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中风护理单元对中风患者生存质量 的 影响 。 方法:选取 2015 年 10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中风患者 10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 100 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成对照组( n=50) 和研究组( n=50) ,给予研究组患者中风护理单元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中风常规护理,对两组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 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 P>0.05 ),没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 P<0.05 ),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上,对 中风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中风护理单元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可以有效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 , 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上 应用此方式,可以 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中风主要从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开始。中医研究出三通三补疗法。三通即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通血管就是中医所说的通行气,若是人体进行血液传输的血管受到阻塞,就是脑的供血不足造成进行性的脑萎缩;通经络就是指疏通神经系统,若是经脉受阻就会造成风邪困阻经络、湿阻经络、毒邪阻经络、淤阻经络等,脑神经受到阻塞则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病症;通脑窍就是人体的七窍的总称,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后天就会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致窍络闭塞。三补即补脾、补肾、补脑。补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为根、为本,固有治脑先治脾的说法;补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肾精不足生髓无源,精枯液竭,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所以治则补肾生精、生髓;通脑窍脑窍及七窍的总窍,同样也是人类的总窍,若脑窍不开,即不开窍的意思。脑窍不开的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为遗传等因素所致,后天多为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及窍络(窍道)闭塞所致,治则补气升阳通脑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接收的7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护理,可提高中风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促进其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中风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中风的治疗,中医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临床经验。其中小续命汤就是古人治疗中风代表方,汪昂《医方集解》祛风之剂首列此方,称其为“六经中风通剂”,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方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护理人员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护士提供的早期康复锻炼指导,并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Fugl-Meyre运动功能量表与Barth、Brunnstrom6阶段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Fugl-Meyer评分<60分、61<Fugl-Meyer评分<80分、Fugl-Meyer评分>80分的患者所占比重分别为29.4%、57.4%、13.2%;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与上述对应的患者所占比重分别为4.4%、27.9%、67.6%,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提高,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是降低中风偏瘫患者致残率的有效手段,在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护理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
简介:摘要:在中国 ,近年来中风病在死亡原因中位居第 1、 2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疾病。全中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为 200万人 ,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约 150万人。因此 ,有必要对中风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和预防医学提供科学依据。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素问 ·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不同的地域、气候、地质、风俗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人体的生理。目前中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中风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 ,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针对的目标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等。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中风病因研究和治疗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中风危险性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