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和宝贵政治财富,是共产党所具有的最便利、最合理、最有效率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共产党要建好党、管好党,要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必须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坚持好这一原则,保持和发挥好这一最大制度优势。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正确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不可分割。任何偏向一方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会造成失误、带来消极后果。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建立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监督和严明党的纪律。
简介:新疆作为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自古以来就有“欧亚十字路口”的地理枢纽作用,有着地缘性的战略地位,因而在近代成为帝国主义侵夺的对象。抗日战争打响后,国内外各方势力为争夺“新疆问题”的解释权和政治主导权,从各自的意识形态与立场出发,对“新疆问题”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阐述。新民主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其基本理念及其关于“新疆问题”的科学阐释,在向新疆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新疆政局各方的普遍认同,有力推进了新疆的和平解放,为结束新疆政治社会动荡奠定了基础,也为重塑新疆地区作为“革命枢纽”的地缘特性创造了条件,补充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简介: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场所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着西方价值观念泛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失效、学生重功利轻理想信念、网络舆论监管缺失等现实困境。新时代扎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要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建设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三要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和亲和力;四要用好网络等大众传播新媒介,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
简介: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归根结底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的自信,而个人的文化自信最初则来源于家风的熏陶,因此,家风建设和文化自信两者具有高度关联性。习近平对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内涵和途径以及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对青少年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释,并对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述,指出新时代优良家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革命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加强家风建设对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弘扬和培育优良家风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内容支撑、找到丰富的理论源泉、塑造生动的实践范式。
简介: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系,其目标是优化社会结构,关键在于改善社会民生,基础是夯实基层社区,途径是创新社会治理.内核是改革社会体制。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价值遵循体现为人民性的主旨、正义性的诉求、适当性的标准、法治性的规范与精准性的锚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上要“清”.深刻认识到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布局上要“全协同发展各类社会民生事业;体制上要“破”,改革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机制上要“实”,以五大机制切实保障社会建设的稳步进展。
简介: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的历史定位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历史独特性以及邓小平在这一伟大历史事业中的独特作用。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是党内公认的“辩证法大师”,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作过长期思考和探索,对一些重要问题有独到见解。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步骤;作出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科教兴国战略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设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设计,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等等。这些基本且基础性的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