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毛传》116个“兴也”的笺注就是对《毛诗序》“六义”中“兴”的诠释,而后人却把对《周礼》“六诗”的注释当做是对《毛诗序》“六义”的解释,由是混淆了用诗之兴与作诗之兴的区别。然而,由于后人对两种比兴观念的误解,把用诗之兴当作了作诗之比兴,把本来是作诗之兴又切割为比和兴,遂使毛公“六义”真正涵义不明,对《毛传》兴体的论述也被抛弃了。

  • 标签: 《诗经》 郑玄 “比兴” 六义 六诗
  • 简介:“少为乡啬夫”之前,其受业经历概循以下两条主线:第一,八岁左右入学,习书数,为其以字义解经义的训诂之法奠基,十三岁前习《论语》、《孝经》,十三岁习《五经》,为其遍注群经张本;第二,受业于高密隐居方士,习谶纬,少时受业成其对谶纬的偏好,溯其著述先纬后经、引纬称经的缘由。

  • 标签: 郑玄 汉代学制 《五经》 谶纬
  • 简介:东汉经学大儒曾给很多古书作过注释,如《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等,成就很高,影响巨大。但《尔雅》注,《后汉书》本传不载,后世书目亦无其目。最早探讨《尔雅》注这一问题的,可能是清代学者余萧客。余萧客《古经解钩沉》(成于1762年),在《古经解姓氏书目》''下,列《尔雅注》,小字注曰'《周礼疏》引',卷二十九辑《周礼注疏》所引一条。在余萧客之后,探讨《尔雅》注问题的人不绝如缕,如清代学者任基振、王昶、邵晋涵、臧镛堂、孙志祖、王绍兰、胡

  • 标签: 尔雅郑玄 注研究 研究述评
  • 简介:文章从本传、地方志资料研究和遗址考察等方面,考证东汉著名经学家“客耕东莱”的时间为公元167—184年,具体地点为东莱郡昌阳县(今文登市)长学山。

  • 标签: 郑玄 客耕东莱 长学山
  • 简介:继许慎、马融和卢植相对零散地《乐记》校注之后,成为汉代《乐记》校注的集大成者。在马融和卢植校注的基础上,参照刘向的编次,对《乐记》做了校勘,轻易不改字。的注释包释音义、释字词义,释句义、释节旨和释乐事五个方面,引《诗》《书》《周礼》《易》《春秋传》《论语》《礼记》注释《乐记》,注文与其他经注不重复。王念孙、王引之、熊十力等人对《乐记》校注的极少部分内容提出了质疑。的校注是我们理解《乐记》的基础。

  • 标签: 东汉 乐记 注释 郑玄
  • 简介:在注释群经时,往往称引谶纬,且常有转“纬”为“说”的现象。后人因误读《礼记正义》所引《志》,多信从汉末禁绝谶纬之说,并将其归因为党锢之祸。此说实乃孔颖达、贾公彦等人所创,并无实据。在遭党锢之祸时未曾噤口不言谶纬之名,在党锢之祸后也没有停用“说”这一指称。据此可证所谓转“纬”为“说”与党锢之祸无关。十分重视以谶纬解经,将其视为经注之一种,加之汉儒行文过程中指称经注十分随意,故常以“说”代称谶纬。

  • 标签: 郑玄 转纬为说 谶纬 党锢之祸
  • 简介:以汉代经学大家《诗》学研究为考察中心,从其现存的《毛诗笺》及辑佚的《毛诗谱》、《六艺论》对《诗》的论述中去寻绎《诗纬》的客观存在。笺注《毛诗》,虽“以宗毛为主”,但对三家诗的引用时有,对纬书及《诗纬》的引用亦有。同时,《毛诗谱》解《诗》还部分吸收了《诗纬》解《诗》的方法与内容,并在《六艺论》论《诗》中直接引用《诗纬》论《诗》之“五际”、“六情”,从细节处揭示了对于《诗纬》的吸收与运用,也彰显了《诗纬》对于汉代《诗》学的影响。

  • 标签: 郑玄《诗》学 《诗纬》 诗句解说 《毛诗谱》 《六艺论》
  • 简介:一、汉末社会风尚和学术走向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孙弘以治《春秋》由布衣拜相封侯,天下学生靡然乡风。从此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社会阶层——士族。土族以儒生入仕的封建官僚为首,包容了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集团的知识分子,在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王莽居摄之际,一部分士族屈志求全,颂德献符

  • 标签: 郑玄 知识分子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易》 两汉经学
  • 简介:二十年前我拜读了杨天宇教授的大作《论(三礼注)》(《文史》第21辑),就被文中缜密严谨的论证所折服。后来陆续见到先生一系列研究礼书、礼学的论著问世,尤其是上海古籍出版社隆重推出他撰著的《仪礼译注》、《周礼译注》和《礼记译注》,颇受读者喜爱,同时得到学术界的好评,我也向自己的研究生推荐了这几部书。

  • 标签: 礼学研究 郑玄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史》 译注 学术界
  • 简介:<正>注释中使用了"之言"和"之为言"两种形式,但一般都认为"之为言"功能、含义都与"之言"相同,因而将二者归为一类,一般称为"之言"类术语。关于该类术语的功用,许多论著中都曾提到,但对于该类术语的来源或者说发展脉络,诸家谈的并不多,本文试着就此问题做了一些考察,希望能给这方面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我们认为"之为言"与术语"之言"的形成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术语"之言"就是从以往文献中"之为言"的用法演化而来的。这一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 标签: 谓词性 解释词义 毛诗笺 周礼注 训诂学家 春秋穀梁传
  • 简介:在中国《诗经》学史上,的《毛诗传笺》久负盛名。尤其是他利用由古代礼义与礼例对《诗》作了制度化的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孔子以来说《诗》的重要发展。然而,作为《诗》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的“以易笺诗”,却常为世人所忽略。本文通过对《笺》与《易注》的梳理与论证,指出以《周易》卦爻象与《易传》笺《诗》,虽然大多是片断的,不连贯的,有的甚至是随文引申有感而发,但是他借助《周易》话语,运用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理论表述自己对《诗》的理解,丰富和深化了《诗》学的“比兴”手法、“天命”观念与讽喻功能,为我们展示了汉代《诗》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动向。

  • 标签: 周易 诗经 郑笺
  • 简介:“正变论”是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正变”论诗、乐,在文艺思想发展中产生极大影响。他推崇诗之“正”,乐之“正”、事之“正”,力图引导政治、文学艺术、法度建设入于自己理想之“正”。

  • 标签: 正变 诗乐 君德 治世
  • 简介:作为两汉古文献学的集大成者,对汉代训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所著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通过全面收集整理之训诂术语释义的用例,对其加以归类分析,力求较准确地反映出注一书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训诂条例和训诂方法,使能有裨于阅读古注;并力图通过这种钩稽分析,能从总体上把握运用训诂术语简明扼要释义的方法,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注书的训释特色.

  • 标签: 郑玄 《仪礼》注 训诂 术语 条例
  • 简介:《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今文者,汉初高堂生所传十七篇是也。古文者,出于孔壁,《汉志》所载《礼古经》五十六篇是也。在给《仪礼》作注时,凡遇今古文异文,都要作一番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从今文,则必于注中注明古文该字作某;从古文,则必于注中注明今文该字作某,

  • 标签: 《仪礼》 古文 郑玄 释例 《汉志》 今文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6
  • 简介:《笺》以为兴而言兴义云,《笺》以为兴而言兴义,缘于毛《传》标兴说诗

  • 标签: 兴认识 毛诗笺 笺兴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毛传、笺和孔疏中对《诗经》原文的修辞训解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了三家修辞观的各自特点,并对三者之间的传承发展脉络做出了梳理。

  • 标签: 《诗经》 毛传 郑笺 孔疏 修辞
  • 简介:《仪礼》有今古文之分,注《仪礼》时兼采今古文,“从今文则《注》内叠出古文,从古文则《注》内叠出今文”。注中这些古文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古文经的一些重要线索,所以前修时贤对此均较为重视。本文主要是利用当今所见出土文献材料,着重对注《仪礼》九则形讹古文作一新证,重点对这类古文讹混的时代层次做了考察,文末还顺带对注《仪礼》时所据古文本的真实面貌作一补述。

  • 标签: 《仪礼》 郑玄注 古文 出土文献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1-18
  • 简介:易学的爻辰说与律吕音声说密切相关,在汉易卦气说的易学大语境下。以爻辰图式呼应八卦卦气图式,视爻为基本单元,涵摄符示了整体天地宇宙间阴阳二气之消息,物候节气时序之更替,万物万象之生化,并令汉代经学所彰显的人文礼乐精神,所重建起的儒家礼乐形态的整体哲学文化价值系统,透过以爻辰说为代表的易学的独特语境,相当完备地传达出来,以此也赋予《周易》郑氏学以突显礼乐文化精神的全新天人之学底蕴。这一爻辰说,继京房易学之后,又一次突显了五行在易学中的显赫位置,还承载了宇宙发生演化的信息,点醒人们深切体悟无字之宇宙大《易》。

  • 标签: 爻辰 十二律吕 爻辰图式 八卦卦气图式 礼乐精神
  • 简介:汉唐经学家对“三族”“九族”亲属构成的解释,大致可分成“同姓”说和“异姓”说两派意见。东汉时,“九族异姓”说占据经学解释的主流。汉末,对九族构成问题重新做解,他在三《礼》注中坚持“三族父子孙”论,以此为论证起点,缜密推演出“九族同姓”的结论,并对“九族异姓”说代表学者许慎展开反驳。

  • 标签: 郑玄 意义 经学家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