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经济下社会功利思想的冲击,“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有日趋边缘化的危险;此外,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研究性教学方法在“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努力促进文学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简介:摘要日本"古方学派"著名学者山胁东洋(1706—1762)发现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身体结构的描述存在差异,于1754年在京都进行了一次尸体解剖,这次解剖被认为是日本解剖学发展的开端,通常被描述为山胁东洋个人的成就。然而,仔细梳理史料却可以发现,日本对解剖的兴趣并不是在此时突然出现,而是伴随着17世纪中期西方医学的到来而开始。笔者论证了外国和本土的医学、社会、政治及宗教因素如何逐渐激发日本人对尸体产生新认识,并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解剖观察的价值。早在山胁东洋解剖人体之前的几十年,一位眼科医生就发现了眼睛的功能,他通过观察腐尸绘制了骨骼连接图,并将这种观察方法作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山胁东洋的成就不在于他获得的解剖结果,而在于他的解剖获得了政府允许,成果付诸出版,为后来的解剖者开创了先河。在山胁东洋的效仿者中,河口信任的突破性成就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认可。1770年,河口信任进行了一次解剖,他既没有参阅古籍,也没有因为刀和体液的刺激引发超然的联想和敬畏之心,而是通过测量大小、确定位置、观察颜色等"临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次旨在获得新知的冷静而大胆的尝试。文章最后对日本和欧洲解剖插图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