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HBV-M)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HBV-M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312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结论住院患者中HBV感染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也有6.5%感染人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M物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感染标志物 检测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与前S1抗原(PreS1Ag)及HBV-DNA的关系,探索联合检测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及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年龄≤15岁)的420例患儿进行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BV-DNA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91.3%,HBV-DNA阳性率为98.6%;在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40.6%,HBV-DNA阳性率为46.9%。结论在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儿童中,PreS1Ag与HBeAg和HBV-DNA有较好的相关性,PreS1Ag是乙肝病毒感染复制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乙肝五项、前S1抗原(PreS1Ag)及HBV-DNA能更好的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BV-DNA PreS1Ag 乙肝五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QQ群在孕产妇延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孕产妇QQ群,通过QQ群为孕产妇住院分娩前、分娩后及出院后提供延续护理,提高患者对妊娠、分娩及HBV母婴阻断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建立孕产妇QQ群的1年间,剖宫产率由上一年的53.4.%降至47.69%,初产妇侧切率由57.12%降至39.13%,母乳喂养率由33.33%上升至60.07%.结论通过QQ群为HBV感染孕产提供延续护理服务,能改变孕产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及HBV母婴传播的错误认识,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母乳喂养率.关键词QQ群HBV携带延续护理中图分类号R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7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04例乙型肝炎患者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HCV检测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结果70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4.49%,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重型肝炎最高(50%)。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血清抗-HCV阳性率增加;而HBV和HCV重叠感染的患者中,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IgM阳性率对于乙型肝炎患者(P<0.001;P<0.001;P<0.05),而血清抗-HBe阳性率高于乙型肝炎患者(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CV可使HBV复制受到抑制,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延长,HCV的感染率越高。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生化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17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30例慢性HBV携带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5例健康对照血清者中IL-17水平。结果HCC外周血IL-17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类型及对照组(P=0.000);ASC、CHB和LC患者IL-17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与TBil呈正相关(r=0.774,P=0.010);与ALT无相关性。结论IL-17与肝内炎症程度分级密切相关,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白介素-17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HBsAg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HCC组织25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HNF4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结果在256例HCC癌组织中,发现HBsAg阳性12例(4.7%);在39例高分化、119例中分化和98例低分化肿瘤组织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5%、1.7%和2.0%,前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HNF4α阳性百分比在高分化癌患者中为65.6%(21/32),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患者18.8%(3/16,P〈0.001);在12例HBsAg阳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1例(91.7%),而在选择的36例HBsAg阴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3例(36.1%,P〈0.05);在4例HBsAg阳性中分化和低分化HCC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GPC-3呈补丁样分布。结论HBsAg在HBV相关HCC患者肿瘤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低表达HNF4α有关。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细胞核因子4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变—肝癌的演变过程。方法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的ANYTEST2000对来自沙湾县县城及部分乡镇的120例已确诊肝硬变患者的HBV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肝硬变多源于慢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继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已有无数学者从多角度对肝硬变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论本文采用较灵敏的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TRF)对120已确诊为肝硬变患者的血清进行HBV各项指标物检测。分析出HBV标志物在肝炎—肝硬变—肝癌一系列病程演变中的临床意义存在关联性。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变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证型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134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正虚邪恋、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五种证型,并行肝穿刺检查,确定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找出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正虚邪恋占39例;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G)分布中G1占明显优势,纤维化程度S1-S2占明显优势,肝气郁结型34例,G1~G2、S1-S2为主,肝郁脾虚28例,G2、S1-S2;肝肾阴虚18例,主要为G2-3,S2-S3,气滞血瘀14例,G2-3、S3-S4为主。结论HBeAg慢性HBV携带者中医五个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正虚邪恋到气滞血瘀,随着肝组织病理损害逐渐加重,由实至虚,由气及血,至肝、脾、肾功能失调,符合气血脏腑传变规律。

  • 标签: HBeAg阴性 慢性HBV携带者 中医证型 肝脏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检测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定量(FQ-PCR)检测HBV-DNA,同时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HBeAb、HBsAb和抗-HBc。结果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93.55%,高于HBsAg、HBeAb、抗-HBc均阳性组(65.79%)和HBsAg、抗-HBc阳性组(41.67%);且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组HBV-DNA含量为(8.70±1.98)×107IU/ml,明显高于HBsAg、HBeAb、抗-HBc均阳性组(8.09±4.45)×105IU/ml和HBsAg、抗-HBc阳性组(2.19±1.59)×105IU/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BsAg、HBeAb、抗-HBc均阳性组与HBsAg、抗-HBc阳性组HBV-DNA含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R定量测定HBV-DNA可以真实的反应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动态情况,联合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查可以为临床用药的选择、疗效及转归提供依据。

  • 标签: 乙肝病毒DNA 血清学标志物 FQ-PCR TRFI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核酸检测(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病例中,HBeAg及HBV—DNA反映病毒复制中的价值。方法对酒钢医院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189例HBsAg阳性,并同时检测ALT及HBV—DNA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析ALT正常乙型肝炎患者HBV—DNA与HBeAg间的关系。结果对189例乙型肝炎患者ALT检测与HBeAg、HBV—DNA检测分析,一致性均较差;HBV—DNA及HBeAg结果进行分析,HBV—DNA阳性结果与HBeAg阳性结果分析,HBeAg阳性与HBV—DNA阳性检测分析一致性较好,ALT正常患者中,HBV—DNA及HBeAg在评价乙肝病毒复制状态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时检测ALT水平及HBVDNA定量检验、HbeAg定性检验及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1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BV感染不同病程中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HBV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急性乙肝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乙肝不同病程中患者以及健康人员的病毒载量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不同病程中的HBV感染组的肝功能、T细胞免疫功能、HBV病毒载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健康人员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不同病程中的HBV感染组患者的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临床中可根据不同病程中的HBV感染患者的病毒载量与肝功能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的特点,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

  • 标签: HBV 感染 病毒载量 肝功能相关指标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溶血标本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低水平HBV-D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0例三酰甘油(TG)正常(TG≤1.46mmol/L)、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为(4.0-9.0)×10^3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采集血清标本,进行即刻检测,另外选择100份乙肝五项全阴且测不出HBV-DNA的高TG标本和100份乙肝五项全阴且测不出HBV-DNA的全血标本分别制备成高脂血、溶血血清标本,同时进行高脂血和非高脂血、溶血血清和非溶血血清的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高脂血和非高脂血、溶血血清和非溶血血清的HBV-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溶血标本低水平HBV-DNA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较空腹采集即刻检测的结果降低。

  • 标签: 标本 溶血 高脂血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