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合并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020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例肺原发恶性PEComa合并腺癌病例,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并进行文献复习。首先以“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肺”+“腺癌”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数据库,未检索到相关报道。随后以“肺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同时以“pulmonary malignant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和“PEComa”为副主题词,结合主题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语言为中文或英文,起始时间不限,检索时间截止日期为2020年11月。结果患者男,46岁,因“反复咳嗽、胸痛10余天伴体重迅速减低”于2020年8月20日入院。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示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表达增高。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术(PET)-CT示左胸腔较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SUV值22.8。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PEComa合并肺腺癌伴淋巴结转移,且检测到驱动基因EGFR药物敏感性突变,术后辅以化疗及靶向治疗,目前状态稳定。文献共检索到肺恶性PEComa 12例,中老年常见,多因咳嗽或胸闷就诊,胸部CT常显示边界清楚的圆形肿块,8例发生纵隔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结论肺恶性PEComa少见,同一肿物合并肺原发腺癌成分者为首次报道。部分病例进展迅速,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并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化疗及靶向治疗,是较为合适的治疗策略。诊断为良性PEComa的患者也应注意长期随诊复查。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康复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和分析康复治疗在康复期肿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对我院2017年底至2018年底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常规护理,包括基础临床护理、病情观察和康复锻炼。观察组50例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最后,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六个月的实验,发现接受中医康复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乐观和恢复均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治疗肿瘤恢复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报道1例罕见的新生儿肺间质肿瘤。男性新生儿,出生1 d因呼吸困难就诊, 影像学诊断新生儿肺炎,左胸腔占位,疑先天性肺隔离症和肺囊肿。病变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胎儿肺间质肿瘤(FLIT)。该报道旨在引起儿科和病理医师对新生儿FLIT的认识、关注和研究,以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数据,避免不适当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明确的肺转移性肿瘤22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病理形态学特点,并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中男性84例,女性142例,年龄范围13~77岁,肺多发性结节者122例,单发性结节者104例。常见肺转移性肿瘤按照来源部位依次为结直肠59例,滋养细胞肿瘤44例,肾31例,乳腺20例,宫颈14例,尿路上皮8例。原发肿瘤距离转移时间、是否行手术治疗等因疾病而异。肺转移性肿瘤与原发肿瘤病理形态学有一定的重叠,阅片时应仔细寻找相对特异性的形态学特点及肿瘤周边有无原位癌区域等以资鉴别;肺转移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阴性,与原发性肿瘤鉴别均需依据相对特异抗体:结直肠癌细胞角蛋白(CK)20、CDX2阳性,CK7阴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肾透明细胞癌CD10、波形蛋白阳性,CK7阴性;乳腺癌GATA3、雌激素受体阳性;宫颈癌p16阳性;尿路上皮癌CK20、p63、GATA3阳性。结论肺转移性肿瘤与原发性肿瘤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有重叠,确诊需要紧密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综合分析判断。
简介:摘要肺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根据2021年发布的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病理分类,肺和胸腺NENs包括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尽管近年来肺和胸腺NENs发病率逐渐升高,但国内外均缺少针对NENs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以指导临床实践。早期肺和胸腺NENs的治疗为外科完全性切除,不可切除的晚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和局部治疗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肺和胸腺NENs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在国内外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指南,经过多学科专家讨论,制定了中国肺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共识的内容包括了肺和胸腺NENs(除小细胞肺癌外)的流行病学、诊断、病理分类、分期以及治疗与随访等。
简介:摘要肺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根据2021年发布的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病理分类,肺和胸腺NENs包括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尽管近年来肺和胸腺NENs发病率逐渐升高,但国内外均缺少针对NENs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以指导临床实践。早期肺和胸腺NENs的治疗为外科完全性切除,不可切除的晚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和局部治疗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肺和胸腺NENs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在国内外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指南,经过多学科专家讨论,制定了中国肺和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共识的内容包括了肺和胸腺NENs(除小细胞肺癌外)的流行病学、诊断、病理分类、分期以及治疗与随访等。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头颈部肿瘤肺寡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SBRT治疗头颈部肿瘤肺寡转移患者2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鼻咽来源12例,非鼻咽来源12例,共34个肺转移病灶行SBR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9.5个月,SBRT后出现新发病灶者13例,其中9例出现在SBRT治疗1年内。1年实际局控率为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5.2个月,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46%;肺转移后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1%。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位于鼻咽和原发灶治疗后无瘤间期>1年者有生存优势。全组SBRT后均未观察到>3级放射性损伤,轻度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13%。结论SBRT治疗头颈部肿瘤肺寡转移初步显示安全有效,原发肿瘤来源于鼻咽者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具有血管周上皮细胞分化的肿瘤(neoplasms with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differention,PEComas)是一种罕见疾病,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肺PEComa自发破裂出血患者因突发胸痛入院,检查提示右中肺占位伴大量血胸,经急诊手术治疗后顺利出院,病理提示肺部良性PEComas。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在肺腺癌(LUAD)中起关键作用的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SRGs),并研究作用机制,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数据集的基因表达谱。使用R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GEs),并和SRGs交叉分析,确定影响肺腺癌发生和预后的关键SRGs。采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方法对关键SRGs分析,利用GO和GSEA进行富集分析。使用TIMER数据库分析SRGs对肿瘤免疫浸润的影响。此外,分析SRGs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在数据集GSE68465中得到740个差异基因,在数据集GSE31210中得到364个差异基因,在数据集GSE115002中得到859个差异基因,在TCGA数据集中得到4 464个差异基因,4个数据集与肿瘤干性基因集取交集得到干性基因CDCA8。采用GO和GSEA分析CDCA8主要参与有丝分裂过程,PPI分析得到核心基因,TIMER分析CDCA8与多种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相关,高表达CDCA8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结论CDCA8作为SRGs参与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与肺腺癌免疫浸润相关,是肺腺癌患者生存与预后评价指标之一,并可为免疫治疗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前国际上提出的一些肺肿瘤诊断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有一些不确定性,常对临床病理诊断提出挑战。本文结合新出版的第5版WHO肺肿瘤分类相关内容,就目前肺肿瘤诊断病理学中早期肺腺癌诊断、肺腺癌组织类型的评估和分级、细支气管腺瘤转归、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癌鉴别诊断及SMARCA4缺失肺癌的病理学特点等若干问题提出作者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鉴别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以及联合多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周围型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就诊的76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48例)和良性病变(28例),定量分析良恶性病变的始增时间(AT)、病变-肺组织始增时间差(tAT),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时间截断点。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并分析tAT分别联合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及四项联合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AT、tAT大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0.759)大于病变AT(0.675),且当tAT≥2.5 s时,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敏感性较高(91.7%),与病变AT比较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具有更可靠的诊断价值。tAT联合三项血清肿瘤标记物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时,四联诊断曲线下面积最大(0.878),其敏感性最高(97.9%)。结论tAT对鉴别诊断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联合多项血清肿瘤标记物可提高对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影像动态增强技术查看肺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到院诊治的肺肿瘤患者,患者均接受CT和MRI影响动态增强检察,观察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指标水平,及其与影像动态增强检查中各项指标参数的相关。结果:CT和MRI检查能够较好地反应肺肿瘤血管生成的特征,检查结果分析表明,CT检查中的PH、M/A、灌注值、rBV均和微血管密度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MRI检查中的PH、SS、E1和E4均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MPT)的高分辨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烟台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CMP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59~74(66.8±4.5)岁。6例患者均行肺低剂量CT及肺结节高分辨CT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内部特征、病理特点以及肿瘤边缘距离最近脏层胸膜的距离。结果6例CMPT患者肺部病灶均为孤立结节,肿瘤的最大径为4~11(7.7±2.4)mm。肿瘤位于左肺下叶3例、右肺下叶2例、右肺上叶1例,位于肺外带5例、叶间胸膜附近1例。肿瘤边缘距离邻近胸膜的最小距离为0~7 mm,平均3.7 mm。1例为实性结节,有分叶,密度不均匀,肿瘤内见斑片状低密度灶。5例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其中1例瘤体边缘光整呈类圆形、密度均匀,4例形态不规则、瘤体边缘毛糙、病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灶;2例肿瘤内见"空泡征"。病理检查显示,镜下肿瘤内均见大量黏液,并向相邻肺泡腔内不规则突出。结论CMPT常表现为发生于周围肺的单发实性或磨玻璃结节,生长缓慢;肿瘤边缘多毛糙不规则且密度不均,而镜下肿瘤内大量黏液并向周围肺泡腔内突出可能是其病理基础。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肺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恶性肿瘤患者中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常规护理),其中对照组53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53人,采取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方式。 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正确执行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肺炎肺不张)发病情况。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正确执行率为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8月纳入的3例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且接受手术切除,术后未开展放化疗,恢复良好,随访至今生存状态较好,未复发或者转移。结论 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作为罕见的肺肿瘤,存在特殊的免疫表型以及组织形态特征,尽早予以病理检验,并及时开展手术治疗,保障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