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全麻LC术苏醒的时间,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行LC(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丙泊酚全麻,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4±5.7)min和(20.4±6.3)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吗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不同的时间注药对镇痛有否差异。方法ASAI-II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共36例,年龄在35岁~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例,术后从硬膜外腔注入0.75%布比卡因3ml+吗啡2mg,第一组(A组)手术后出现伤口微痛时,1200~1500注药;第二组(B组)伤口微痛时,1800~2100注药;第三组(C组)注药二次,第一次注药时间和药物剂量同(A组)组,第二次注药计量时间和药量同(B组)。注药后监测血压、心率、SPO2、镇痛效果、副反应、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1)镇痛效果A组优良率为16.66%,B组为58.33%,C组为100%,三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镇痛持续时间24h内伤口出现剧烈疼痛A组10例,B组5例,C组0例,48h内伤口基本不痛A组2例,B组7例,C组12例,C组镇痛持续时间最长,A组最短(P<0.01)。(3)哌替啶使用情况A组10例,B组5例,C组0例,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4)副反应常见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三组无差异(P<0.05)。结论吗啡从硬膜外腔注入作术后镇痛,1200~1500时镇痛作用较弱,1800~2100作用较强,持续间隔注药镇痛最强。
简介:目的探讨诺和胰岛素笔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停留的合适时间。方法选择2010年1-8月使用诺和笔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200例,注射8U患者100例,注射12U患者100例,早餐前遵医嘱剂量注射胰岛素,第1天针头在皮下停留6s,第2天停留10s,第3天停留15s,观察漏夜情况。结果不同注射剂量在不同停留时间的漏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8U胰岛素在停留10s可有效减少漏液,而延长至15s时,所有患者均无漏液:注射12U胰岛素在停留6s与10s时,均有漏液,停留15S时漏液较少。结论注射8U胰岛素时最佳停留时间为15s,注射12U胰岛素时停留时间以15s为宜,但最佳停留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注射剂量增大时,延长皮下停留时间可减少漏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水平和吸引时间对危重病人气管内吸引的影响,寻找优化的吸引方法。方法对危重病人用不同压力水平(0.01MPA,0.015MPA,0.02MPA),吸引时间(5—10秒、10—15秒、15—20秒)进行气管内吸引来研究不同压力水平和不同吸引时间对病人气道粘膜的损害、心率、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的影响。结果不同压力水平和吸引时间对病人气道粘膜的损害、心率、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的影响是不同的,压力越大,吸引时间越长病人的上述指标改变越明显。结论气管内吸引可导致缺氧的发生,采取恰当的护理手段来减少气管内吸引对病人的不利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优质护理。
简介:目的探讨全麻腰椎手术后禁食患者不同饮水时间对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行全麻腰椎手术后禁食的患者100例,在麻醉清醒后按患者术后是否有饮水欲望分为实验组(有饮水欲望)与对照组(无饮水欲望),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术后麻醉清醒后肛门未排气时给予饮水5mL,30min后给予饮水10mL;对照组患者按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肛门排气后饮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8h与24h口腔舒适度及pH值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口腔舒适度评分及口干发生率、唾液pH值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腰椎手术后禁食患者在麻醉清醒后肛门未排气前饮水可有效改善口腔内环境。提高患者口腔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