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乳酸正是一种重要的α-羟基酯类化合物,主要用做合成香料和工业溶剂.由于常用商品乳酸中含有15%~20%的水,反应过程中又有水生成,不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同时乳酸和乳酸正均为双官能团的化合物,易发生副反应,故此,乳酸与其它羧酸相比较合成较为困难.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和报道,同时也出现不少重复研究、重复报道的现象.为推动乳酸正生产的发展,本文对已查阅到的有关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与评价.

  • 标签: 乳酸正丁酯 催化合成 复合型固体超强酸 物质的量 合成研究 稀土化合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用甲基磺酸代替硫酸作为合成醋酸混合的催化剂,在不改变工艺操作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出气味清淡的净味醋酸混合,而且含量达到98.5%以上,醇类控制在1.0%以内不变情况下,杂质从0.1%降低至0.01%左右,在一定的情度上改善了副反应产物的产生的缺点,是生产醋酸混较为理想的选择。

  • 标签: 醋酸混合丁酯(简称醋酸混丁酯)甲基磺酸(MSA) 催化剂
  • 简介:将钛酸异丙催化剂用于柠檬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并与浓硫酸、钛酸正等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钛酸异丙作催化剂时,柠檬酸的转化率和产物纯度均较高。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因素工艺条件对催化合成柠檬酸三的影响,并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3.5,催化剂钛酸异丙用量为柠檬酸用量的0.5%,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柠檬酸转化率可达到96%。

  • 标签: 柠檬酸 正丁醇 柠檬酸三丁酯 钛酸异丙酯
  • 简介:综述了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氯化铁、二水氯化亚锡、十二水硫酸铁铵、一水硫酸氢钠、硫酸钛、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分子筛等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正的合成方法,并建议对近年来开发的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进行扩大试验与筛选.

  • 标签: 固体酸 催化合成 丁酸正丁酯 催化剂
  • 简介:摘要:丙烯酸装置工艺生产条件逐渐成熟,但装置内部腐蚀仍然严重,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令生产装置高效率运行,已然成为新的研究目标。本文简单介绍丙烯酸装置反应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腐蚀现象以及原因,给出相应措施,减少腐蚀风险。

  • 标签: 丙烯酸丁酯 装置反应系统 防腐
  • 简介:摘要以顺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选取合适的催化剂,用直接酯化法合成顺丁烯二酸二。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顺丁烯二酸二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条件甲苯20m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h,正丁醇和顺丁烯二酸酐的摩尔比2.5∶1,硫酸氢钾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的7%,在此条件下产品的产率为93.64%,气相色谱测得含量为88.31%。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了产物的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适宜条件下得到的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顺丁烯二酸二

  • 标签: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硫酸氢钾 合成 表征
  • 简介:在一硫酸氢钠催化下由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了柠檬酸正。当柠檬酸、正丁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25:11:1,在150℃温度下,回流4h时,酯化率达93.3%。

  • 标签: 硫酸氢钠 柠酸正丁酸 催化 合成 酯化率 测定
  • 简介:采用四氯化锡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考察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后处理方便,不需加带水剂,收率高等优势。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为99.6%。

  • 标签: 尼泊金丁酯 四氯化锡 催化 合成
  • 简介:当微波功率超过600W时肉桂酸的转化率反而下降,微波辐射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设定肉桂酸2g,结论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工艺

  • 标签: 丁酯绿色 催化肉桂酸 协同催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建筑行业也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建筑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巨大的行业,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环保意识增强,民用建筑施工中逐渐产生绿色施工新理念,绿色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益。本文对绿色施工所需技术材料重要性进行分析,以便于提高绿色施工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绿色建筑 施工 分析
  • 简介:巴斯夫近期在阿根廷推出了苹果杀螨剂Nealta■(活性成分:氟螨),该杀螨剂可防治卵、幼虫、若虫、成虫各生长阶段的螨虫。

  • 标签: 杀螨剂 阿根廷 巴斯夫 氟螨 苹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氟芬那酸对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管理的50位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使用氟芬那酸软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氟芬那酸治疗皮炎湿疹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芬那酸丁酯 皮炎湿疹 效果。
  • 简介:目的优化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部分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复凝聚法制备抗毒酶基因纳米粒,采用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和形态;用Pcs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用体外转染试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结果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抗毒酶基因纳米粒制备条件是:壳聚糖浓度300μg·ml-1,酰胆碱酶基因质粒浓度100μg·ml-1,硫酸钠浓度8mmol·L-1,pH值5.5,涡旋混合时间30s.所制备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在100nm以下,粒径分布比较均匀.Pcs测定结果表明:98%以上的粒子粒径分布在50~100nm范围,与透射电镜结果相符;平均Zeta电位为15.9±6.3mV.体外基因转染试验表明:纳米粒能将所包裹的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表达目标蛋白-酰胆碱酶.结论壳聚糖浓度、质粒基因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制备条件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酰胆碱酶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递送基因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纳米粒 丁酰胆碱酯酶 酶基因 透射电镜 壳聚糖 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