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分段表达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PA蛋白),探索PA基因中可能影响表达的区域。方法:构建分段缺失的PA蛋白突变体,用IPTG在大肠杆菌RosettaGamiB(DE3)中诱导表达,比较各突变体的表达效率。结果:N端缺失长度在143~408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9个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突变体PA/K(Δ1-40aa)、PA/M(Δ1-56aa)、PA/N(Δ41-56aa)和PA/P(Δ57-75aa)的表达水平很低;全长PA蛋白和缺失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体PA/L则检测不到表达。结论:PA基因的61~225bp和325~426bp可能是影响PA蛋白表达的2个重要区域,为下一步表达全长PA蛋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聚合酶酸性蛋白 表达 大肠杆菌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检测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实时定量聚合酶螺旋反应(PSR)方法。方法:针对变形链球菌的gtfB基因设计4套引物,通过实时浊度法和显色法种方法判断结果。结果:从4套引物中筛选出最佳引物,并确定最佳温度为65%;进一步实验表明采用最佳引物能特异性地检测变形链球菌,与13种其他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达10拷贝/μL。结论:建立了实时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的PSR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为实时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提供了新技术。

  • 标签: 聚合酶螺旋反应 变形链球菌 龋病 实时定量
  • 简介:目的:对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拓展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在传统ELISA方法中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和纳米金颗粒(GNPs),并将大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二抗结合,提高了HRP与抗原的结合比例,进而实现了对待检测的信号放大。结果:优化后的ELISA方法在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中,检测限(LOD)降低为原来的1/81。结论:改进后的ELISA方法性能稳定,灵敏度大幅提高,能够用于对痕量目标检测的检测。

  • 标签: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纳米金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云计算技术的兴起,联网的实现也变得触手可及。而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必将面临安全因素的制约。本文概述了联网各层级的框架结构,并对各层安全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总结了各层面临的安全威胁及相关的安全技术。

  • 标签: 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技术 构架结构
  • 简介:炭角菌科成员在自然界中的广泛留存增加了人们更精确地记录其存在的信心,对东南亚和中国的研究显示了该科许多新种和新记录。本文详细地比较了该科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种类的寄主和生境等信息,并且探讨了炭角菌科全球分布的一般特点。

  • 标签: 炭角菌科 分类学 生态学 地理分布
  • 简介:报道了葡萄上个国内新记录真菌病害:由茶藤子小穴壳菌(Dothiorellaribis)引起的熟腐病和败育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tabescens)引起的根腐病。病害附有症状和病原菌的描述和形态图。

  • 标签: 葡萄 熟腐病 蜜环菌根腐病 真菌性病害
  • 简介: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真菌提取的抗癌作用相关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包括了最近几年关于真菌提取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生、减少癌细胞血管生成的各种机制研究,另一方面归纳了多种真菌提取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真菌提取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Wnt、NK-κB、MAPK、线粒体凋亡等多种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包括了p38、bcl-2、c-jun、IκB、β-catenin、Akt等多种与细胞生物活动密切相关的蛋白。

  • 标签: 真菌 肿瘤 机制 进展
  • 简介:报道了环柄菇属距孢环柄菇组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红斑环柄菇(Lepiotaerythrosticta)和黄栗环柄菇(Lepiotaluteocastanea)。根据中国的标本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就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讨论了它们与相近种的区别,总结了其分布、生境等特点。

  • 标签: 红斑环柄菇 黄栗环柄菇 距孢环柄菇组
  • 简介:目的探讨蜂胶的乙醇提取(EEP)的安全性。方法用0.5%的EEP对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以及对豚鼠的过敏试验。结果EEP低剂量、高剂量皮肤破损组和对照组皮肤破损组各有’只家免,在24h观察到皮肤破损处微红,48h消失,其余各实验兔的皮肤、毛发、眼、粘膜、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均无任何中毒表现;按照皮肤刺激反应强度,评价标准,完整皮肤组平均分为0,判为无刺激性:破损皮肤组平均分值为033<0.50,亦判为尢刺激性;A组空白对照组和B组EEP组动物均无红斑和水肿反应,判为无致敏性。结论蜂胶提取EEP在对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净化中安全、无毒、无刺激。

  • 标签: 皮肤 刺激性 EEP 蜂胶提取物 高剂量 对照组
  • 简介: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集自丽江古城的建筑梁柱上的木腐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引起丽江建筑梁柱褐色腐朽的真菌为绵腐卧孔菌(Postiaplacenta)。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尽可能地降低丽江古城建筑的安全隐患。

  • 标签: 微生物学 木腐菌 鉴定 防治
  • 简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颁发980万美元给属于早期检测研究网络(EDRN)的17个生物标记开发实验室,作为他们第一年的经费资助。新资助实验室的任务是发现与主要癌症相关的新生物标记,以及鉴定什么样的生物标记的制品能最好的检测癌症的存在或风险。EDRN的其他部门包括生物标记验证实验室、临床和流行病学中心及数据管理和综合中心。鉴于癌症是一种日益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险疾病,

  • 标签: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生物标记开发实验室 经费 早期检测研究网络
  • 简介:2005年10月29日,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也成为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国际总部。

  • 标签: 蛋白质组计划 研究中心 北京
  • 简介:大气颗粒(PM)是大气中各种具有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状物质的混合体。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和≤2.5μm的可吸入颗粒(PM10和PM2.5)由于吸附有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机及细菌、病毒等有害成分,并能够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因此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大气中PM含量增加会显著提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因此,揭示PM诱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分子机制,对于制定相应防治策略、减低环境相关疾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和医学价值。我们根据目前有限的研究线索,对PM诱导细胞损伤反应中涉及的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炎性反应等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大气颗粒物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炎性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分离度好的方法测定黄芪桂枝五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MC-PackODS-A(250×4.6mm,5μ);流动相: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120μg~1.20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0.89%。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桂枝五颗粒的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分离度好。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颗粒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继2003年我的博士论文“inducedheatshockprotein70mediatesdelayedcardioprotectionofU50488Hpretreatmentinratventricularmyocytes”被评为张锡钧基金会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论文三等奖后,2009年“心肌缺血处理后NCX活性变化及作用”论文有幸再次荣获张锡钧基金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最佳图表奖”。次获奖,心情非常激动和高兴。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以下三点感想:

  • 标签: 基金会 博士论文 学术论文 活性变化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6味中药2种方法提取成分对酵母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方法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测定6味中药水提和醇提成分对白念珠菌和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和MFC。结果对白念珠菌:水提黄连、醇提黄柏、醇提土槿皮MIC范围分别为0.625—1.25mg/mL、0.625~1.25mg/mL、0.313—0.625mg/mL;均值均为0.625mg/mL;对糠秕马拉色菌:水提和醇提黄连MIC范围分别为0.625~1.25mg/mL和1.25mg/mL,均值均为1.25mg/mL。对白念珠菌:醇提土槿皮MFC范围0.625~2.5mg/mL,均值0.625rag/mL。结论水提黄连、醇提黄柏和土槿皮对白念珠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其中醇提土槿皮有较强杀菌作用。水提和醇提黄连对糠秕马拉色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 标签: 体外抗真菌活性 中药 水提取物 乙醇提取物
  • 简介:目的探索大气污染对动物的致病机制,对BALB/c小鼠采用无创性气管滴注PM2.5颗粒悬浮液的方法,构建大气污染致炎动物模型。方法将1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M2.5低度组(2.5mg/kg)、PM2.5中度组(5mg/kg)和PM2.5高度组(10mg/kg)共5组,各剂量组气管滴注第3天,第7天、第21天、第35天、第49天,气管滴注操作完成后24h采取组织样本,采用ELISA、肺组织病理HE染色的方法,来验证无创性气管滴注方法的可行性和致炎模型构建成功与否。结果本建模方法,成功率高达96%。采用气管滴注法,建模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与气道滴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呈正相关。PM2.5暴露后,肺内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及吞噬颗粒的巨噬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各暴露组分别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组比较,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6、肺组织匀浆中TNF-α水平增高,高剂量组差异最显著。结论本实验用气管滴注法建立小鼠致炎模型成功,并证明此方法简单、可靠,可广泛用于小鼠呼吸系统重复滴注,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大气污染及其他致炎机制。

  • 标签: PM2.5 大气污染 气管滴注 模型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