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伟大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批判地对待过去的历史资料,并且要在正确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基础上方予使用。”所谓高句丽的王系问题,可以说是高句丽有过几代王,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怎么样的问题;而所谓高句丽的王号问题,则可说是高句丽有无固有的君主称号,以及高句丽的“王”的称号最初使用于何时,高句丽王是否称过“大王”、“帝”(皇帝)等的问题。

  • 标签: 《高句丽史与东亚》 朝鲜 历史研究 王系问题 王号问题
  • 简介:高句丽的归属问题,史学界见仁见智,意见不一。从历史事实看来,应“一两用”,即:高句丽首先属于中国史,但它又属于朝鲜历史的一部分。

  • 标签: 高句丽史 归属 一支两用
  • 简介:高句丽是中国文献中貊族的一个分支。“貊”在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由此,很早以前学界就已提出貊族起源于中国北方,并在向东迁移过程中建立了高句丽的观点。但必须看到,时常出现在先秦文献中的貊族,只是古代黄河流域居民对北方诸族的一种泛称,并不意味着特定的族属。因而,在中国北方族属的迁移过程中去追索高句丽的起源,难以找到明确的文献证据。对高句丽最初起源的探索,最有效的方法应是从分析考察现今鸭绿江流域的积石掾的起源入手。

  • 标签: 高句丽 政治发展史 朝鲜 发展模式 政治结构 国家体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08
  • 简介:高句丽王为,高句丽王,中原各王朝不再称其为高句丽

  • 标签: 高句丽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9-27
  • 简介:高句丽王为,高句丽王,中原各王朝不再称其为高句丽

  • 标签: 高句丽中国
  • 简介:关于高句丽的族源,学界多认为《逸周书·王会篇》中的“高夷”即为“高句丽”之前身,但经考证可知,高夷之称虽音似句丽,但实“句丽”无涉。高夷是以喋羊(四角羊)为特产,而句丽是以弓箭猎鹿取皮而闻名,双方在经济生产上就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迨至汉整合东方四郡,第二玄菟郡下辖三县,以“句丽人”所在地区设高句丽县。“高”字为汉字标记这支句丽专有属性的名词,其意为“仓舍”,即特指该支句丽人特有设施“桴京”而言,“高句丽”是“高”“句丽”组合而成,意指“建有小仓的句丽人”,以区分于其他“句丽”部落,即其他“貊”人。

  • 标签: 《逸周书》高夷 句丽 高句丽
  • 简介:高句丽第11代王东川王位宫在位时,同孙吴政权发生了友好关系。这无论是从当时的战略利益方面来衡量,还是从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句丽 孙吴 交往
  • 简介:隋末唐初,邻近辽东的内地陆续出现了陌刀及其阵法,并向周围地区进一步传播,积极地影响了中原的军事形势。陌刀的分布并不局限于东部地区,到了天宝初年,陌刀已在安西大规模普及开来。早在唐平定高句丽时,就将其内附人口大规模迁入陇右一带,为国戍边,渐至安西。陌刀的传播总是伴随着高句丽移民的身影,二者间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 标签: 高句丽 中原 移民 陌刀
  • 简介:围绕东亚音乐史研究的历史现状,中外学者们从多个层面、多重视角展开研讨,对推进东亚音乐史学科的发展、增强彼此间的学术交流、拓展东亚音乐史研究论域、深化东亚音乐史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东亚音乐史 音乐史观 视角与方法
  • 简介:佛教正式传到高句丽,是在公元372年。在这之前,不能说佛教不曾传来,只不过以它作个大致的划期。佛教传来虽在国内城时代,但在当日的王都集安,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出寺址的存在。但在平壤,确认为高句丽寺址的却有几处,而且在地方也知道有几处是高句丽的寺址。那么,作为其特征的,则是被视为塔的八角建筑物址或视为金堂的建筑址的存在,而后者的塔又是从三面围以伽蓝的布局。只是百济或新罗比较,被确认的寺址则相当少。但是,与其说它原来就少,勿宁认为调查得不充分。下面拟对现已掌握的情况进行整

  • 标签: 高句丽 寺院 朝鲜 佛教 考古发现
  • 简介:高句丽后期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城民、谷民实行高压的统治政策。繁重的苛捐杂税和为防御外敌入侵,修长城、筑城增陴,民困木石之役,加上天灾荐至,年觳不登,城民谷民流离失所。壮者流离四方,老弱饥饿卧死沟壑。在此败象之际,唐朝六次发兵攻打高句丽。又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尔虞我诈,四分五裂,从内部瓦解和削弱了政权机构,于公元668年,终于被唐朝击败,使称雄七个多世纪的高句丽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 标签: 高句丽 灭亡 政权机构 统治政策 唐朝 内部斗争
  • 简介:高句丽民族是汉唐时期活跃在东亚地区的一支重要民族,在其社会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游人”群体,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包括狩猎业、畜牧业、渔猎业及采集业。“人”“游人”共同承担国家的租税,两者缴纳租税的内容数量不同,“人”每人每年纳谷五石、布五匹,“游人”十人每三年纳细布一匹。租税面向整个社会群体征收,根据土地多寡划分为三个等级。高句丽租税的制定充分结合了其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的体现,反映了高句丽人灵活的经济思想。通过对高句丽“游人”的解读对分析高句丽社会群体构成、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经济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考。

  • 标签: 高句丽 “游人” 租税
  • 简介:高句丽,经广开土王开疆拓土,到五世纪后半长寿王时代,已将版图扩展到最大限度。此时,王都已迁至平壤,如果以它为中心,则西北已抵辽河,东北已达现今吉林省农安延边地区珲春相连一线,南方及于韩国的忠南北部至庆北北部相连一线,领土异常辽阔。之后,南方境界以新罗的成长而逐渐后退,但西北、东北的领土则几乎维持到最后。在统治如此广大领土的基础上,高句丽在各地构筑了山城,以之为据点和防御设施。

  • 标签: 高句丽 山城 苏子河 浑河流域 地理研究 朝鲜
  • 简介:中国学界研究高句丽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相对较少,对此关注和研究较多的反而是以韩国为主的国外学者,研究高句丽佛教建筑情况不同,国内研究渤海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颇丰,但多以考古学为主体,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高句丽和渤海佛教建筑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两个政权下的佛教建筑同属于佛教建筑模式下的建筑构造体系;第二,两个政权由不同民族建立,因此在佛教建筑风格上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有性;第三,因两个政权是在同一区域内不同时期的前后发展顺序,所以后继者势必对前代技术和风格有一定的继承性;第四,因同为中原王朝宗藩体系下的地方政权,所以都不可避免有着向中原王朝学习的过程,表现在佛教建筑上都受同时期中原佛教建筑模式的影响。

  • 标签: 高句丽 渤海 佛教 建筑
  • 简介:戴维斯叶月瑜合著的《东亚电影产业》是一本立足于电影研究潮流前沿的著作。鲁晓鹏和叶月瑜在《华语电影:历史书写、诗学、政治》(chinese—LanguageFilm:Historiography.Poetics,Politics2005)中这样写道:”吊诡的是.正当电影研究确定自己的地理边界和理论边界之时.全球化的力量已经迫使电影学者重新考察自己的出发点实践”(第11页)。

  • 标签: 电影产业 东亚 电影研究 历史书写 华语电影 电影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