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原副所长、副研究员曹再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6月16日下午4时10分逝世,享年66岁。曹再新同志系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1933年1月。1954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森林经理专修科,分配到原林业部森林综合调查队,1960年调中国林科院森林经理研究室,从事林业数表和森林经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研、副研究员。
简介:于涵老师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加渔汪村。1945年6月在山东省荣成县加渔汪联合行政村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1948年担任村民兵青妇队长、妇救会主任;
简介:钱惠田教授,1920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1931年9月~1934年7月,在浙江省海宁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34年9月~1936年12月,在浙江省立师范学校学习;1939年9月~1940年初,
简介:李存礼教授生于1921年7月13日,云南省红河人,彝族,中共党员。1945年8月毕业于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蚕桑科,并留校任教,1953年院系调整调至西南农学院蚕桑系,曾任桑树育种研究室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12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1岁。
简介:<正>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然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的利用率下降,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简介:
简介:湘南某猪场1群仔猪爆发了一起以腹泻、拉酱油色稀粪,皮肤苍白为主的疫病,在200头仔猪中发病猪迭152头,发病率迭76%,死亡19头,死亡率占发病猪的12.5%。采取肌肉注射四环素和料中拌入支原净和金霉素治疗,效果良好.1周后疫病完全得到控制。
简介:猪增生性肠病(PPE),又被称作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等,这一名称是对所有发病猪的基本病变的准确描述。1993年发现胞内劳森菌是所有临床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炎的唯一致病菌后,这一命名更为确立(McOrist等,1993)。
简介:猪增生性肠炎是猪小肠和结肠黏膜增生形成肠腺瘤样结构,又称为肠腺瘤病或回肠炎,是导致集约化猪场仔猪及中大猪发生不规则下痢、生长缓慢、消瘦、毛长、出栏时间延缓、饲料报酬降低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严重的慢性病例通常成为僵猪。
简介:<正>河南省林业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正厅级离休干部蒋超同志,因病于1996年11月25日逝世,享年81岁。蒋超同志1916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信
简介:<正>2008年12月9日,诸暨市暨阳街新安嘉苑的犬主孙某前来宠物门诊部求诊,患犬系一只芬兰狐狸犬(或叫猎鸟犬),1.5岁,体重11千克,体温39.2℃,两个月前产仔3只,属第一胎,幼犬现已断奶,临诊可见外阴部明显肿胀,张开外阴部检查,发现有2.5厘米×3厘米和1.5厘米×1.5厘米左右的二个赘生物,前几天曾因出血不止诊治过,用过一些抗菌消炎药和止血药,症状有所缓解,但增生物尚存,遂要求择日进行手术切除。
简介:猪增生性肠病(PPE)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在文献中描述相似疾病的名称还有:增生性肠炎(PPE)、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局限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猪肠腺瘤病(PIA)、猪回肠炎(PI)、猪增生性肠道病(PBD)、猪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猪肺腺肿症候群。
简介:选择更加适合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的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同时对国内及国际上常用的4种固体培养基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的选择效果较好,单增李斯特氏菌在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具有特征性菌落形态,容易与其他李斯特氏菌相区别。建议在采用ISO方法检测及日常工作中增加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
曹再新同志生平
于涵老师生平简介
钱惠田教授生平简介
李存礼教授生平简介
猪增生性肠炎及其防治
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
猪增生性肠病防治
猪增生性肠炎及其防控
猪增生性肠炎(PPE)的防治
省林业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超同志生平
外切术治疗犬的阴道增生症
国内猪增生性肠病的现状及防治
不同培养基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