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垂葛酒肝丸对酒精性脂肪肝(痰瘀互结型)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变化、肾功能的变化、肝脏影像学改变,评价垂葛酒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酒精性脂肪肝符合痰瘀互结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禁酒,调整饮食结构,低脂、低糖饮食,控制体重,适当锻炼。治疗组给予垂葛酒肝丸口服;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30天为一疗程,共三个疗程后评判疗效,并观察肝肾功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优于对照组84.21%;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明显,ALT、AST、GGT有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肾功BUN、SCr均正常。结论垂葛酒肝丸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肝功能;无肝肾功能损坏,安全性高。
简介:目的通过用不同的保存液低温灌洗保存大鼠供肝2h的实验,比较汉防己甲素(TET)-高渗枸橼酸盐嘌呤(HCA)溶液与UW(UniversityofWisconsin)液对供肝的保护作用,并分析TET对HCA液的优化效果。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A组(TET乳酸林格液组)、B组(HCA液组)、C组(TET-HCA液组)、D组(UW液组)。经实验处理后再检测各组肝组织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及保存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A组与B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B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各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低温灌洗保存供肝条件下TET对HCA液具有积极的优化作用;TET-HCA液低温灌洗并保存鼠肝2h,对供肝的保护作用具有与UW液类同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性脑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发病经过、肝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急性肝性脑病64例,慢性复发性肝性脑病30例,肝脑变性型肝性脑病1例,亚临床型肝性脑病5例。Ⅰ期(轻型肝性脑病)17例,Ⅱ期(中型肝性脑病)20例,Ⅲ期(重度肝性脑病)17例,Ⅳ期(深昏迷)41例。患者在12小时时清醒11例,24小时清醒19例,48小时清醒22例。急性肝性脑病死亡38例,慢性复发性肝性脑病死亡5例,但多有复发。结论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应注意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肝性脑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而不是血氨水平,肝性脑病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经验治疗,可提高苏醒率和存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肝性脑病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感染41例(42.7%),上消化道出血25例(26.1%),高蛋白饮食16例(16.7%),电解质紊乱11例(11.4%),原因不明3例(3.1%)。导致患者出现较高病死率的因素分别为感染占38.3%,上消化道出血占29.4%,肾功能不全占15.6%,电解质紊乱占10.5%,高蛋白饮食占6.2%。结论重症肝病患者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肝性脑病发生的原因可明显降低该疾病的发生,同时积极治疗诱因可明显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支链氨基酸预防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302例分为治疗组(n=150)和对照组(n=152),治疗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联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6AA)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按照国外广泛使用的简易肝性脑病严重程度评分表(clinicalhepaticencephalopathystagingscale,CHESS)进行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比较肝性脑病发病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CHES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5.8±3.1VS2.1±2.0,P<O.05;对照组5.9±3.0Vs3.6±2.5,P<O.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2个月后肝性脑病发病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止血等常规治疗的前提下,盐酸洛美沙星联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6AA)能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疗效优于仅用常规治疗组,并可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
简介:目的:分析外伤性肝损伤的CT表现,旨在提高肝损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外伤性肝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包膜下血肿3例,肝内血肿6例,肝挫裂伤9例;病灶肝右叶多见,13例,左右叶分布3例,左叶分布2例。CT表现以肝实质内圆形、类圆形、片状低密度影或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最多见,也可有肝内不规则裂隙状、片状低密度影,其间夹杂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及肝包膜下梭形、弧带状磨玻璃样低密度影或等低混杂密度影,部分患者有合并腹腔积血或其他脏器损伤的表现。结论:外伤性肝损伤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判定有无肝损伤、损伤范围、类型及有无腹腔积血、有无周围其他脏器合并伤方面有重要价值,是目前外伤性肝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