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整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就诊登记在册的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60例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细菌性肺炎发生率高于其他机会性感染,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34例患者机会性感染病情严重,重症率56.67%,继发败血症5例,发生率8.33%。6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或控制,研究调查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多见于细菌性肺炎,且患者预后较差,临床应基于常见机会性感染采取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整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就诊登记在册的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60例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细菌性肺炎发生率高于其他机会性感染,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34例患者机会性感染病情严重,重症率56.67%,继发败血症5例,发生率8.33%。6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或控制,研究调查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多见于细菌性肺炎,且患者预后较差,临床应基于常见机会性感染采取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探究临床常见治疗手段的效果,帮助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9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感染病因、感染部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数据的差异。结果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看出症状通常为呼吸及消化系统的外在表现,当然还有一些患者为皮肤受损。在所有症状中体温升高发生率最高,通常以高温为主,最高体温可达41℃,高温持续6个小时到72个小时不等;在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病因中,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等,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消化道以及多部位同时感染;观察并对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发现计数>80死亡率最低,计数<20的死亡率最高,达到100%。结论 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一定要关注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心理的影响。方法本次抽取100例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经统计示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84%。结论加强艾滋病患者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命质量,发挥药物起不到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控制措施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例艾滋病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防控措施。观察实施手术治疗的21名医护人员医源性感染的防护情况。结果对5例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艾滋病隔离要求的手术准备、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术中管理和术后消毒等专门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规范操作,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锐器伤、体液污染皮肤和黏膜等职业暴露情况。全程规范监测21名医护人员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消毒隔离,可有效避免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50例分析。方法:对我院在时间范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50例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原学检验,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的感染类型、临床症状以及疾病转归。结果:经过分析后,感染类型中由HIV原发引起的感染患者有8例,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患者有17例,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患者有22例,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患者有2例,由弓形虫引起的感染患者有1例。临床表现中发热患者有39例,头痛患者有44例,呕吐患者有26例,脑膜刺激征患者有14例。疾病转归中病情好转患者有22例,病情加重患者有20例,死亡患者有8例。结论: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的疾病类型和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要仔细鉴别,展开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