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方案选择本院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62例,均予以病理诊断,并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研究中,女性患者共有51例(82.26%),男性患者共有11例(17.74%),患者性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占有比56.45%;12例甲状腺瘤患者,占有比19.3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占有比14.52%;6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占有比9.68%,良性患者与恶性患者间的比例是47/15。结论分析本院甲状腺疾病患者后发现,女性患者总数明显超过男性患者,且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数量最多,疾病以良性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3例乳腺粘液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3例女性患者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6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镜下大片粘液弥散在间质中,形成粘液湖,粘液湖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粘液中漂浮着小簇癌细胞,癌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或乳头状,呈圆形、卵圆形,胞浆嗜酸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3例ER、E-cadherin均阳性,CK5/6均阴性,2例Syn阳性,1例PR、HER-2、CgA阳性。结论乳腺粘液癌生长缓慢、转移率低、预后较好,及时诊断及治疗仍是保证其疗效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临床病理尸检和法医病理尸检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到2020年期间的121具死亡遗体资料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21年到2023年期间的118具死亡遗体资料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死亡遗体资料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①观察组的尸检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的法医病理尸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法医病理尸检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比临床病理尸检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疗纠纷越来越明显,尸检率越来越高,但临床病理尸检率逐渐下降,法医病理事件率逐渐升高,法医病理尸检率更加客观公正,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尸体的情况,可以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特别是涉及患者死亡的鉴定案件中发挥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例特点,以降低基地细胞癌的临床误诊率。方法选取200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疑似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120例,其中确诊82例,对其手术后的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得到相应的数据。结果从发病的部位来比较其误诊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部位的误诊率差异比较小(P>0.05),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的误诊率来看,60岁之前误诊率高,与总的误诊率比较有差异(P<0.05),且差异有意义,结论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的诊断很容易发生误诊,但是对容易误诊的疾病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做好临床的鉴别诊断,可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确诊率,及早确诊,及早对症治疗,减少此病的并发症和致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及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PECo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21年12月30日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例肾脏恶性PEComa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搜索2000—2021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本例患者肿瘤位于左肾,经腹腔镜病灶根治术切除,术后病灶经病理证实为恶性PEComa,本研究病例在随访期内,未见转移或复发。回顾文献资料,一共239例患者,男54例(22.6%),女185例(77.4%),其中20例明确指出恶性;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腰痛、腰胀,其次是体检无意中发现,较少见的就诊原因为肿瘤破裂出血急诊就诊、血尿、腹部包块、其他地方病变检查无意中发现等。病理特点:组成PEComa的上皮样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分布于血管周围,胞浆透明至嗜酸性,常表达黑素细胞和肌源性标记物,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为特征性表现。影像学特点:内脏或腹膜后肿块边界清楚,平扫低至等密度,轻度/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PEComa是一种少见疾病,根据临床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囊肿(PCs)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21年11月病理检查确诊PCs的患者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1~65岁(中位年龄45岁)。患者均行PCs切除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结果15例患者中有14例为自查或体检时发现颈部包块,1例以咳嗽为首发症状,患者均无其他临床表现。所有患者术前血钙、血磷均在正常范围,甲状旁腺素、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12例在甲状腺左叶或右叶下极,3例在甲状腺腺体内,2例位于胸骨后方纵隔内,1例位于右侧Ⅵ区淋巴结区。超声结果显示颈部见囊性液暗区,边界清;CT示平扫颈部见类圆形薄壁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病理检查大体标本示,PCs长径1~7(4.33±1.47)cm,囊内多含无色清亮液体;镜下示纤维囊壁内见挤压呈巢状及条索状的甲状旁腺组织,其主要由主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甲状旁腺组织均嗜铬素A阳性表达,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突触素均阴性表达。结论PCs临床少见,解剖位置多变,又缺乏特异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囊壁内典型甲状旁腺组织是其主要病理特征,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