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6年5月以来在我国南方多个省市发生了猪“高热病”。猪高热病首先在散养户中发病并流传,一般猪感染后5~7d发病,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猪高热病临床症状初期主要表现为持续4~10d的41~42℃高热,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与流感症状类似,而后期症状则与蓝耳病类似。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主要病理变化病死猪剖检病变呈多样性。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呈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肺脏水肿,呈斑驳状到褐色大理石样病变;肺间质增宽,间质性肺炎病变明显。淋巴结明显肿大。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脾脏肿大、质脆;个别猪有消化道病变。对于已感染发病的猪只,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猪高热病疫情仍未平息并逐渐扩散和蔓延。至今病因没有定论,是多病原多层感染还是新的病毒引起该病认识不一。农业部对该疫情很重视,专门出台了《猪“高热病”处理技术规范》,科研单位和专家也正在加倍努力研究。我们相信很快就会有控制和防治该病的办法。在该病未明了的这段时间我们该怎么做,怎样去养猪,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为此我们走访了业界专家和基层兽医。他们一致认为养殖场(户)一定要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猪“高热病”处理技术规范》预防、控制该病。加强环境消毒,加强饲料营养,加强人员和车辆进出及消毒控制,搞好常规免疫,搞好猪舍卫生和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增强猪群自身抵抗疫病能力,做好前期药物预防工作是减少损失的关键。在此我们把《猪“高热病”处理技术规�
简介:一、历史的回顾关于猪高热病的防治,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医界防治乙脑流行的一件事,值得我界参考。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刚刚成立(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脑,中医界采用近代名医张锡纯弟子郭可民的经验以清热,解暑、养阴法用白虎汤、白虎加入参汤防治取得良效。1956年7月,北京流行乙脑,生搬硬套郭氏经验效不显著,于是中医研究院组织专家实地调查研讨,专家组成员四川晋京名医蒲辅周先生提出: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脑时气候燥热,证也显燥热,故用白虎汤可取良效。1956年北京多雨潮湿,乙脑之发为暑湿所致,症见高热无汗,渴而不欲饮,苔白腻或黄腻、腹泻,脉浮濡数,故石家庄经验不能奏效,须针对偏湿之证先用芳香开窍药宣解湿热(如藿香、佩兰、郁金、荷叶、黄连、香薷),从而使疗效大大提高。随后(1957年)蒲氏又总结了乙脑防治的辛凉透邪、逐秽通里、清热解毒、开窍豁痰、镇肝熄风、通阳利湿、生津益胃、清燥养阴等系列原则和方法(共8法66方,详参蒲氏弟子中医研究院薛伯寿著《继承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