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内隐和外显种角度探讨负面评价恐惧性别差异。采用简式内隐联系测验(BIAT)和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种测量方法,实验共72名被试,每名被试先进行简式内隐联系测验,再完成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并借鉴不同方法对种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被试内隐负面评价恐惧与外显负面评价恐惧不存在显著相关,结果产生实验性分离;(2)负面评价恐惧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但有趣是,不同性别被试内隐和外显负面评价恐惧分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性外显负面评价恐惧低于内隐负面评价恐惧,而女性结果刚好相反,其外显负面评价恐惧高于内隐负面评价恐惧。这些结果表明被试内隐和外显负面评价恐惧虽然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被试内隐负面评价恐惧和外显负面评价恐惧内部存在不同组合状况。

  • 标签: 负面评价恐惧 性别差异 内隐测量 外显测量 FEAR of
  • 简介:为了了解不同性别大学生性别情绪刻板印象,并分析内隐和外显测验关系,对280名大学生进行了外显连线测试,对87名大学生进行了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发现:在内隐和外显测验中,男女大学生均存在性别情绪刻板印象,将男性名字更多地与愤怒词相联系,将女性名字更多地与高兴词相联系;男女大学生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程度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女生更明显地表现出"男性更容易愤怒、女性更容易高兴"偏见;被试内隐和外显性别情绪刻板印象相关不显著,是个不同建构。

  • 标签: 大学生 性别情绪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外显测验
  • 简介:记忆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一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 标签: 记忆 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 性别角色
  • 简介:当我们把规范性关联于行动者时,我们就是在探讨有关行动实践理由问题。一般来说,有关行动理由规范性说明一方面要对行动动机给予说明,另一方面要对行动理由普遍客观性给予辩护。如果行动理由在根本上关联于行动主体,那么对行动理由主观动机解释就总是具有相对容易可理解性,而对于一个关联于主体行动理由如何具有客观性辩护却并不那么直观。

  • 标签: 行动主体 可理解性 主观动机 客观性 行动者 关联
  • 简介:西方自由主义一直存在"共识"与"共存"种传统,前者把自由主义理解成为一种最佳生活方式,认为它是人类应该最终形成理性共识,后者则否认形成这种理性共识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自由主义只是一种让不同生活方式共同存在、共同繁荣宽容。在必要性和可能性上,自由主义种传统都有部分合理性和部分不合理性,并且它们各自不必要性和不可能性正好表达了对方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必须把自由主义种传统结合起来,价值层次区分以及"够用原则"和"公域原则"运用则是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优化组合基本条件。对于自由主义种传统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具有普遍启示意义。

  • 标签: 自由主义 共识 共存 结合 原则
  • 简介: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科技重要标志,已经深深地走进了我们生活。"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互联网一机一线,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一网打尽全世界"。然而,在互联网为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自己所编织这张网中,没有察觉到在其试图主宰互联网过程中反而被互联网所控制和支配。

  • 标签: 科技异化 互联网 两面性 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
  • 简介:周之际,郑国最先开启争霸历史,却因战略运用失误,没有争得霸权。以下从郑国与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互动角度,回顾郑国谋取霸权过程。考察时间跨度105年,历三代封君。关注焦点集中于对郑国谋霸战略得失进行批判性客观分析,研究旨趣在于挖掘经验和教训,并阐释现实意义。

  • 标签: 两周之际 郑国 谋霸战略 得失 启示
  • 简介:湖地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区早期传播一个"传播标本",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专文或专著从整体上进行相关探讨,这与湖地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历史作用、地位和影响是极其不相称。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北京、广州、四川等各省市地区传播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在湖地区早期传播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省市地区传播独特之处。正是上述这些特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湖地区广泛而深入传播,使湖北和湖南省成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进程中大"革命策源地"。

  • 标签: 两湖地区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特点
  • 简介:马王堆帛书《式法》中夹杂着大量楚文字成分,考释难度较大,文字释读一直是研究重点之一。《式法》中“晦”、“民”二字,研究者误释作“[黑臼]”和“耳”,遂致二字所在前后帛文无法读通。根据《式法》抄本杂糅秦楚文字书写特点,通过对比战国楚简和秦至汉初简帛文字中相关字形发现,“[黑臼]”、“耳”二字实当改释作“晦”和“民”。二字所在帛文“晦不可以北徙”、“民痺病嚣死”可以分别在同批帛书《阴阳五行乙篇》和孔家坡汉简《日书》中找到相似的记载。

  • 标签: 古文字 马王堆帛书 《式法》
  • 简介:从越界视角审视胡塞尔现象学,不仅胡塞尔在意向性学说和范畴直观理论上突破得到了新理解,就连他在意识和自我这样核心概念上对近代哲学颠覆也可以更容易地为我们所确认。从越界视角审视海德格尔存在论,我们会获得个异于常识观点:海德格尔早期所宣称对胡塞尔现象学越界是一种伪越界,他对存在、此在及其超越性理解与胡塞尔基本思想相去不远,他对此在生存论分析甚至可以包容在胡塞尔发生现象学之中;而海德格尔在中后期逐渐认识到关于存在自身隐匿性和归闭性思想表明他已越过了意识现象学疆界。此外,从越界视角阅读篇书评,评论中关于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价值、纯粹自我直观可能性、意向相关项与时间图型关联、还原合法性以及反思难性等问题都可以得到别具一格回应。

  • 标签: 胡塞尔 海德格尔 现象学存在论 越界
  • 简介:11月15~16日在香港举行,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办,主题为“心灵与身体”。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郝兆宽、郭晓东、张双利和郁吉吉隽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分别作了“生生不息:中国文化传统生存论分析”、“哥德尔针对物理主义一个论证”、“气是否有道德意义?——论朱子对孟子浩然之气解读”。

  • 标签: 哲学系 两岸三地 论坛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传统 大学哲学
  • 简介:基督教全国会于2015年8月17日至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教会防灾减灾研讨会,邀请美国基督会和美国联合基督教会下属灾害应对机构专家讲员,与中国教会同工分享有关灾害救助经验和体会。

  • 标签: 基督教会 防灾减灾 贵阳市 两会 灾害救助 中国教会
  • 简介:一、今日中国教会简介今日中国教会处在一个后宗派时期,也许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教会都更早进入这一阶段。在中国,教会联合在中西教会领袖之间讨论在形式上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后来又在二十年代重新开始,三十年代后期日本侵略时促进了这一讨论。关于教会联合讨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当然也在日本得到了促进。日本人压迫推进了基督徒联合运动。那些在日本人委任统治

  • 标签: 中国教会 后宗派时期 二十世纪初期 日本侵略 长老会 安德
  • 简介:抑郁症患者情绪信息加工已成为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其特异模式或许可以作为检测抑郁有效指标。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对正性情绪信息反应水平以及对情绪表情(尤其是悲伤表情)辨别能力都有所降低,不仅抑制负性情绪能力受损,而且在社会情境下精确判断面部表情微弱改变能力也受损。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抑郁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研究及其主要发现,并借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微表情识别训练研究结果提出有必要开展抑郁症患者微表情识别及训练研究,最后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标签: 抑郁症 面部表情识别 面部微表情识别
  • 简介:7月4日,马英林主教带领云南省天主教"会"主要负责人前往天津、北京地教会考察、学习交流,并参观主要教堂。同时也和北京路天主教堂、主教府装修工程设计中标的金螳螂装饰股份有限

  • 标签: 英林 装修工程 百强 中国建筑
  • 简介:2015年8月25日上午,“共享阳光下温暖”中国基督教会助残项目捐赠仪式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行。中国基督教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会长高峰牧师代表基督教全国会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00万元。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陈宗荣、国家宗教事务局二司司长郭伟以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王乃坤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 标签: 残疾人福利 捐赠仪式 基金会 基督教 中国 两会
  • 简介:3月2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省市天主教爱国会主任、天主教海门教区沈斌主教应邀在全市宗教界人士学习班上传达了全国"会"精神。沈斌主教从大会基本情况、大会主要精神、委员们在讨论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大会发言情况、关于宗教问题以及个人参会情况等方面对2015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 标签: 政协委员 沈斌 宗教界人士 宗教问题 副主席 人民代表
  • 简介:为了探索集体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影响,本研究在90名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6人进行干预研究。为考察干预效果,在干预后分别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前测得分为协变量,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后测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分组:实验、对照)×2(性别:男、女)×3(年龄:低龄、中龄、高龄三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集体心理干预实验在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集体心理干预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应对方式。

  • 标签: 癌症患者 集体心理干预 应对方式
  • 简介:宗教应对是近20年来西方宗教心理学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当人们遭遇疾病、丧失、战争等严重威胁个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压力事件时,往往转向更高力量以帮助自己应对,宗教也常常成为他们应对资源。在中国,关于宗教应对理论和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宗教信众逐年增多、癌症等重大疾病威胁越来越多民众时代背景下,探索宗教如何影响个体应对疾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基督徒为例,探索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过程,揭示个案可能采用宗教应对策略和持有的宗教应对资源,及应对过程中宗教应对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可能存在变化。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原因在于:宗教是一种复杂现象,宗教应对领域目前仍缺乏坚实理论,质性研究可以深入研究对象经验世界,进行细致、动态描述和分析,寻求解释和理解。本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10名身患癌症等重病基督徒共同建构他们宗教应对过程。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以扎根理论为指导,对10名研究对象产生数据进行三级登录,产生一级编码53个,二级编码16个,其中主要类属为:宗教应对过程中情绪/心境和态度,宗教认知应对,宗教应对行为,宗教应对资源,宗教应对结果;三级编码得出具有统领作用核心类属“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动态过程”。效度检验采用研究者检核、研究对象检核、资料之间相互验证、共同编码、反馈法等。成文采用类属作为基本结构,在部分类属下穿插一些小型个案及情境分析。从应对结果来看,本研究对象普遍在应对过程中取得了生理、心理、灵性上正向变化。从总体应对方式看,他们基本采用积极宗教应对方式,他们并非没有经历灵性挣扎,但在这个过程中依然�

  • 标签: 宗教应对 中国基督徒 重大疾病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