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评分方法对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采取不同评分方法进行评估,对比不同评分方法的预后效果。结果:院内或30d死亡组与院内或30d内存活组G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内或30d再出血组与院内或30d未再出血组G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或30d死亡组、院内或30d再出血组AMIS65评分、Pre-Rocall评分均明显高于院内或30d内存活组、院内或30d未再出血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MS65评分系统对于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评估更为简单客观,适用于快速病情评估,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内镜前评分 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七星剑冰敷及生理盐水冰敷在鼻手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鼻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七星剑冰敷组、生理盐水冰敷组、对照组),手术后分别采用七星剑冰敷、生理盐水冰敷、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3组手术后鼻部疼痛、鼻部渗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七星剑冰敷组、生理盐水冰敷组与对照组鼻部疼痛、持续渗血时间、拔纱时出血量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手术后使用七星剑冰敷和生理盐水冰敷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冰敷 七星剑 生理盐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囊检查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效果。方法127例患者随机分成20%甘露醇组(4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42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组(43例),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为93.02%,肠道清洁效果最好(P<0.05)。结论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散进行肠道准备可有效提高胶囊检查图像的清晰度及病变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胶囊内镜 肠道准备 甘露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二甲硅油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检查不同肠道清洁方法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结肠检者,根据其肠道准备药物的不同分为硫酸镁组(A组60例)、舒泰清组(B组60例)、恒康正清组(C组60例);对结肠检查中清洁范围、肠道清洁程度以及肠道准备或结肠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C组肠道清洁范围、清洁程度显著高于B组和A组,P<0.05。比较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C组与B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泰清、恒康正清治疗并发症少,清洁度高,均是肠检查肠道清洁比较理想的药物。

  • 标签: 不同药物 结肠镜检查 肠道清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检查中的清洁效果。方法将行结肠检查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100例,和甘露醇组100例,分别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肠道清洁效果。结果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方法的清洁效果最佳。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且清洁效果好。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甘露醇
  • 简介:摘要检查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传统评分如克罗恩病下严重程度指数、简化克罗恩病评分、溃疡性结肠炎下严重程度指数、Mayo评分等,在临床应用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学者不断开发应用新型评分,评价效果有待观察。本文将以多伦多IBD整体内报告(TIGER)评分、改良Mayo评分等新型评分为例,重点分析传统和新型IBD评分的临床应用及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评分依据。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内镜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壁小视窗鼻手术优点。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在上颌窦壁开窗处理上颌窦盲区。结果自2012年1月以来对56例合并上颌窦病变者加行上颌窦壁小视窗鼻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无复发病例。结论结合鼻在上颌窦壁开窗处理上颌窦病变时,鼻直视下上颌窦个壁无盲区、损伤的微创技术及术后并发症少反应轻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手术(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换药的时机和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17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FESS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首次换药时间分成术后第1周换药组0=45),术后第2周换药组(n=50),术后第3周换药组(n=40)和术后第4周组(n=40);按换药频率分为每2周换药一次组(n=76)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n=99)。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鼻Lund-Kennedy评分对术后换药时机和频率进行主客观评估。结果术后首次换药时间不同的4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5±1.9)、(5.2±1.3)、(4.7±1.0)、(4.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2'=0.000),两两比较显示术后第1周换药组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3周换药组和术后第3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2周换药一次组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术后1、3、6个月鼻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〇结论FESS术后第2周适宜进行首次换药,此后每1个月换药1次。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术后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黏膜下剥离术应用于消化道早癌和癌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来我院行内黏膜下剥离术的72例消化道早癌和癌病变患者展开分析,分析手术结果及VAS评分。结果 72例消化道早癌中,25例胃早癌、47例结肠早癌。25例胃早癌中,癌变4例,高级别上皮瘤变7例,低级别上皮瘤变14例,整块切除率96.00%(24/25),完整切除率92.00%(23/25),切除病灶直径(32.25±11.46)mm,手术时间(57.52±22.45)min;47例结肠早癌中,癌变6例,高级别上皮瘤变9例,低级别上皮瘤变32例,整块切除率89.36%(42/47),完整切除率82.98%(39/47),切除病灶直径(32.40±13.37)mm,手术时间(64.89±26.78)min,两组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和癌病变的临床效果可靠,患者预后良好,术后疼痛感轻,提倡临床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组不同消毒方法进行内消毒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镜中心已经使用过的1000份作为对照组,在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同一类的1000份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消毒灭菌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的是改良后的消毒灭菌方法。统计两组方法消毒灭菌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消毒灭菌合格率高达96%,对照组消毒灭菌合格率为89%,两组消毒灭菌合格率相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采用改良之后的消毒灭菌的方法对临床进行消毒灭菌,可显著提高临床使用的无菌合格率,以确保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感染。

  • 标签: 消毒灭菌 合格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视型线阵超声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势,突破了传统介入性超声的局限。除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外,视型超声在胃肠道及邻近器官病变的诊断、胰胆管引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性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扩大。本文就目前视型线阵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前视型线阵超声内镜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寻找残余的肿瘤并切除。结果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肿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肿瘤,在内下进一步切除,80例(89.9%)肿瘤达全切除,6例(6.7%)获次全切除,3例(3.4%)为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神经辅助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中颅底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颅底肿瘤 前中颅窝底 沟通瘤 神经内镜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和色素对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检查和色素检查,以患者的病理活检结果为依据,判断不同方法诊断消化道早期癌症或癌病变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准确度。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常规和色素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67.86%、90.84%,阴性符合率为58.33%、88.89%,总的准确率为65.00%、90.00%,后者均显著高于前者,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色素诊断早期消化道癌症或癌病变的效能更好,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改善。

  • 标签: 常规内镜 色素内镜 早期食管癌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辅助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病变的效果。方法抽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经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病变患者86例,根据是否选择超声辅助分为超声辅助ESD组(48例)和常规ESD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ESD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穿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辅助ESD组患者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一次性完整切除率(100.00%,48/48)高于常规ESD组(84.21%,32/38),P<0.05。超声辅助ESD组ESD时间为(28.31±3.92)min,少于常规ESD组的(41.02±5.43)min(P<0.05);且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辅助ESD组患者术中出血率、术中穿孔率和术后食管狭窄率(4.17%,2/48;0.00%,0/48;2.08%,1/48)均低于常规ESD组(18.42%,7/38;10.53%,4/38;13.16%,5/38),P均<0.05。结论超声辅助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病变能准确定位病灶黏膜深度及病灶切除范围,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穿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标签: 内镜 超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