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两口4m×2m×1.5m的水泥池中各放人体质量1.4~1.5kg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a(XY♂)1尾,体质量0.4,0.6kg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WZ♀)7尾和4尾,每尾注射0.5个鲤脑垂体(PG)悬浮液催产。另在池塘内两口1.5m×1m×1m的32目网箱中各放人体质量1kg左右的雄尼罗罗非鱼(YY♂)1尾,然后分别放人体质量0.4~0.6kg的雌奥利亚罗非鱼(WZz♀)2尾和1尾,未注射催产剂。各箱配组繁苗20d后,移走亲本,将子代单独饲养至性别鉴定,分析杂交子代的性比,以判断子代中WY型罗非鱼的性别。结果测得3组WZ♀×XY♂的子代性比(雌雄比)分别为:114:111、40:164和4:16,1组WZ早×YY8的子代性比为3:503。卡方分析表明,前3组中有两组子代性比与1:3的期望值相吻合(P〉0.089和P〉0.79),一组不吻合(P〈0.001);后1组的子代性比与0:N的期望值相吻合(P=0.92)。实验结果推断WY型罗非鱼为雄性,通过探讨导致少数实验值偏离理论值的原因,认为目前构建WY♀-YY♂超雄罗非鱼自繁体系不可行。
简介:常规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技术已难以满足现阶段区域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需求。为探索高效、精准、高质量的水土流失数据采集技术,作者以山东沂蒙山泰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蒙阴县为例,以小流域或公里网格为调查单元,通过分析奥维地图的技术优势,针对区域水土流失监测野外调查工作中导航找点难、信息采集过程繁琐、拍照定位精准度低等系列问题,探索了奥维地图与GIS结合在水土流失野外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包括基础数据源处理与导入、路线导航、点位查找、信息采集、位置共享以及内业成果处理等;提出了较为系统高效的"无纸化"水土流失野外调查技术与方法,并结合应用实践,对奥维地图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及监督管理等野外调查环节提供技术参考。
简介:李德新,男,1930年生,四川省威远县人,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学系,即赴内蒙古农牧学院任教,任草原科学系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内蒙古草原生态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内蒙古生态学会一、二、三届理事,内蒙古老教授协会理事,《中国草地学报》常务编委等职。在教学工作中,为“草原专业”讲授植物生态学、植物群落学、草地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程,并编写了数材和拟学纲要;自1985年以后,培养指导研究生和博十生,为培养草业科学和生态科学的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列入《中国教育专家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