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私自利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自私自利的人不少,家长也忽略这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一些正在发育成长的孩子,在不良的社会、家庭环境侵蚀下,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纲要》很清楚的指出:对幼儿进行“五爱”教育,培养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生品格。
简介:动物的本性是趣乐避苦,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好利恶害的人必怀赏畏罚,故人皆有好利恶害、怀赏畏罚的自利性。说人性自利,属于事实陈述,不等于说人性恶。只有当人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自利时,才会出现善恶问题。说人性自利,也不是理论假设,而是事实如此。非但经济人自利,政治人自利,道德人也自利。哪怕最高尚的道德人,也是为了追求自己所看重的利益而行动。所以,无人不自利。很多著名思想家在承认人性自利的同时,也声称人有利他性。但这一意味人性存在分裂症的说法,实属运思不当的误解。实际的情况是:人虽有利他行为,并无利他人性;其他各种人性,也内在地服从干自利性。
简介:摘要《自私的德性》集中体现了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之一的安·兰德的思想。它宣传的是个人主义、理性利己主义道德观,安·兰德本人称之为客观主义伦理学,其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赞美自私的“德性”。这种自私的“德性”是建立在她所谓的“理性”基础之上的。本文认为,她所说的“理性”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所谓自私的“德性”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简介:摘 要:自然法是造物主赐下的护理人类社会的工具,是人类社会和谐秩序之基准。人类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社会工程都当以自然法为准绳。自利法则是自然法的重要内涵。造物主自利,万物皆自利,人也是自利的,即人的行为都是于己有利的。利之标准、选择在于个人的处境与偏好。利他行为首先必然是自利的,交易、契约、集体乃至社会都是成就人们自利的平台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