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从和谐社会到和谐宗教——新时期的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崭新起点出发,提出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简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并存,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并没有改变,作为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合法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改变,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爱国价值观不仅是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克服民族自卑感和崇洋媚外心理的需要,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爱国价值观不仅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今世界各国都大力弘扬爱国价值观。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优良爱国主义传统的发展中国家,当然也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爱国价值观,并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关于社会科学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一般而论,没有人愿意从本本出发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学风在学术界并不能说已解决了。要转变学风上的“应然”与“实然”的差距,解放思想是必要的。历史告诉我们,限制思想发挥作用的往往不是外部条件的不允许,而是思想自身的作茧自缚。只有思想首先获得解放,实践才能随之获得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以思想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为开端的.
简介: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其培养目标决定的;特殊地说,是提升中国未来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所需要大规模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弥补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两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反差的需要。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价值中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言,主动建构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行路径,一是把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以找到两者'同向同行'的契合点;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互动,以共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简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它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培养人的心理素质的活动.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级各类学校,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原则、内容、目标、形式及途径与方法都作了不同形式的描述.但是纵观近几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文献及作者最近几次参加全国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会议来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而忽视科学性;二是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尽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认识上,教育者有选择地侧重于科学性或人文性,但在实践活动中,在方法论上绝对不应该割裂二者的内在联系,否则,既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特点,又可能会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偏缺或破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简介:当下中国的实践哲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它还处在开创阶段,在一些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概念上,学者们还没有达成基本的共识,还处在自说自话和纷争不息的状态,有鉴于此,为了推进实践哲学研究,需要做五对必要的区分:按照实践主体的不同,区分为经验的、道德的和本体的实践;当人们在本体的层面上使用实践概念的时候,由于本体预设的不同,他们的实践哲学也可区分为生存论的实践哲学与超验论的实践哲学;从实践哲学的讨论与具体的实践情境和实践行为的关系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形式的实践哲学与质料的实践哲学;就一种实践理论所反思的对象是否涉及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本身,这个问题可以区分为元实践学与部门实践哲学;而就道德的实践哲学而言,我们可以按照道德的实践哲学的善恶判断标准的不同对这些道德的实践哲学进行分类,区分为结果论的实践哲学和动机论的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