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fundic gland type,GA-F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的高分化型胃腺癌,起源于胃底腺区的黏膜,不伴有慢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易侵犯黏膜下层,但很少有淋巴或血管浸润,恶性程度较低。目前关于GA-FG的大样本研究较少,以个案报道为主,且大部分病例来自日本和韩国。GA-FG虽有特异的内镜、临床及病理表现,但由于其罕见性以及临床医师对其形态学特征等的认知不足,目前仍存在诊断困难及漏诊等情况。本文就GA-FG的内镜、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GA-FG的诊断率,从而能够及早干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intravascular papillary endothelial hyperplasia,IPEH),又称Masson瘤,是一种局限于血管内的内皮细胞反应性增生,通常是由于血管损伤继发血栓机化引起。病变好发于手指、头颈部、躯干等皮肤黏膜的浅表部位,而发生于胃的IPEH极为罕见,胃镜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通常有不明原因的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术前病理活检难以明确诊断,临床上易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异位胰腺、黏膜下血管瘤等黏膜下病变,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认识其存在并熟悉相关组织形态学特征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止误诊、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腺来源肿瘤胃泌酸腺腺瘤(OGA)和胃底腺型腺癌(GA-FG)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解放军第960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确诊的2例OGA和2例GA-FG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光镜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内镜分析其组织学的主要特征。结果OGA和GA-FG均分化较好,位于黏膜固有层的深部。2例OGA局限于黏膜内,其中1例OGA腺体呈不规则管状,结构异型性较小,属于低度异型,1例OGA腺体呈不规则的管状、分枝状或吻合状,属于高度异型;2例GA-FG伴有黏膜下浸润,腺体呈不规则的管状、分枝状或吻合状,可形成所谓的"无尽腺"结构。肿瘤表面腺体未见明显异型,周围黏膜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肠化或萎缩等。2例OGA和2例GA-FG免疫组化结果相似,胃蛋白酶原1呈弥漫性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主细胞分化;H+/K+ ATPase和PDGFRA-α呈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壁细胞分化。Syn均呈阳性表达而CD10、MUC2和CD-X2均阴性,未见p53过表达和β-catenin核阳性,热点区Ki-67增殖指数约为1%~5%。结论GA-FG为一种分化良好的、低度恶性的新的胃癌亚型。免疫组化及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有助于鉴别诊断,Syn的阳性意义及能否成为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OGA由低度异型至高度异型至黏膜下浸润可能是GA-FG的发生过程,但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Wnt/β-catenin和Shh信号通路有关,但有别于其他类型胃癌的发病机制。内镜下黏膜切除对病变的完整切除是首选治疗,通常是治愈性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腺来源肿瘤胃泌酸腺腺瘤(OGA)和胃底腺型腺癌(GA-FG)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解放军第960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确诊的2例OGA和2例GA-FG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光镜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内镜分析其组织学的主要特征。结果OGA和GA-FG均分化较好,位于黏膜固有层的深部。2例OGA局限于黏膜内,其中1例OGA腺体呈不规则管状,结构异型性较小,属于低度异型,1例OGA腺体呈不规则的管状、分枝状或吻合状,属于高度异型;2例GA-FG伴有黏膜下浸润,腺体呈不规则的管状、分枝状或吻合状,可形成所谓的"无尽腺"结构。肿瘤表面腺体未见明显异型,周围黏膜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肠化或萎缩等。2例OGA和2例GA-FG免疫组化结果相似,胃蛋白酶原1呈弥漫性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主细胞分化;H+/K+ ATPase和PDGFRA-α呈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壁细胞分化。Syn均呈阳性表达而CD10、MUC2和CD-X2均阴性,未见p53过表达和β-catenin核阳性,热点区Ki-67增殖指数约为1%~5%。结论GA-FG为一种分化良好的、低度恶性的新的胃癌亚型。免疫组化及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有助于鉴别诊断,Syn的阳性意义及能否成为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OGA由低度异型至高度异型至黏膜下浸润可能是GA-FG的发生过程,但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Wnt/β-catenin和Shh信号通路有关,但有别于其他类型胃癌的发病机制。内镜下黏膜切除对病变的完整切除是首选治疗,通常是治愈性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确诊为胃底腺型腺癌的患者共12例,其中7例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scal dissection,ESD)治疗。回顾患者内镜及病理资料,分析胃底腺型腺癌的病灶特征,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胃底腺型腺癌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均无幽门螺杆菌感染,10例位于胃上1/3,2例位于胃中1/3。内镜下观察病灶,最主要的特征是病灶褪色(9例),病灶均≤1 cm;内镜下肉眼分型,2例为0-Ⅰ型,9例为0-Ⅱa型,1例为0-Ⅱc型;病灶界限均清晰,病灶表面可见有分支的扩张血管。7例行ESD治疗的患者中5例有黏膜下浸润。免疫组化结果:9例为主细胞型,3例为混合型;11例MUC6阳性,4例MUC5AC阳性,2例MUC2阳性,3例CD10阳性;12例患者均有P53阳性,但9例Ki-67阳性<10%。1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11例存活。结论发生在胃体上部、有褪色改变、表面有分支扩张血管的息肉应警惕胃底腺型腺癌,对于胃底腺型腺癌患者ESD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宫颈腺癌的相对及实际发病率均逐年升高,宫颈胃型腺癌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非依赖性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认识和掌握此类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宫颈胃型腺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近年来新进展,旨在提高病理医师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例胃底腺型腺癌,分析6例患者的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例胃底腺型腺癌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阵发性隐痛;胃镜检查在胃体部发现隆起或平坦病灶,直径0.4~1.0 cm;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主要由主细胞构成,但也有散在混杂的壁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管状或条索状结构并形成吻合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主细胞标志物MUC6、Pepsingon 1。结论胃底腺型腺癌是分化好的腺癌的一种罕见类型,是一种新的独立的实体类型,发病率低且目前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及漏诊;掌握其内镜特点和组织学形态对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胃底腺型胃癌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及治疗,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例胃底腺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因腹胀、腹痛症状就诊,1例因胃癌术后复查胃镜。结合白光胃镜和放大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等结果,诊断胃底腺型胃癌。同时复习1990年1月至2021年4月报道的胃底腺型胃癌195例,分析并总结该疾病的内镜特点、病理特征和诊疗经验等。结果胃底腺型胃癌198例,男女比1.6∶1.0,年龄39~87岁,平均年龄65.3岁,79.82%(91/114)患者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平均直径8.97 mm,89.9%(178/198)患者病变浸润至黏膜下。91.98%(149/162)患者为主细胞优势型,98.86%(130/140)患者为无淋巴血管侵犯,97.6%(162/166)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胃底腺型胃癌为罕见的低异型高分化胃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老年人多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主细胞优势型为主,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多数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腺来源肿瘤包括胃泌酸腺腺瘤(OGA)和胃底腺型腺癌(GA-FG)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诊断的10例胃底腺来源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资料、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全组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3~70岁。肿瘤主要位于胃底、胃体,病变以浅表隆起型(Ⅱa型)多见,累及黏膜层4例,浸润黏膜下层6例。突触素弥漫中~强阳性表达,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为20%~60%。结论OGA和GA-FG可能是同一谱系的独特胃肿瘤,具有相似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及分子生物学表现,OGA可视为GA-FG的黏膜内阶段。cyclin D1、突触素蛋白检测能辅助胃底腺来源肿瘤诊断。
简介:摘要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好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原发于胃罕见。本文报道1例20岁女性胃原发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因其镜下表现为小圆形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D56、突触素),易被误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原发于胃的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73例患者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性胃底腺息肉与结直肠肿瘤的关联性探究。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15日—2016年5月1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73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严格匹配因素,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胃底腺息肉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直肠肿瘤患者与性别、高龄、肿瘤家族史以及高脂饮食有一定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有胃底部息肉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9,P<0.05),提示二者具有一定相关性。OR=5.46,95%CI=(3.76,7.93),提示有胃底部息肉患者发生直肠肿瘤的危险性是无胃底部息肉者的5.46倍。结论男性、年龄高、有肿瘤家族史以及高脂饮食均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同时胃底腺息肉能够提高结直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需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加强诊断,做好预防工作。
简介:摘要报道1例食管黏膜下腺导管腺瘤。肿瘤发生在食管-胃连接部,位于黏膜下层。组织学形态表现为含双层上皮细胞的导管,呈腺丛状、囊状分布。导管上皮细胞增生成多层,形成乳头状、微腺体状结构。瘤细胞温和/或轻度异型,未见核分裂象。间质内淋巴组织丰富,见淋巴滤泡形成。病理医师可能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腺黏膜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总结山东省立医院西院病理科确诊的1例胃底腺黏膜型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老年女性,胃底大弯侧见直径2.0 cm的不规则表浅隆起,中央浅糜烂,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术,肿瘤组织镜下为中-高分化管状腺癌,伴有乳头状腺癌,免疫组化染色小凹上皮分化区域MUC5AC(+);胃底腺分化区域MUC6(+)、pepsinogen-I(+);Ki-67指数约5%。结论胃底腺黏膜型腺癌是一种新的肿瘤类型,发病率极低,既有胃底腺型腺癌的内镜和病理特征,又有小凹上皮来源腺癌的内镜和病理特征;加强该肿瘤的认识有助于对其正确诊断与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涎腺乳头状瘤(bronchial sialadenoma papilliferum,BSP)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基因特征。方法通过回顾性阅片筛选,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诊断的4例BSP,观察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特点,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BSP均见于男性,年龄55~75岁(平均62岁),肿瘤直径6~21 mm(平均13.5 mm),分别发生于左下叶(2例)、右下叶(1例)及气管(1例)。在病理形态上4例BSP均由外生的覆盖有非角化鳞状化生上皮、柱状上皮的乳头成分及内生的双层导管成分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细胞角蛋白(CK)7、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导管上皮中为强阳性,p63、p40、CK5/6在导管及乳头底层细胞中均呈阳性,SOX10在导管上皮和底层细胞中均呈阳性,S-100蛋白在底层细胞中均为阳性,2例导管上皮亦为阳性。运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4例BSP中2例携带BRAF V600E突变。结论BSP是一种起源于气管黏膜下涎腺的罕见良性肿瘤,切除后可获得根治。通过其特征性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可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分子检测发现其可发生BRAF V600E基因突变。
简介:摘要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具有微乳头结构特征、高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袭性的癌,本组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1、68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4年和1年入院,胃镜检查均提示胃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为胃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术后行FOLFOX4+紫杉醇方案化疗,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肝脏和腹腔广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