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利用网格状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样采集,共计采样点268个,研究土壤颗粒组成和特征,以及与土壤全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下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平均值均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经ANOVA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在10—40cm土层的粉黏粒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颗粒维数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10~20cm土层的土壤颗粒维数更能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的差异。土壤颗粒维数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坡向和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0~20cm土层与中粗砂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颗粒维数和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20~60cm土层均与土壤粉黏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鹦鹉沟流域0~10cm土层的土壤粉黏粒储量为13.28万t,不同土地利用下0~10cm土层每m2土壤粉黏粒储量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分别为74.71kg/m2、71.54kg/m2和70.23kg/m2。

  • 标签: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地形 土地利用 丹江流域
  • 简介:采用计算维数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带土壤团聚体的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植被恢复初期,土壤〉10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在0~20和20—40cm层次均较高,含量为331.4~525.6g/kg。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10—7、7~5、5~3、3~2、2—1mm粒级的团聚体绝对含量下降差异不明显。1~0.5、0.5-0.25和〈0.25mm小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在植被恢复初期(7a)较高。2)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5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相对下降很快,恢复7a之后,大粒级土壤团聚体表现为上层含量比下层含量低的趋势。相对于干筛结果而言,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粒径分布更为均匀、稳定,恢复7a之后的土壤〉0.25mm团聚体含量占到40%~50%,而〉5mm的土壤团聚体则占10%~2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由大的团块向小颗粒的土壤团聚体转换,粒径分布更为均匀,土壤结构逐渐改善。3)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维数变化范围为表层2.75~2.86,表下层2.77—2.89,变化范围小,20~40cm土层的维数大于0~20cm,恢复植被可使土壤维数降低,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 标签: 土壤团聚体 分形维数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
  • 简介:为探索沂蒙山林区不同植被对土壤结构及入渗性能的改良作用与机制,运用土壤形学和水文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沂蒙山林区7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颗粒组成和入渗过程。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具有显著改善土壤颗粒结构和入渗性能的作用,其改善程度为针阔叶(赤松+麻栎)混交林依次高于阔叶林(刺槐纯林、麻栎纯林)和针叶林(赤松纯林);2)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具有石质山地典型粗骨土的结构特征,其维数与土壤入渗速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植物群落改良土壤结构和入渗性能的形学机制,是通过增加土壤粉粒与黏粒等细粒物质含量而提高土壤维数,进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孔隙结构,提高土壤质地均匀程度和入渗能力的。研究成果可为沂蒙山区水土保持植被类型的合理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

  • 标签: 森林水文 土壤结构 分形维数 入渗速率 沂蒙山区
  • 简介:土壤团粒、水稳性团粒和微团粒状况是影响土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因素。运用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粒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团粒的维数在1.641—2.114之间,其大小顺序为人工草地〉果园〉坡耕地〉乔木林地〉灌丛〉天然草地〉人工梯田。土壤水稳性团粒的维数在1.774~2.384之间,其变化顺序为果园〉乔木林地〉人工草地〉坡耕地〉天然草地〉人工梯田〉灌丛,二者均表现出≥0.25mm粒级土壤团粒含量越低,维数越高的规律;维数与≥5mm、5~2mm和≥0.25mm粒级的土壤团粒、水稳性团粒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0.25mm粒级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合团粒结构体破坏率可知,灌丛土壤结构与稳定性最好,其次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最差;表层土壤微团粒结构维数在2.360~2.487之间,大小顺序为天然草地〉乔木林地〉坡耕地〉人工梯田〉人工草地〉果园〉灌丛,灌丛有助于促进土壤微结构形成,维数与0.25-0.05mm和〉0.001mm粒级土壤微团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0.001mm粒级土壤微团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层土壤质地主要与成土母质有关,人为干扰小,3种维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与3种维数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团粒结构特征可作为土壤评价指标之一,理论为土壤结构、性质和评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 标签: 团粒 微团粒 土地利用方式 分形维数 黄土丘陵区
  • 简介:为探讨坡耕地土壤入渗性能退化特征与机制,对鲁中山区选择典型小流域,运用土壤和水文学原理与方法,通过测定坡耕地、弃耕地、生态林地和经济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特征与入渗性能,探讨土壤人渗速率与土壤颗粒分维及孔隙分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稳渗速率表现为坡耕地〉弃耕地〉生态林地〉经济林地,土壤颗粒分维数与孔隙分维数表现为生态林地〉经济林地〉弃耕地〉坡耕地;2)研究区土壤颗粒分维与孔隙分维数之间显著正相关,二者与土壤黏粒及粉粒体积分数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入渗速率显著负相关;3)霍顿入渗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比较适用于拟合研究区土壤入渗过程与入渗速率,而菲利浦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因此,研究区土壤具有粗骨性砂土的物理特性,坡耕地耕作会加剧土壤中粉粒和黏粒等细粒物质流失,降低土壤颗粒分布与孔隙分布的均匀性及其分维数,导致土壤入渗性能增强但水肥保蓄性能降低。

  • 标签: 土壤结构 土壤入渗 分形维数 坡耕地 鲁中山区
  • 简介:各农药进出口企业:根据海关总署监管司的通知,国家税则委员会对部分商品的八位税则号进行了调整,其中涉及农药八位税则号一个,即税则号29341000调整为29341090。调整后的税则号自2018年1月1月起开始使用。

  • 标签: 商品编码 调整 农药 进出口企业 海关总署 委员会
  • 简介: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苹果面积发展非常迅速,栽植面积达3733公顷,品种主要有短枝富士、红将军、嘎拉、瑞林、澳洲青苹等。但由于果农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栽植密度高,造成大小年现象明显,病虫害严重,效益下滑。

  • 标签: 修剪技术 改形 果树 栽植面积 大小年现象 澳洲青苹
  • 简介:<正>桃树繁殖,有实生繁殖,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三种,现在主要介绍一下扦插繁殖技术:1硬枝扦插:于休眠期选充实健壮的1年生枝条,自基部剪下,截留长度在30cm左右。使枝条基部保持干燥,于10小时内浸于1000ppm吲哚乙酸溶液中,10秒钟后取出、扦插于温床、深度约为15cm,温床用导热线加温,铺于10cm的粗沙

  • 标签: 嫁接繁殖 扦插繁殖 快速繁殖技术 硬枝扦插 桃树 实生繁殖
  • 简介:我县战斗在渔业生产第一线的广大贫下中渔、水产干部和科技人员,在县委和县水产局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蓬勃开展的大好形势下,成立了三结合的网具改革、推广小组,针对北部湾和南海渔区的特点,参照兄弟省的经验,通过大揭大批祸国殃民的“四人帮”,

  • 标签: 渔区 战略决策 水产 大寨 渔业生产 和县
  • 简介:及时去势用于育肥的羔养一般应在1~3周内去势。此时去势,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更易育肥,并利于提高肉的品质,肉质细嫩、少膻味。常用去势法有两种:一是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公羔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之后睾丸会逐渐萎缩。此法因不切伤口,无失血、无感染。另一种是结扎法。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里。用橡皮筋或细绳.在阴囊上部即精索部位紧紧缠结,使

  • 标签: 去势 早期断奶 驱虫 舍饲 饲料 屠宰
  • 简介:果树整形一般要2~3年才能完成,因此对于新入行者有比较大的难度。而且在整形过程中,时间点的把握非常重要,一旦错过时间点,整形效果会大打折扣。这里我们用一些照片图示整形过程,并提示应注意的事项,希望新入行者能少走弯路,使果园能尽早收益。

  • 标签: 果树整形 主干形 树形 整形效果 时间点
  • 简介:自发明拖网渔法以来,渔民一直在设法使拖网上纲尽可能提高。

  • 标签: 拖网 渔法 渔民 网上
  • 简介:大改技术已经进行了2~3年,各地总结出不少成功经验,也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针对目前生产中对大改的不同看法,就实施大改提出几点建议,供生产中参考.

  • 标签: 苹果 整形修剪 大改形技术 间伐 开心形
  • 简介:养殖池塘中蓝藻的大量繁殖.对水体和水产品种产生了较大的危害性。一是蓝藻的大量繁殖抑制了鱼虾类其他浮游生物的正常生长繁育;二是蓝藻覆盖水面,使池塘中的溶解氧降低,同时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被风吹到岸边堆积。不但会发出恶臭味,影响饲养管理,严重时还可造成鱼虾类和好氧生物的死亡;三是蓝藻死亡分解,产生生物毒素,又可造成养殖鱼、虾类的中毒死亡。

  • 标签: 养殖池塘 蓝藻 清除法 中毒死亡 鱼虾类 水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