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道德选择是社会道德生活中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表现。本文区分了社会道德选择和个体道德选择两个概念,论证了二者在选择主体、选择方式、选择尺度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从一个角度揭示了人类道德进展的历史逻辑性。

  • 标签: 社会道德选择 个体道德选择 选择主体 选择方式 选择尺度
  • 简介:<正>道德活动是由道德意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道德意识活动形成人们的道德认识和要实现的道德价值目标及行为方案,道德实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形形色色的道德行为并最终转化为某种稳固的道德品质。在这里,揭示道德意识活动的本质及其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关系,探究道德意识活动是怎样实现对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功能的内在机制,乃是当前的伦理学、道德哲学、德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阶段——个体道德决策作些粗浅研究,并力图说明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 标签: 道德决策 道德教育过程 道德实践活动 道德认识 道德行为 道德品质
  • 简介:网络的兴起使人类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亘古未有的变化。网络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问题,由于他律的相对不足,亟需加强网民个体道德自律。提高网络道德认知、确立网络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等是网民个体道德自律养成的主要途径。

  • 标签: 网络问题 网络道德建设 个体道德自律
  • 简介:  "底层叙事"已成为一个流行的文学词汇,意指一种关注底层民众生存尤其弱势群体疾苦的文学叙事.从近年底层叙事涉及的对象看,主要包括贫困农民、进城民工、城市下岗职工和城市贫民等.关注底层当然必要,但怎样理解底层疾苦的意识问题却同样重要.近年底层叙事流行的道德主义就值得注意.文学不能回避道德问题,底层叙事亦然.但就底层叙事而言,过于看重道德作用甚至从道德出发,容易导致以道德审判来替代法律、权力、正义的阐释,甚至会严重地遮蔽后者.中华民族本来就是泛道德文化流行的民族,看待问题习惯从道德出发.其道德主义既可以和国家意志、权力话语联姻,也能够和民间立场、民间情怀同构.近年的底层叙事也显然受到了泛道德文化的影响,陷入道德误区而并不自觉.……

  • 标签: 叙事道德 底层叙事 道德误区
  • 简介:个人私德是道德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道德追求的价值指向。社会主义道德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准则。传统道德文化中基于社会道德对个人私德的追求与实现,与当前社会主义道德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具有一致性。我们应从传统道德文化中对个人私德的偏重入手,对社会公德、个体道德等概念进行具体界定,努力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标准的个体道德完善。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体道德 价值 考量
  • 简介: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声誉,创建名校的需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道德叙事”,这一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师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加强核心价值教育,用故事说话,在潜移默化间接受道德教育,并更加注重了其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

  • 标签: 师德教育 问题与挑战 道德叙事  
  • 简介:道德接受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道德接受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价值导向、群体背景和道德情景。分析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可以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

  • 标签: 道德接受 影响因素 社会价值导向 群体背景 道德情景 个体
  • 简介:基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道德失范、价值取向多样化所引起的价值选择的失据、市场经济对德性伦理的消解的事实,我们需要通过整合来规整我国的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整合以及相关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达到提升个体道德能力的效果。

  • 标签: 整合 个体道德能力 提升
  • 简介: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现象,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是教师伦理道德建设的两种表现形态。教师制度伦理和教师个体道德在主体、对象、目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表现为教师个体道德与教师制度伦理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和前提;但教师制度伦理对教师个体道德具有优先性。

  • 标签: 教师制度伦理 教师个体道德 差异性 互动性 优先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9
  • 简介:女性——作家——身体,这些作家都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女性的内心和生活,书写身体与所谓的女性解放

  • 标签: 叙事文学 文学道德 欲望叙事
  • 简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以此来理解道德教育,则是为着每一个人生命的丰满、发展与幸福.

  • 标签: 生命叙事 道德教育 教育资源 人本主义 情感体验
  • 简介:道德个体功能的角度阐述如何破解当前道德教育低效这一现实难题,找出原因,走出困境。首先,重点论述了道德个体功能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在铺天盖地的道德教育中却造就了诸如正义感的扭曲等大量的道德认同危机;最后分析了当前人们道德认同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功能的作用,把道德视为人们对必然的、确定的道德规范体例的操练与遵守,道德成为规范和约束人的一种工具,丧失了道德的本体性意义。而道德个体功能把道德视为人的一种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一种品质和一种理想的追求,回归道德的本真意义,从而弥补了道德的社会功能的不足,为道德教育走出困境创造了主观条件。

  • 标签: 个体功能 道德教育 实效性
  • 简介:个体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特征──道德研究的新视角黄明理人的道德需要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根据,而将道德需要仅理解为利他或自我牺牲精神是有失偏颇的。道德需要作为需要的一种,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笔者认为,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

  • 标签: 个体道德需要 道德研究 功利性 道德人格 精神需要 道德行为
  • 简介:道德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是指叙事主体描述自我的或他人的道德故事,通过对道德生活事件的表达关注人们当下的道德境遇和既有的道德经验,从而实现立足当下的意义建构和获得对道德的理解。因此,应以境遇关怀为切点,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三方面来探求道德叙事的构建。

  • 标签: 情境关怀 道德教育 道德叙事 构建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受到重视。评判学生的成才标准除了基础学科知识是否扎实之外,更多考量的是这个学生的德育水平,以及他是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对此,教师一定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人。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要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就要求教师从本质也就是教学理念上就产生一系列的革新。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需要结合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学习,多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堂上也需要创新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评判学生的成才标准除了基础学科知识是否扎实之外,更多考量的是这个学生的德育水平,以及他是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对此,教师一定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人。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要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就要求教师从本质也就是教学理念上就产生一系列的革新。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需要结合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学习,多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堂上也需要创新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 标签: 小学 道德叙事法 教学应用 策略
  • 简介: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相对发达的西方世界,都面临着一些道德失范、身心失落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升个体道德素养,进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更好地促进人类道德文明进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现实课题,它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优化个体道德修养.

  • 标签: 实践 优化 个体道德 修养
  • 简介:摘 要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某一种行为的善、恶、对、错的评价。道德判断与心理距离的研究随着解释水平理论的兴起而随之展开。已有研究通过对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维度的探索,证明了心理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也发现,情绪状态会与心理距离共同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为了给心理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证据,未来的研究应整合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继续探究社会距离和可能性维度。

  • 标签: 道德判断 心理距离 解释水平
  • 简介:当前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个体生活呈现出新的特点。以道德的眼光来审视个体生活,可以发现,在个体的生活中出现了与社会道德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而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困境,比如,生活的功利化使生活的意义受到冷落,生活的物质化引起人们对消费公平的质问,生活中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和沉溺带来的道德隐忧,等等。走出这种道德困境在于提升个体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把意义纳入自身生活的内容之中,做一个有道德和有追求的人。

  • 标签: 个体生活 功利化 物质化 科技化 道德困境
  • 简介:性爱叙事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叙事范式,进入当代文学时期,性爱叙事最初是让位于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旨归的民族国家叙事的,继而走向人道主义主题以及欲望的个体价值诉求阶段,性爱叙事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和历史内部的复杂性。对小说性爱叙事的当代流变考察,对于把握文本背后折射出的现代化文学进程由理性到躁动的变迁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性爱叙事 民族国家 身体欲望 现代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