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式盆景菊,是以菊花、桔及其他构件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的艺术品。本文从选、育苗、养护、造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北京地区附式盆景菊的栽培技艺,以促进该菊艺形式更好的发展、繁荣。

  • 标签: 盆景菊 栽培 附桩式
  • 简介:近几年,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加快,道路建成后发生沉陷的情况普遍发生。市政道路的沉陷问题由于产生的原因比较多,一直都是难点。本文主要研究由于地下管线破裂产生的道路沉陷问题,该情况一般沉陷面积较小,一般只需开挖后将破裂的管线置换后进行回填及恢复路面即可。本方案主要为了解决了两个难点,一是采用拉森Ⅳ型防水钢板解决止水和支护问题;二是采用回填水泥土,解决基坑回填土难以压实的问题。

  • 标签: 拉森钢板桩支护 道路沉陷处理 回填水泥土
  • 简介:利用2012年5月-2013年4月元阳梯田水源区林地、灌木地、荒草地的土壤含水率数据,对元阳梯田水源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坡土壤水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0-100cm深度内,土壤表层水分的变化均比深层强烈。林地旱季的变化范围明显比雨季大;灌木地、荒草地分别于20cm处和40-60cm处存在“根系层”和水分的低湿层,该层上下土壤透水性和水力传导度不同。同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坡土壤水分的变化各异,各坡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差异性也各不相同。

  • 标签: 坡位 土壤水分 元阳梯田
  • 简介:通风的目的在于排出多余的热量和湿气、排出有害气体、降低灰尘、提供新鲜氧气、改进空气质量。鸡舍的通风量取决于鸡只体质量、产蛋率和增重水平。鸡舍出现氨气浓度较高问题时,则必须加大通风量。如果鸡舍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鸡舍的通风效果就难以达到要求,而且鸡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影响。通风管理是肉种鸡生产中的生命所在,生产实际中许多问题都是由于通风与温度及其协调不当造成的。因此,肉种鸡生产一定要注意通风管理。

  • 标签: 种鸡舍 通风量 冬春 通风系统设计 生产性能
  • 简介:近几年国内肉牛存栏量逐渐下滑,牛肉价格居高不下,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适时提出了实施基础母牛扩群项目。通过对基础母牛饲养的补贴政策,调动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提高基础母牛的养殖水平,增强牛肉市场供给力。但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养牛生产发展。笔者从生产实际出发,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参考。

  • 标签: 养殖户 母牛 基础 补贴政策 养殖水平 市场供给
  • 简介:浙江省按照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总体部署,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全程控,扎实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截至目前,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00吨以上,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约700吨,病虫防治效果、效率、效益“三提高”,农药使用次数、使用量、防治成本“三降低”,农产品品质和价格“双提升”作用与效果逐步显现。

  • 标签: 农药使用量 浙江省 管控 废弃包装物 农产品品质 行动方案
  • 简介:通过开展不同节、不同扦插期(春、夏、秋、冬)及土壤温湿度对金刺梨插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节、不同扦插期及土壤温湿度对金刺梨插穗的成活率均有明显影响。所有节以中部节位在春、秋、冬季扦插,且春季地表温度在13.3~18.37℃之间、15cm深土层温度在11.6~15.68℃之间、土壤湿度在10%~20.27%之间;秋季地表温度在10~21℃之间、15cm深土层温度在15.23~20.27℃之间、土壤湿度在11.43%~17.13%之间;冬季地表温度在6.3~8.7℃之间、15cm深土层温度在5.62~9.74℃之间、土壤湿度在16.27%~17.54%之间的成活率最高。所有扦插节中,茎尖扦插效果最差,夏季扦插成活率最低。

  • 标签: 金刺梨 扦插期 土壤温湿度 成活率
  • 简介:多学科介入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对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框架的梳理可以使其主体领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逐一显现出来,为绿色基础设施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绘制软件CiteSpace,对目前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取得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目前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发展呈扩散型,研究成果数量以美国为首,主体涵盖景观、城市、生态、规划、管理5个主要侧重角度,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雨洪管理等。最终通过整合图谱信息发现,目前GI研究存在两大缺陷:审美及文化的缺失、实施及管理的缺乏。

  • 标签: 科学知识图谱 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前沿
  • 简介:"道生"极具"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成就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道生"禀天地阴阳之气,其节奏及韵律性的生成与转换旨在促生万物生命的生态共荣。"道生"与"道法"二义,从"生"之本根缘发,凸显其智慧性,继而悟解人何以由天地自然道化而成。这使得人的发展、人的社会运行机制及精神文化存在,既是生态转换及"道法"的延伸,也积聚着"道生"的生态智慧。这不但有对"和"的生成及运演逻辑等多层面给予有机体验、深度阐释及哲性辩证,而且是对宇宙自然、生命生成、人生构建的智慧聚合,这必然含蕴社会把控及精神平衡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之论与老子"道生"论的关系紧密。"太一生水"较之"道生",或许更加直观、形象、实在,其节律性表述也更形象,且有着"成"与"辅"的双向、交叉及循环,因而对生命生成展示的节律状态不但更加直观明晰,而且直接显化"道法";"道生"与"太一"之生,乃至"太极"之生相互联系。这些作为智慧性的表达,内在一致且同一,其区别或许主要在于话语表达及述者的不同。我们释解乃至体验"道生"智慧,不仅需生命肌体活动的整体参与,更含蕴精神体验性,或其本身即表征精神生态特性。而这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精神生态资源,还呈现中国古代人生命活动及精神体验的本来状态;对精神活动与自然之道和人的躯体存在的生态有机性,有着精到的哲性显化。

  • 标签: “道生” “道法” 生态智慧 中国智慧 “太一生水” 精神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