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和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4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LCP钢板内固定22例,外固定架固定18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一年,均骨性愈合,LCP固定组优良率95??4%,外固定架固定组优良率83??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LCP)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是明确的.关键词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外固定架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12-01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骨折地图技术绘制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骨折形态和测量桡尺远端韧带长度,为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OTA/AO 23 C型桡骨远端骨折和15例志愿者共30个腕关节作为健康对照组,其腕关节经过薄层CT扫描后,导入Mimics医学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桡骨远端骨折线通过标准化后导入模板,拟合后得到骨折线形态。通过测量乙状切迹与尺骨茎突基底部和隐窝的距离,得到桡尺远端韧带的长度。结果在桡腕关节面,骨折线主要集中在月骨窝周围,骨折线集中为交叉十字;在掌侧面,骨折线主要集中在水泻线附近;在背侧面,骨折线集中在Lister结节周围,且骨折线散在分布;在乙状切迹区域,骨折线集中于乙状切迹的中间1/3处和背侧1/3处;在桡骨茎突区域,可见桡骨茎突相对完整,骨折线分布于桡骨茎突下方。桡尺远端韧带的四组韧带即掌侧浅桡尺远端韧带、背侧浅桡尺远端韧带、掌侧深桡尺远端韧带、背侧深桡尺远端韧带的长度,在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亚型(C1、C2、C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与健康对照组(n=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骨折线位于乙状切迹的掌侧1/3处和背侧1/3处时掌侧浅桡尺远端韧带、背侧浅桡尺远端韧带、背侧深桡尺远端韧带的长度值与健康对照组(n=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骨折地图技术可直观展现C型桡骨远端骨折形态,在桡腕关节面上骨折线集中分布于月骨窝周围,在乙状切迹关节区域,骨折线更多集中于乙状切迹的中间1/3处和背侧1/3处;且骨折线分布于乙状切迹的掌侧1/3处和背侧1/3处时有发生桡尺远端韧带损伤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内外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组,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内固定组为12例,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为9例,选择有限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最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固定组患者骨折复位疗效的优良率为91.66%。外固定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为88.88%。不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3.33%,外固定组患者的骨折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77.77%。不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临床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不同分型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们共收治71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不同分型分为A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B组(合并Hauck Ⅰ型尺骨茎突骨折)和C组(合并Hauck Ⅱ型尺骨茎突骨折)。所有桡骨远端骨折均行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尺骨茎突骨折均未行内固定。记录各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测量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及握力;采用DASH评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25个月,平均(15.6±4.1)个月。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三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8,P>0.05);末次随访时各影像学参数、腕关节活动范围及患侧健侧握力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均获得良好恢复,三组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5,P>0.05)。B组患者尺骨茎突骨折畸形愈合9例,不愈合3例;C组尺骨茎突骨折畸形愈合11例,不愈合2例;B组和C组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2,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时,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未行固定存在较高的畸形愈合及不愈合风险;但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不同骨折类型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切口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70例桡骨远端C型且伴有中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应用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分析。通过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就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6个月,总体优良率达90%。结论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伴有中柱骨折)疗效确切,其优点是可靠而稳定地固定骨折,防止中柱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恢复桡骨长度,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能够较好的恢复手和腕关节的功能,为桡骨远端复杂型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桡骨高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常规组28例,夹板组28例。常规组行石膏托外固定,夹板组行小夹板外固定。组间对比固定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桡骨高度。结果:夹板组的固定总优良率(96.43%)高于常规组(64.29%)。治疗前两组的桡骨高度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夹板组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效果好,对桡骨高度也有积极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均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方法进行整复,手法整复处理骨折端后,用小夹板固定患肢。于治疗后当时即拍摄患肢腕部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治疗后1个月拍摄复查患肢腕部正侧位的X线片,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以治疗后1个月患肢掌倾角或尺偏角同治疗后即刻的片子进行比较,如角度变化〉5。作为判断骨折移位明显的标准,计算患肢骨折移位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即刻,掌倾角80~19°(平均14°),尺偏角15°~31°(平均21°),。治疗后1个月,掌倾角80~190(平均140),尺偏角12°~310(平均21°)。并发骨折再移位8例。通过X线测量掌倾角、尺偏角,进行Cooney评分(即改良Green—O’Brien评分)。300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Cooney评分显示优良率81%。结论手法整复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效果良好,采用小夹板固定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效果良好。采用手法整复C型桡骨远端骨折后采用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各有所长,下面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中医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具体情况。方法文章中总结了作者从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中,所接触到的病例在使用正骨手法治疗,树脂石膏固定,加之肢体锻炼等措施后,观察患者的恢复和康复情况。最终经此方式治疗的患者骨骼愈合情况良好,优良率高达90%以上。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恢复快,治疗彻底,并发症少,极大的避免了腕管综合症的出现,而且经济费用低,适合大中小各规模医院,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和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牵引推挤法是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牵引推挤法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73例。结果本组73例,骨折均愈合,解剖复位68例,近解剖复位5例,骨折愈合时间4-6周,其中优6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7%。结论牵引推挤法是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法治疗)、对照组(石膏外固定法治疗)各4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且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法治疗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9例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钢板组。19例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固定架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在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术后6、12月采用改良(GW)评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在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6月采用GW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情况发现两组差异显著(t=P<0.05),术后12月采用GW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情况发现两组差异不明显(t=P>0.05)。结论两种方式均有较好的疗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短期内的效果更为显著,长期看来两种方式的疗效差异不明显。对于严重骨粉碎的患者来说,外固定支架治疗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