效应估计值。本研究解释了纵向研究中正确控制时依混杂的必要性,概述了现有控制时依混杂的G方法——参数g-formula、逆概率加权和G估计,并通过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为研究者在纵向研究中估计因果效应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生在临床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沟通能力的变化,旨在为临床护理教育者制订更好的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河南省12所高校已经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280名,于2019年7月30日—2020年2月17日在护生实习的3个阶段进行调查,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第2、5、8个月时进行3轮网络问卷调查。第1轮问卷应答254名(90.7%),第2轮应答210名(75.0%),第3轮问卷应答193名(68.9%)。结果在3个阶段的测评中,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总分分别为(3.27±0.39)、(3.29±0.35)、(3.27±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未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提示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适当增加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护患沟通技巧的课程及培训。
简介:目的探索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有效控制其流行和巩固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选择吴江市庙港镇合群村,连续三年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饱和盐水漂浮法,监测人群的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感染者每年两次运用甲苯咪唑进行驱虫治疗.结果2003年调查519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0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3.85%,2004年调查524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38%;2005年调查533人,感染肠道寄生虫5例,同样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94%,感染率在三年内下降了75.58%,男、女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别(X2=4.40,P<0.05),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为44.44%,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在目前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感染者的正规治疗以及卫生意识的培养,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均可以有效控制流行,巩固防治成果,但重点人群的变化仍是今后监测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数据缺失是队列研究中几乎无法避免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模拟研究,比较当前常见的8种缺失数据处理方法在纵向缺失数据中的填补效果,为纵向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模拟研究基于R语言编程实现,通过Monte Carlo方法产生纵向缺失数据,通过比较不同填补方法的平均绝对偏差、平均相对偏差和回归分析的Ⅰ类错误,评价不同填补方法对于纵向缺失数据的填补效果及对后续多因素分析的影响。结果均值填补、k近邻填补(KNN)、回归填补和随机森林的填补效果接近,且表现稳定;多重插补和热卡填充次于以上填补方法;K均值聚类和EM算法填补效果最差,表现也最不稳定。均值填补、EM算法、随机森林、KNN和回归填补可较好地控制Ⅰ类错误,多重插补、热卡填充和K均值聚类不能有效控制Ⅰ类错误。结论对于纵向缺失数据,在随机缺失机制下,均值填补、KNN、回归填补和随机森林均可作为较好的填补方法,当缺失比例不太大时,多重插补和热卡填充也表现较好,不推荐K均值聚类和EM算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调查。住院期间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失访7例,3个月时失访8例,6个月时失访3例,最终共182例患者完成研究。结果最终获得心理弹性下降、心理弹性升高、心理弹性平稳、心理弹性低水平下降4条心理弹性类别轨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功能障碍、无人照顾、有宗教信仰、在职工作、独居生活、有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可呈现出不同类别的心理弹性轨迹,有功能障碍、无人照顾、有宗教信仰、在职工作、独居生活、有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影响因素,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患者特点予以个性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