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ajorhistoeompatibilitycomplex)是最具多态性的免疫分子。其多态性主要取决于群体内MHC基因的大量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间高度的序列变异。等位基因的序列变异主要发生在抗原肽结合区(peptidebindingregion,PBR),这决定了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免疫力差异。鱼类受多倍化影响,MHC基因的多态性还表现在同一基因存在多个基因座位(多拷贝)。MHC的高度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力的相关性,使其在鱼类遗传进化、抗病育种等方面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有关鱼类MHC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染色体上物理定位DNA序列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流程,综述了近年来FISH技术在鱼类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如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文库的单拷贝基因的定位、核糖体基因和组蛋白基因等中度重复序列的定位、着丝粒特异序列和性别特异序列等高度重复序列的定位以及其他重复序列的定位等,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定位、性染色体鉴定及种间杂交等遗传学问题,并展望了此技术在定位鱼类经济性状相关标记或基因、性别相关标记或基因及种特异染色体标记中的应用前景。
简介:2000~2009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达1989万t,2010年养殖产量已达到240万t以上,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十年累计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大西洋鲑(Sdmosdar)、虹鳟(Oncorhynchttsmykiss)、银大麻哈鱼(0.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0.tshawytscha)、褐鳟(Sdmotrutta),能够形成单独统计产量的有5属13种,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养殖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挪威、智利、英国。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其中欧洲33个国家、美洲13个国家、亚洲11个国家和1个地区、非洲6个国家和1个地区、大洋洲4个国家,虹鳟是养殖最普遍的种类,遍布5大洲的64个国家和2个地区。
简介: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宾县石场和鸟河乡两个采样点水域野生花(Hemibarbusmacul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条纹似白鮈(Paraleucogobiostrigatus)等三种鮈亚科鱼类消化道食物的组成,研究了这三种鱼类在河流生境下食性类型、营养级,探讨其在特定生态系统中饵料基础及鱼类间食物关系。结果表明,花属杂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底栖生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86;麦穗鱼为杂食性,其食物组成为小鱼、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07级。条纹似白鮈属底栖动物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营养级为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