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构建基于医护合作的遗传性肠癌门诊并评价其实践效果,以规范遗传性肠癌患者的管理、改善其亲属肿瘤防治的效果并推动遗传性肿瘤诊疗及研究的规范化发展。方法:构建基于医护合作的遗传性肠癌门诊,由经过严格选拔并培训的1名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和1名肿瘤专科护士出诊,规范了出诊医生及护士的资质和培训要求,确立接诊对象为有遗传性肠癌风险的患者及亲属。由护士预约、询问患者家族史并绘制家系图、收集患者及家属的诊治资料,主任医师接受就诊对象的遗传咨询。结果:经过2年半的实践,共接诊502人次,收集并绘制家系图223个,确诊并随访管理遗传性肠癌家系120个;患者亲属中,检出携带高危风险基因52例,肠镜筛查检出肠癌5例,息肉8例。结论:遗传性肠癌门诊的设立,使遗传性肠癌患者得以确诊,并提高高危亲属的基因检测及肿瘤筛查率,促进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遗传性肿瘤门诊的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
简介:重症医学的循证医学研究必须要基于大量的临床诊疗数据。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以及ICU工作紧张繁重等特点的多重作用下,医务工作者想要收集大样本量的数据开展临床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是由飞利浦集团与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生理学实验(LCP)合作创建的大型公共数据库,收集了大量高质量的临床信息,很好地解决了医务工作者缺少大数据进行临床研究的现状。本文通过介绍eICU合作研究数据库的使用申请及数据提取流程,帮助医务工作者更方便快捷的获取需要的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月50例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胸外科护生以数字表法分组。传统模式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组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法。比较两组胸外科护理带教者对胸外科护生期末成绩的考核结果;胸外科护生对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认可评分。结果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组胸外科护理带教者对胸外科护生期末成绩的考核结果高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显著(P<0.05);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组胸外科护生对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认可评分高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改革中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法的运用效果确切,可提升胸外科护生的认可度和提高胸外科护生成绩。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大专护生专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9月—2017年3月,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15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学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两组护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培养模式实施后,观察组护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大专护生的专业认同度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供护理岗位人才培养借鉴。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骨伤科住院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12月在医院骨伤科住院的1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 要】目的:采用中西药联合作用的方法,对耐药菌体外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一种耐药性病菌,本次选择的病菌为鼠伤寒沙门菌,并且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其中药物使用纸片扩散法。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以后,选择了 95号、 J9号及 P10号菌株,第一个菌株对先锋 V耐药,后两个菌株对吡哌酸耐药。对 95号菌株进行中西药处理后发现,中药处理后的抑制环为 12mm,而西药处理后的抑制环为 8mm,在使用中西药联合处理以后,抑菌环出现大幅度扩展,具体为 19mm。 J9和 P10号菌株也采取了同样的实验方式,同样出现了抑菌环扩大的现象,分别扩展到 15mm和 14mm。结论:中西药联合使用,对耐药菌体外抑菌效果良好,本次研究选择对先锋 V及吡哌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与中药联合使用后,药品的抑菌效果大幅度增加,可以进行合理的推广和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