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老年人新陈代谢衰退,抵抗力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反应能力差,常患慢支肺气肿、支扩、糖尿病等慢性疾患,较多地应用广谱抗菌素, 故其肺结核 症状和 X线表现不典型; 显著特征依次为 X 线 团块状、厚壁空洞、云雾状影、结核球及老年人粟粒型肺结核的不典型改变,这些特征与其它肺部病变亦有相似性,极易误诊; 所以,临床上医护人员 掌握老年人肺结核的特征, 准确做出 与相关疾病做出鉴别,十分重要; 肺结核一旦确诊 ,立即 给予积极的用药 治疗。主管护师积极做好个性化护理预案,对患者的康复 十分重要。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作为一个能对人们健康进行检测的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亲来和重视,目前,我们医院的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RFID技术,能实时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目前已实现体温动态自动采集和监测,即在住院的病人,只要随身佩戴内置温度感应器的标签,就能够实现病人体温数值的动态采集,及实时监测病人当前的活动区域;对于其他的体征如脉搏、呼吸、血压等通过无线生命体征监护仪,实时采集病人的体征信息后通过医院WLAN动态发送给后台。同时,随着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也将大大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护士无需在影响病人休息的情况下就可以立即监测到病人当前体温情况,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其他任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危险等级老年肺栓塞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变化,评价其独立及联合分层诊断性能。方法纳入2012—2020年北京医院及十二五肺栓塞注册登记研究部分医院的老年肺栓塞住院患者数据,比较不同危险等级患者间43个临床体征及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差异指标在不同危险等级间的独立及联合诊断效能,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多组检验及两两比较结果显示,4组患者间有33个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低危3组患者间有29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非高危两组患者之间有21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与非高危分层诊断中,单因素分析14个指标的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611~0.8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SBP)、白细胞计数(WBC)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联合诊断AUC可达0.859(95%CI:0.795~0.924);中危与低危分层诊断中,单因素分析12项指标的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592~0.835,其中B型尿钠肽(BNP)及N末端BNP前体的独立诊断有助于中危和低危肺栓塞危险分层;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发现AUC显著提高的联合诊断模型。结论不同危险等级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肌标志物等多种临床检验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BP、WBC与AST的联合诊断有助于高危和非高危肺栓塞危险分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部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则应用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T0时两组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TT、aPTT、P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血压、体温及心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血压、体温及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应用保温护理干预,利于降低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效果,临床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通过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侵入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主要特征,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容易造成流行,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本病一般发生在冬春季,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5岁,6个月以及成人很少见,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以及成人麻疹抗体水平的下降和麻疹病毒变异,加之,过去本地区一些群众对麻疹预防接种的认识不够及近年来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儿童麻疹的发病率和数量大幅下降,而成人麻疹病例却日渐增多,并且临床症状及体征也较儿童严重,多脏器损害者较多,以并发肝功损害者较多见。现对本地区2009年---2011年中麻疹的流行趋势及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体征与营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们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病症患者,通过临床检查与病情分析,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临床治疗中,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营养护理两种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观察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理变化不同,患者的临床体征也不相同,其中腹痛、恶心、低热、呕吐为临床常见的病症表现。通过不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病症治疗护理的满意度等,均比对照组患者好。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症治疗中给予营养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病症治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体征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分层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两组均进行常规抗结核、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在对照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继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胸膜厚度、抽液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改良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降低炎症指标。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体征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分层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两组均进行常规抗结核、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在对照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继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胸膜厚度、抽液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改良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降低炎症指标。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体征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4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分层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两组均进行常规抗结核、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在对照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继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胸膜厚度、抽液总量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改良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降低炎症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特征与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162例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中老年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4.35%,与对照组(8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06,P<0.001),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性别无关(P>0.05),与患者有无眩晕、有无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等有关(P<0.05);影响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有无眩晕、有无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等因素是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相关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眩晕、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病程长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