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教育法制研究系列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编辑宗旨《中国教育法制评论》以当代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本书将始终致力于关注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汇聚中国教育法学研究领域的共同智慧和最新成果,展示教育法学领域研究者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和探索。本书也致力于为中国教育法学研究领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推广平台,通过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推进
简介:仿美国的模仿狂欢。上海一所大学复制了英国庄园,河北—所大学的建筑风格则模仿啉U·波特的魔法学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复制了英国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及英式花园。还有中国开发商聘请美国设计公司模仿斯坦福大学设计高中校区。
简介:我出国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物理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转眼间出国已经15年有余了,期间一直从事课程论和学科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由于具有在中国和加拿大受教育和工作的双重经历,比较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几年,与国内的合作和交流逐年增加,因而我有机会走近中国当今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前年春天和去年冬天,在重庆市和山东省讲学期间,我走访了几所当地的学校并旁听了多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中国的教育和教学现状多有感触。本文将汇报我对中国现代教育和教学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简介:《中国教育学刊》系基础教育应用型的学术性和综合性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对文章的选用,严格把握法规要求、体现专业水准、注重学术价值、关注社会价值等,强调理论上建树与突破和实践中的改革与创新,重视文章的可读性和应用性,并遵循专业体系确立选题内容,栏目设置采取固定栏目+临时栏目的方式。
简介:全球化背景之下,缘于经济文化的同质化倾向、中国文化发展的相对式微、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相对不力,如何加强当代中国教育的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文章立足于国际视角,试图借助文献分析与逻辑思考,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化、本身价值,从国家层面以及教育人身负的文化传播责任着手,对这一问题展开剖析,建立认知体系。
简介:<正>我同学的学生是研究生,同时担任一年级班级辅导员,他的班里来了个很特别的新生:高考成绩非常好,而且有体育特长,据说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这样一位看着很优秀的孩子,报到的时候有七八位亲友从家乡送到北京,一应事情安排妥当后陪住了几天才小心离去。当时好些同学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后来的事印证了家人之前的精心很有必要——这
简介: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法国发表了震撼世界的“醒狮”说。他微笑着告诉与会者,中国这只狮子已经睡醒了,并强调指出:“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习总书记在法国的演讲为什么要论及“睡狮”醒了呢?这是一则应典之作。
简介:毫无疑问,教育理论研究的使命是指导实践,而指导实践的前提是建构一种有解释力的教育理论知识。对于当前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者而言,首先要把教育中的“道理”讲清楚,建构一种科学完备的、具有解释力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教育理论知识建构的立场则是具体的教育实践,而非空洞的、先验的概念与命题。若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教育理论的知识生产只能是蹩脚的,没有解释力的。教育理论研究者要破除书斋式、空洞的概念演绎,立足于生动的教育实践,从实践中获取滋养,实践经验“理论化”与科学理论“实践化”的双向互动中完成理论构建。
简介:今年,我们迎来了第30个教师节。每到这个节日,关于教育的话题总会一如既往地升温。教育作为社会领域的核心单元,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元素,人们自然关注教师节,并借此讨论和反思教育问题。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又将何去何从?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教授。
简介:2013年12月6日-7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首届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新年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200余位院校代表和行业内10余家领军企业的100余位企业代表,齐聚清华大学科技园,共同研讨MOOC的发展趋势、智慧教育发展、大数据教育应用、微课程制作、翻转课堂模式、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门议题。北京大学汪琼、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等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被重新确立。在这期间,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功能、解释功能和所提供的思维路线及方法功能指导着中国教育研究。在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教育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研究的指导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教育研究中运用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教育研究中运用的成熟度;中国教育研究如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供应有的思想和理论资源。
简介:2014年4月25日上午,以“展示、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的第6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昆明市隆重开幕。本届展示会参展企业800余家,展位数3000多个,布展面积将近70000m^2。
简介: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征订1000份2014年全年《中国教育报》,赠予全市山区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献给广大山区教师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和全市教师的重要学习资料。
简介:建构主义因其重新诠释学习的内涵及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诸多实用且富有新意的见解而被教育界推崇,它对中国传统教学形成有力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切中中国教育的弊症,被用以指导中国的教育改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理性看待建构主义在指导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简介:一位学养深厚的教授学者,不安稳地守坐在书斋里做着象牙塔里清闲的学问,偏要深入基层学校,深入乡村教室.从事那风尘仆仆的田野式实验研究——
简介:晚清民初之际,教育既有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什么教育是更有价值的教育”成为亟待有识之士回答的重要问题.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教育家,康有为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其重建近代中国教育的努力大致体现为齐头并进的两条路径:一是从义理或德行着手,推崇孔教,阐发仁道合群之义,以正人心、定国魂,属于社会教化层面;二是从制度或经世着手,持《春秋》三世之义,定孔子因时改制之圣,并借鉴欧美、日本的教育制度,以育人才、求富强,属于人才培养层面.
简介:在东西方各自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时间体系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维度。中国传统的教育时间体系以朱子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原则,在《程氏家塾读书日程安排》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在晚清,具有农业时间特点的中国传统教育时间体系被抛弃,具有西方工业时间特色的现代教育时间体系被建构起来,从而使中国教育的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时间体系的重构"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简介: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2014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录像课例评选”活动日前在湖北十堰举行。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名誉会长张德明、秘书长常建平、中央电化教育馆魏刚、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总监蒋涛等来自全国的评委参加了评选活动。本次评出的优质课例将精选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栏目播出。
简介:民族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共同的道德传统等特性,在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的当代,各国教育的民族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国教育作出怎样的民族性定位选择,反映了一国教育在教育国际化大潮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冷静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辩证应对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在适应国际化大势中完善、光大、弘扬自己的优秀民族特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简介:经过三年的磨砺,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著述,美国佛蒙特大学王觉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滕琚副教授等联合翻译的《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英文版于2014年1月由荷兰博睿(Brill)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中国教育改革“建筑先行”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几点认识
2014年《中国教育学刊》重点选题
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文化责任
中国教育最大的败笔:剥夺独立精神
唤醒“东方睡狮”:中国教育改革早期的呐喊
当前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使命与立场
罗崇敏:办有灵魂的中国教育
首届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新年论坛召开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6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昆明开幕
石家庄征订千份《中国教育报》赠予山区教师
关于建构主义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新教育:中国教育的良知、激情与梦想——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访谈
托孔改制:康有为重建近代中国教育的努力
试论中国教育近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时间体系的重构
“2014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录像课例评选”活动顺利举行
论中国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民族性定位
顾明远先生著述《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英文版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