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襄阳市2012年的疟疾流行现状和分布特征,为制定消除疟疾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襄阳市9个县、市、区2012年疟疾网络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年襄阳市累计报告疟疾病例15例,发病率为0.03/万,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67.39%。其中本地感染疟疾病例6例,且多为散发病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0.43%,流行范围缩小为1个县级市;输入性疟疾病例9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50%,有2个县、市报告,输入疟疾的种类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本地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7-9月,输入性病例无明显季节性;本地病例发病年龄为20-60岁,输入性病例为20-45岁青壮年;本地病例全部是农民,输入性病例均为男性外出务工人员。结论2012年襄阳市本地感染疟疾病例近一步下降,已达到较低状态,但传播并未完全阻断,加强疟疾病人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有效根除残存病灶点是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输入性疟疾的增多,已成为当今疟疾防控的重要任务。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2005~2014年贵州省梅毒疫情报告结果,分析贵州省梅毒发病率及疫情形势,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贵州省梅毒疫情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全省梅毒的发病率及社会人口学构成。结果贵州省梅毒报病数从2005年的814例增长到2014年的15542例,其中隐性梅毒发病数最多,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成为梅毒的主要流行类型;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比例为5.671;在全部报告病例中,男性低于女性,男女比例为0.781;报告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全部报告病例的44.05%,60岁以上组的发病率从2007年开始一直居于首位。结论贵州省梅毒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加强医疗机构梅毒规范化诊疗,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实施综合管理是当前贵州省梅毒防治工作的重点。
简介:目的评价住院隔离在登革热疫情中期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采取住院隔离措施后2014年10月27日~12月14日为研究时间段,以住院隔离率为研究因素,以报告发病率、平均报告街镇率为结局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014年10月27日~12月14日,全市共报告2956例,应住院隔离2039例,实际住院隔离1264例,住院隔离率61.99%。周平均报告422例,周平均报告发病率3.29/10万,周平均报告街镇率49.70%。在校正人口密度、平均布雷图指数后,随着住院隔离率的上升,分区县总报告发病率(R^2=0.6138,P=0.045)、分区县周平均报告发病率(R^2=0.6253,P=0.041)、分区县周平均报告街镇率(R^2=0.6341,P=0.037)均随之下降。在校正周次、人口密度和滞后2周的周平均气温、周平均降雨量、周平均布雷图指数后,随着分区县周住院隔离率的上升,周报告发病率(R^2=0.5204,P〈0.001)、周平均报告街镇率(R^2=0.6813,P〈0.001)亦下降。结论传染期登革热患者采取住院隔离措施可以降低新病例的发生速度和地理扩散速度,今后应重视住院隔离措施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简介:目的分析2005~2014年间疟疾疫情资料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疟原虫镜检站、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及疟疾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报告,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间共报告疟疾108例,本地感染6例,国内输入性感染74例,非洲输入性感染16例,12例无法确定感染地。所有恶性疟及卵形疟病例均来自非洲输入性感染。2009年以后,年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2010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发生,但近几年国外输入性疟疾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继续加强对国内外流动人员的监测,尤其要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及疟疾诊治技能培训等措施以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某小学发生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学校防控流感经验。方法对此次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6日该班累计报告18例流感样病例,全部为学生,班级罹患率为45%。100%病例发生发热、咳嗽,50%病例发生咽痛。采集患者咽拭子10份,分离到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9株,阳性率为90%。结论确定此次流感暴发疫情为乙型(victoria)流感暴发。因此加强学校晨午检、缺勤制度,及早发现隔离病例,消毒和取消集体活动等是防控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风疹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调查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对人群聚集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为今后风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基本情况,采集疑似病例的双份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测定。结果对前10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暴发疫情。首先严格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晨检,搞好个人卫生,每日环境卫生,通风,消毒以及搞好宣传教育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措施。其次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尤其应对没有纳入免疫规划的5岁及以上年龄儿童、中小学生等高危人群,是预防风疹发病的重要保障。
简介:目的描述并分析临澧县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两次回升前后螺情与病情的动态变化,找出变化规律,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搜集、记录临澧县从1960年到2013年的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建立调查资料数据库,分析螺情、病情变化趋势及规律。结果临澧县两次血吸虫病疫情回升过程中,均有螺情回升,且钉螺密度与人群,牛感染率均呈正相关(1982~1997年:r人=0.879,P<0.01:r牛=0.898,P<0.01。2003~2013年:r人=0.791,P<0.01;r牛=0.845,P<0.01)。结论螺情是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重要预警指标,有效控制螺情是减少血吸虫传播的重要手段。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当血吸虫病疫情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应加强疫情监测预警,防止疫情反弹。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阴市2015年新发现HIV/AIDS中青年学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的对策与措施。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新报告的现住址0~24岁的学生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88例新报告病例中0~24岁20例,职业登记为“学生”的7例,2015年学生患病人数较2014年有所上升,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患病人员均为男性,感染途径均为男男同性传播。结论江阴市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男男性行为为主要感染途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将重点放在从中学向大专院校的过渡阶段,降低艾滋病对青年学生造成的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防范学校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方法十堰市某中学组织高三毕业班学生健康体检,发现疑似肺结核病22例,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该校医务室的报告后,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十堰市某中学14个班级,共有学生687人,参加体验687人,受检率100%。三周内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人22例,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活动性涂阴肺结核病20例,活动性结核病罹患率2.95%。结论学校是人群集中密集场所,易引发结核病传播及流行,做好结核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十分重要,预防学校结核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关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种类,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的资料对2014年北关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我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比2013年同期大幅增高,全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26例,报告发病率为132.91/10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5月份发病最多104例,占总发病例数的31.90%;3岁以下年龄组病例占发病总数的72.69%;散居儿童发病最多(241例),占发病总数的73.93%;男206例,女120例,男女性别比为1.721。结论我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比去年明显升高,发病以低年龄组的散居儿童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应重点加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