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是我国南方省份形成于印支期以来的中-新生代最大的含油气断陷盆地。烃源岩主要为布心组以布心组二段Ⅱ型为主,少量为Ⅲ型。储集层可分为砂岩孔隙型,灰岩、泥岩及火成岩裂隙型和灰岩溶洞型三种类型,以砂岩孔隙型为主,裂隙、溶洞型次之。布心组二段上部生油-布心组三段下韵律下部储油-下韵律上部的泥岩为盖层,是三水盆地重要的成藏组合,油气层数最多,主力油层都出自本组合。三水盆地断裂发育,圈闭以构造类的断背斜、断鼻、断块为主。已发现油气藏类型包括:断背斜圈闭油气藏、单斜断块圈闭油藏、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岩性油藏、裂隙油藏、古潜山油气藏。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起着突出的作用,局部构造及圈闭的发育特征决定了构造油气藏是盆地内主要油气藏类型,扇三角洲砂体的发育是布心组三段油气相对富集的重要原因。未来勘探方向为:宝竹构造带及其周缘(常规油气藏领域)、盆地东坡(致密储层领域)、基底潜山(风险勘探领域)。
简介: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对沉积盆地水体环境以及古气候条件变化的响应。根据元素Al、Fe、Mg、Ca、K、Na、P、V、Ni、Co、Cr、Cu、Zn、Sr、Ba、Cd、Li、Mn、Pb、Ti的含量及其比值Al/Ti、Fe/Mn、Sr/Ba、Mg/Ca、Sr/Ca、Na/Ca、V/Cr、Ni/Co、Ni/V的变化,对三水盆地古近系始新统bu心组红岗段生油岩的沉积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bu心组红岗段下部(亚段A)表现为较稳定的地球化学特征。各元素丰度及其比值指示这一时期陆源输入持续较高、且物源组成变化不大。由于海水入侵的影响,湖盆水体盐度相对较高,底部水体以弱氧化条件为主,O2-H2S界面位于水/沉积物界面附近。红岗段中上部(亚段B、C)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变化较为频繁且幅度很大,反映古气候和湖盆沉积条件的迅速变迁。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以Al、Ti为代表的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较高,而Mg、Ca等盆内化学沉积元素含量较低。古氧气指标指示底部水体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因而有机碳含量较高。在间歇性干旱时期,陆源输入减少,外源元素含量及其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蒸发作用的加强,水体盐度加大,内源元素丰度以及Mg/Ca、Sr/Ba、Sr/Ca和Na/Ca比值大幅度上升。底部水体为氧化环境,O2-H2S界面多位于水/沉积物界面或沉积物中。上述两种气候条件在红岗段中上部沉积时期交替出现。红岗段沉积后期由于淡水的长期输入,湖水呈现逐渐淡化趋势。
简介:摘要:深水盆地一般是指位于水深超过300m的大陆架−大陆坡等海域的沉积盆地。南海深水盆地位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转换部位和欧亚、印-澳和菲律宾三大板块的交互区,受中、新生代周边不同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南海扩张等地球动力学事件的综合控制,具有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特征。关键词:南海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方向
简介:沁水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石炭一二叠糸含煤盆地.与煤停生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分布受多种复杂地质条件的制约,存在明显6不均一性,寻找高含气、高渗透区是取得盆地内煤层气勘探成功的关键。本文从沁水盆地环状斜坡带煤层分布、构造条件、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煤层顶底板封盖条件及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富集的条件,预测了斜坡带煤层高含气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高产条件,指出在沁水盆地环状斜坡带下倾方向存在承压水封堵的高压区和煤层割理、构造裂缝发育的高渗区·有可能为煤层气高产富集区。文章最后分析、评价了环状斜坡带上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