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其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的质量标准研究与制定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近年来,借助于现代生命科学、化学、分析科学的进步,中药的研究水平和质量标准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进步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要实现中药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这一目标,仍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中,中药的资源与质量问题首当其冲。资源的短缺导致了混伪品、代用品的滥用,进而演变为质量问题,中药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又直接关系到中医的理论基础,影响到祖国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药质量标准水平的提高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瓶颈”。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中药是一个复杂体系,体现了多组分、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并与机体大分子相互作用。其科学内涵、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和科学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我们运用中医药学、化学、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中药、天然药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安全性评价、标准物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方法学评价等多个层面开展系统研究,从相对简单的科学问题着手,逐步逼近复杂问题;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现有基础,建立适应中药特点和中国国情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方法学创新体系。
简介:摘要:中药是指通过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具有保健康复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代用品[1]。从古至今,中药治疗方法是我国医疗常采用的治疗措施,承载着古代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经验和知识,不仅可以对患者的疾病做到对症治疗,还能同时调理患者的身体,防止体内有其他可能发生的隐患影响健康。中药的质量对临床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首要任务应该是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稳定供应,结合信息化时代下的创新技术,为中医治疗的发展奠定科学的基础[2]。本文通过中药质量标准的概念着手,分析中药质量的主要检测技术,并对其研究进展情况进行阐述,希望对中医治疗过程中的中药质量管理有所帮助。
简介:目的:为了明确中药成方制剂内的含乌头碱类中药制剂具体质量标准。方法:从国家中药成方以及中药制剂相关文件和标准,包括中药制剂内有关乌头碱的制剂形成标准差主要收载情况,统计分析其质量标准。结果:经过关键词检索和统计可以得出,一共有467个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乌头碱成分的中药制剂,共计占据总剂量的11.52%百分比,其中同味药剂内,存在含有单个或多个不同饮片品种可能,乌头碱成分共计存在于309个中药制剂内。根据有关标准另外还存在共计28类主治功效、功能等同及处方相同,但是剂型存在差异化的中药制剂,譬如如参三七伤药散和参三七伤药片,将重复存在的制剂去除之后,共计获得含乌头碱类的中药制剂达294个。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头碱类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应提高对含乌头碱类中药制剂的系统研究,强化控制乌头碱类成分,以更好的保障相关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葛根、白芍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标准。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中方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调查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制膏,探寻最好的制备方式。结果白芍苷的出膏率为37.32%,提取率为85.23%;葛根素的出膏率为26.89%,提取率为89.54%。提取次数和加热时间为影响葛根素提取率和出膏率的主要因素,加水倍数对葛根素提取率和出膏率影响不大;提取次数和加热时间同样为影响白芍苷提取率和出膏率的主要因素,加水倍数对白芍苷提取率和出膏率影响不大。结论正交实验提取工艺在葛根、白芍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中方法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控制药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