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测定90例临床恶性肿瘤患者血清GP-DA活力,发现肝癌患者GP-DA活力升高,胃癌GP-DA活力显著减低。肝癌患者血清GP-DA活力与r-GT呈正相关(r=0.7649)、与AFP无相关(r=0.1024)。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250mg/m2,d1、8*Q21d;顺铂25mg/m2,d1-3天*Q21d。化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两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共完成化疗156周期,其中CR2例,PR18例,SDl0例,PD6例,有效率55.6%(20/36),控制率83.3%(30/36)。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乏力、脱发、发热及皮疹也比较常见,而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少,未发现有明显的神经毒性及肾功能损害。结论GP方案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患者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例PCI术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102例,于PCI术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36h,而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100例,PCI后直接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ACS患者的临床预后(30d因血栓事件出现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心影死亡)。结果两组术后30d死亡/心梗相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联合静脉应用具有多重防治作用的抗血小板药GPⅡb/Ⅲa对保障PCI术后长期疗效至关重要。
简介:目的:观察健择,顺铂(GP)和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41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P组应用健择1000m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80mg/m^2,静脉滴注,d1,CAP组给予环磷酰胺600mg/m^2,阿霉素40mg/m^2,顺铂40mg/m^2,dl,iv。两组均21d为一周期,连续使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GP组有效率为52.4%。肿瘤控制率为85.7%,中位生存期为9.6mo,1a生存率为42.8%;CAP组有效率为40.0%,肿瘤控制率为80.0%,中位生存期为7.9mo,1a生存率为34.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少数可出现脱发和皮疹,其中GP组骨髓抑制较CAP组轻。结论:GP和CAP方案均可作为.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GP方案的疗效略优于CAP方案,如经济条件允许,建议首选GP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4)在抗β2GP1/β2GP1复合物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抗β2GP1/β2GP1复合物(100 μg/ml)共孵育一定时间,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D4表达;进一步采用PAD4抑制剂Cl-amidine(10 μmol/L)预处理中性粒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蛋白质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DNA相对含量。下腔静脉狭窄法建立APS小鼠血栓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Cl-amidine(50 mg/kg)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血浆中CitH3蛋白质表达,荧光染色法检测血浆中循环游离DNA(cf-DNA)浓度,取下腔静脉血栓称其重量,观察Cl-amidine能否抑制APS-IgG诱导的NETs和血栓形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抗β2GP1/β2GP1复合物能够显著下调细胞质中PAD4蛋白质表达水平[(3.67±0.32) vs (1.47±0.19),t=10.22,P<0.05],并使细胞核内PAD4蛋白质含量升高[(0.57±0.19) vs (2.97±0.31),t=11.49,P<0.05];Cl-amidine能显著抑制抗β2GP1/β2GP1复合物诱导的中性粒细胞CitH3蛋白质表达[(2.46±0.47) vs (0.46±0.13),t=12.24,P<0.01],明显减少培养上清中MPO-DNA含量[(4.09±0.94) vs (2.80±0.57),t=4.23,P<0.05]。在体内试验中,Cl-amidine能显著抑制APS小鼠血浆中CitH3蛋白质表达[(3.97±0.56) vs (1.09±0.45),t=11.83,P<0.01],明显降低APS小鼠血浆中cf-DNA浓度[(2 685.0±735.8) vs (1 784.0±577.0),t=3.93,P<0.05];与对照组EAPS小鼠相比,经Cl-amidine预处理的APS小鼠血栓形成明显减小[(8.22±3.06) vs (4.89±1.90),t=2.27,P<0.05]。结论PAD4参与了抗β2GP1/β2GP1复合物诱导的NETs形成,其可能在APS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Gp方案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协同增敏作用。【方法】3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Gp方案化疗+热疗)和对照组(单用Gp方案化疗)。实验组分别在化疗周期的第1、8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mg/m2,30min;在化疗周期的第1、2、3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每3周为1周期。每个化疗周期同步热疗3次,分别在化疗周期内的第1、3、5天进行。将患者腹部置于高频透热治疗机两极板间,将温度控制在41~43℃,加热1h。对照组单用Gp方案化疗,治疗剂量及方法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联合热疗临床优势明显,逆转了耐药性,近期疗效高,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以诺维本(NVB)25mg/m^2,第1、8天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快速静滴。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B组32例,以吉西他滨(GEM)1200mg/m^2静滴,第1、8天,DDP用法同A组。两方案均每3周重复,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8%(15/32)和53.1%(17/32);B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高于A组,但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及过敏明显低于A组。结论:A,B两组疗效、MST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TTP有显著性差异(P〈0.0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抛硬币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14)及乙组(n=14),甲组患者采用GP方案治疗,乙组患者采用NP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甲乙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2.86%、35.7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白细胞减少、静脉炎发生率较乙组更高,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乙组,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GP方案与NP方案均具有不错的效果,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甲胎蛋白(AFP)单项及联合诊断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01~2018.12间于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癌(PHC)共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内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接受GP73、AFP单项及联合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GP73及AF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GP73及AFP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和GP73与AFP单项诊断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GP73、AFP单项在PHC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但联合检测可有效避免漏诊的出现,准确度、特异性及敏感度更高。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现在最常用的监测手段是定期检测血浆中甲胎蛋白(AFP)水平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然而,甲胎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令人满意。近年来,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筛选新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各种有希望的新的肿瘤标志物被相继发现,其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最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诊断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的血清标志物。在仅有的少数报道中,其敏感性可达69%,特异性可达90%,而其异构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0%和100%。除此之外,新发现的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的标志物有甲胎蛋白异质体(AFP2L3)、异常凝血酶原(DCP)、α2L2岩藻糖苷酶(AFU)、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23(GPC2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粘液素1(MUC21,KL21)等。这些新的血清标志物,正在被各种临床研究进行检测,有希望改变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现状。我们正在进行GP73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简介:目的测定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148及膜蛋白Ⅵ(GPⅥ)在健康人血小板表面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研究它们在血小板功能中的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抽取21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同时测定CD148及GPⅥ在血小板表面的表达。结果GPⅥ的表达[(4.36±0.66)MFI]结果与CD148[(4.70±0.85)MFI]相似,CD148与GPⅥ的相关系数为0.53,相关性分析差异显著(P〈0.05),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CD148与GPⅥ在健康人血小板均有表达,表达的荧光强度相似,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为以后研究CD148与GPⅥ在血小板的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清GP73和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HCC、36例肝硬化、50例慢性肝炎和60健康人血清AFP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他们血清中GP73水平。结果HCC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健康人群(P<0.05)。血清GP73对HCC的灵敏度(SEN)、特异性(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5.0%、82.9%和80.7%。血清AFP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58.9%、85.6%和78.2%。血清GP73+AFP联合并联试验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5.7%、80.8%和82.2%。GP73和AF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和0.826。结论血清GP73对HCC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GP73和AFP联合并联试验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扶正消癌汤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辩证的思想,结合扶正消癌汤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细胞亚群改善情况来判断具体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的95.3%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而在血象数据上,观察组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扶正消癌汤联合化疗方案的效果显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汤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独采用化疗,因而该治疗方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被作为今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肠癌组织中P-gp表达情况的检测,分析P-gp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利用其评估大肠癌多药耐药性的可能性,希望能为大肠癌综合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帮助。?方法?本研究收集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306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此306例大肠癌组织中P-gp表达情况,同时将Ki67蛋白作为细胞增殖的标志一并检测其表达情况;分析P-gp表达情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生长部位、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Ki6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P-gp表达阳性率在本组大肠癌组织中为77.12%。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38<0.05);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22<0.05);与Ki67蛋白表达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07<0.05)。然而,P-gp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生长部位、分化程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通过对大肠癌组织中P-gp表达情况的检测,可以对大肠癌的多药耐药性做出评估,对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