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朱贤
  • 简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不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而且彰显着极大的社会价值。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面对危难却表现各异:或积极,或冷漠,或顾虑。背后原因复杂,但是见义勇为遭遇"见证难"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公民作证意识的不足、逐利意识的存在、法律规定的缺憾以及证人的空缺都成为见义勇为遭遇"见证难"的原因所在。因此要加大法制宣传,提升公民作证意识;建立奖励补偿机制,使证人愿意作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使证人敢于作证;采取强制作证,使证人必须作证。依此设计,为见义勇为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从而最大程度地鼓励和推动见义勇为善举的传播。

  • 标签: 见义勇为 见证难 原因 措施
  • 简介:【素材传真】2012年8月10日晚上6时30分左右,上海普陀区横港桥边,一名中年女子突然落水。路过的一个小伙奋不顾身跳进河里,在将落水者托回岸边,对她进行急救后,这位小伙选择了默默离开。

  • 标签: 落水者 驻马店市 普陀区 河南省
  • 简介:将见义勇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见义勇为者保护力度,除存在重大主观过失,见义勇为者对见义勇为后果一般不担责;见义勇为牺牲者最少给30万元抚恤金……2011年12月19日,广东省社工委在广州召开“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工作措施交办协调会。

  • 标签: 广东省 救助体系 抚恤金
  • 简介:什么是见义勇为?笔者认为见义勇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见义勇为,正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说的“见义不为,非勇也”。孟子也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两位圣人所讲的意思是,见到正义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要把道义的追求看得胜过生命。

  • 标签: 记者 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 简介:摘要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其存在具有相当的价值,但在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救济的问题上,现有制度的缺失不容忽视。由此,本文通过分析当代我国见义勇为行为保护和补偿的立法状况,提出建立其救济体制的设想,从而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惨状,在法律上给予见义勇为者充分的补偿和保护。

  • 标签: 见义勇为 立法状况 制度缺陷 构建设想
  • 简介:<正>见义勇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不乏见义勇为保护的立法,但这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并未实现我国对见义勇为者的全面保护。相反,近年来,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事件频发,使得见义不愿为、见义不敢为的不良风气滋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

  • 标签: 见义勇为者 救济机制 无因管理 侵权人 民法通则 侵权责任法
  • 简介:中国话剧史的主流论述里,清末戏剧改良一向被视为传统剧种尝试改变自身并追求现代化的过程,而其结果则直接促成了话剧的发生。在这条基于艺术进化论的线性叙事中,“现代戏剧”几乎已成为话剧的代名词,同时不无忽略戏曲适应现代社会的努力与潜能之处。相对于此,我试图从“现代剧场”的角度观察百年多来中国剧坛的变迁,将戏曲、话剧(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创作)均视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清末戏剧改良言论盛行时,《潘烈士投海》和《黄勋伯义勇无双》都是上海丹桂茶园广受欢迎的作品。本文从剧场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尝试厘清这两出戏的成因、所演内容及当时观众的反应。

  • 标签: 清末戏剧改良 戏曲现代化 丹桂茶园 潘宗礼 黄勋伯
  • 简介:在我国现行民事法中,调整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之间法律关系的规则大概有《民法通则》第93条和第10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14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5条和《侵权责任法》第23条等两类规则。前者以无因管理来统摄见义勇为引发的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后者以《民法通则》第109条为基点,形成了专门调整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的"规范体系"。对如何适用这两类规则解决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司法实务做法不一;对这两类规则之间的关系,理论界看法也不一致。这两类规范的形成是继受国外不同立法模式的后果。

  • 标签: 见义勇为 无因管理 补偿 见义勇为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