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人是脆弱的,常常会出现喜怒哀乐;生活是复杂的,时时都有甜酸苦辣。于是,不平衡的心理时常影响我们的健康。因为我们无法避免来自外界的刺激和完全抑制自身的条件反射,这就给我们的性情修炼增加了一个任务——学会心理平衡。
简介:中国禅籍所传的磨砖作镜在内容上并不难解。磨砖是一个比喻,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理解而进行的创作。看见南岳怀让磨砖的样子,马祖道一禅师所说的“磨砖岂得成镜耶”一句是任何人都有的很普通的疑问。然而后来在将之公案化之后,其解释上是否会存在大的不同呢?本文将在介绍马祖禅师所活跃的时代之后,就“磨砖作镜”的成立,以及宋代大慧禅师的理解,甚至日本曹洞宗开山祖师道元禅师的思想创新等方面来加以诠评。
简介:永明延寿及其《宗镜录》施东颖释延寿(公元904—975年),俗姓王,字冲元,浙江余杭人,幼读《法华经》。三十岁出家,先投四明(宁波)翠岩禅师,后入德韶门下,为德韶所器重,付法与他,以后至明州雪窦山(在今浙江余姚县南)传法,法席甚盛。建隆元年(960)...
简介:
简介:<正>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少政治家当自己尚处劣势之时总是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以蒙敝、麻痹强大的政敌。三国时期刘备早年投靠曹操时,就曾行过韬晦之术。他平时装成不问大事的模样,每天都到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一次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当曹操说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字)与操耳”之时,刘备大惊失色,慌得连手中的筷子都拿不
简介:四千年的中国镜文化蕴涵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此间,佛教文化东传入华,对我国镜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季羡林先生说过:“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从汉代、或者从魏晋开始,我们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宗教就更不一样了。”的确,镜文化与佛教文化系统,一个基于物质载体而沿续并不断充入新的文化内涵,一个本于纯粹思想理念,需要通过物质生活中的事物强化其传播接受,二者因惊人相似的同构关系而形成互动。
简介:道教认为人体各组织器官乃至最微小的机体均有神灵,这就是身神,而每个神灵均有各自不同的姓字、状貌、服色。如能存神于体内则身体安康;若为外物诱引,神灵出游则身体多病;如果身神不存则生命消亡。因此,欲祛除病邪,延年益寿,就要存守身神,使神不外驰;若神外游,则需要存思使之回归于形体;如欲长生成仙,则必须运用许多复杂的存思方法
简介:辟谷,又称绝谷、却谷、断谷、却粒。原为道家修炼养生、祛病之术,后佛、儒、医诸家都修此道。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献即有“却谷食气”论述,这是我国发现有关辟谷最早的记录。
简介:《宗镜录》的根本宗旨乃是藉教明宗,通过阐析教门义理以融通宗门修证。虽然在对教门义理的探讨中,它最终所取依者乃系贤首宗义,不过在整体上却是基于和同会通的立场,并未料简诸宗异同。所以贤首之外,于唯识、天台之教义,凡可为其立旨所用者,也多有资取,而于唯识教理所取尤多。如此一来,保存了其它唯识学典籍中难得见到的材料,或则在对某些唯识学问题的分析上有所深入,因而既有文献学上的价值,也有思想史上的意义,
简介:王重阳诗词在整个道教文学史中都有很高的地位。他以诗作鉴,“自鉴”、“鉴人”,磨炼道心,寄托道情,广传道意,寓庄于谐,题材多样,用典生动、贴切,语言看似随意,实乃炉火纯青、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王诗的道教史、文学史价值,均应得到充分肯定和研究
简介: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印刷术没有发明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记事方法都很简单,不外乎口传、结绳记事等。文字的出现,不仅为记载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也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前提。先秦及秦汉时期,文化典籍的保存与流传主要是刻写和手抄,作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史记》,洋洋五十二万言,也是司马迁历尽艰辛一字字刻在竹
简介:佛教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规制度及修行体验等内容的综合体.也包括在宏传过程中形成的种种特点、是一种道德教育.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佛教之产生到传人我国我省的历史.以及佛教的教义、教理、礼仪、称谓、禁忌、节日,在本省的主要宗派都作了简要的叙述。作者撰写时参考了十数种佛学文献.可帮助佛学爱好者很好地了解佛教内涵。由于文稿是授课资料,作者时间紧迫、所以其中引文未能一一注明出处、只在文末列出了参考书目.尚祈原著的作者和读者谅解。
简介:人是唯一不需要缰绳就可以被牵着走的动物。那些被人驯服为人所用的生灵,缰绳抓在主人手中;习惯了手把锁链、欣欣然以万物灵长自居的人类,却常常被自造出来的沉重与繁杂所缚所累,终生被自己也被他人牵着走过。
简介:我们要分享的第二部分,我希望能够深化我所讲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我的目的是要帮助你们能更完全把握我所提到的关于教牧辅导的首要基本原则——善于倾听人对我们所讲的。我想再次以提问来开始,在教牧辅导中我们要听的是什么?你们可以回顾我对该问题的回答有以下三个方面:我们倾听故事;倾听感受;以及倾听行为模式。我现在想要回到以上三个方面,讲得更
简介:时代的变迁使以色列传统伦理受到挑战,历史又将一批神所拣选的仆人推到了"前线"。埃瓦尔德(H.Ewald)指出,先知在以色列的宗教历史上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所谓"关键",就是在处于激烈动荡的年代中,在以色列人的传统道德伦理受到极大挑战的时刻,作为神的话语代言人的先知,一方面将以色列人
简介:《宗镜录》在清代御敕重印后,有“重刊后跋”,为清代朝臣僧超海等所撰。今将其具有见病文字,逐段评批如下。
简介:莲池大师受具不久,即带着瓢钵锡杖云游四方,以遍访名师,请求教益。《云栖志。卷五禅德》中之大师传云:“师遍参诸方,得念佛三昧。师依净土一门,乞食次,见云栖山水幽寂,乃结茅三楹,倚壁危坐,常粮至七日念佛不辍。环山多虎,株住后,虎为远徙。值岁大
心理平衡术
关于马祖的“磨砖作镜”
永明延寿及其《宗镜录》
危急之中的死里逃生术
司马懿的韬晦术
镜文化与佛教文化之互动
葛洪对炼丹术的贡献
道教存思修炼术的形成
论道教的辟谷术及养生
《宗镜录》关于“变带”与“挟带”概念的分析
磨镜自鉴亦鉴人———王重阳诗词创作略析
佛教伴随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史考查
星光闪烁下的智慧 佛教知识四题(下)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哲学研究初探(下)
“处下”的境界
教牧关怀介绍(下)
处境下的先知伦理
评批“奉敕重刊《宗镜录》后跋”——论僧超海等见病
飞来峰下觅“净土”
莲池大师与云栖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