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松原市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松原市2004~2008年性病专报系统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全市共报告病例624例。结果松原市梅毒发病率从2004年0.12/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3.0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9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了107.75倍。其中,Ⅰ梅毒报告241例占总数的38.62%,Ⅱ梅毒379例,占60.74%,胎传梅毒4例,占0.64%。

  • 标签: 梅毒 梅毒螺旋体TP 二期梅毒
  • 简介: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我科1998~1999年,发现多例被误诊的梅毒患者。梅毒疹表现多种多样,与某些皮肤病很相象,常被误诊为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湿疹、脓疱疮等。因梅毒疹有自愈性,许多病人会因此而不再诊治,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内脏梅毒,特别是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梅毒。笔者在

  • 标签: 二期梅毒疹 误诊分析 病人 玫瑰糠疹 多形红斑 严重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主因右侧鼻腔外侧缘赘生物15d,于2010年8月就诊。患者15d前右侧鼻腔外侧缘出现赘生物,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1个月前双足跖曾出现红斑、脱屑,自行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无明显好转。随后双手出现类似皮损,未消退。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史、介入治疗史等,有数次冶游史。其配偶未来我科就诊。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鼻腔外侧边缘见一蚕豆大小扁平丘疹(图1a),双手掌、双足跖可见铜红色圆形、弧形斑疹,边缘附黏着性鳞屑,似领圈样(图1b,1c)。肛周可见2枚黄豆大小粉红色扁平丘疹,边界清晰,基底无明显红晕,表面湿润呈细颗粒状,无糜烂、渗液,质地较柔软(图1d)。鼻部及肛周皮损行醋酸白试验颜色改变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32;血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阴性;钳取右侧鼻翼及肛周皮损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患者拒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梅毒。治疗:长效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3个月后复诊,RPR滴度1∶4,临床症状基本消退。随访至2012年9月,复查RPR阴性,TPPA阳性。

  • 标签: 梅毒 扁平湿疣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主因肛周、外阴、腋下、颈部扁平丘疹2个月于2011年1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缘于2个月前肛周出现数个绿豆大小扁平丘疹,皮损渐增大、增多并扩展至外阴,无明显自觉症状。1个月前腋下出现类似皮损,起初为数个扁平丘疹,后丘疹扩大融合,中央渐愈合形成一环状皮损。同时颈部出现环形斑丘疹,少许鳞屑。患者一般情况可,

  • 标签: 梅毒 扁平湿疣
  • 简介:45岁男性患者。外阴及股部红斑、丘疹1个月,曾被当地医院误诊为湿疹及股癣且治疗无效。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TP-Ab)123.45COI,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确诊为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诊断梅毒的准确性。方法报告4例梅毒误诊病例。结果梅毒皮损多种多样,可有斑疹、丘疹、脓疱疹、斑块、结节等,容易与其他皮肤、生殖器疾病相混淆。结论梅毒误诊率高,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详细询问病史、性生活史、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 标签: 二期梅毒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与梅毒的临床表现,为提高梅毒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06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单位进行治疗的梅毒患者100例,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分析患者资料发现,梅毒患者男性居多,年龄集中于22-40岁之间,且以个体经商者居多;比较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和掌跖部斑疹、丘疹,以及肛周会阴扁平湿疣;采取治疗后,1周后内皮损消退21例,2周消退24例,3周消退15例,治疗后三个月进行RPR复查,55例转阴,41例滴度下降,4例无变化。结论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使得诊断工作困难化,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应该结合系统的身体检查与基础资料进行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减少患者病痛。

  • 标签: 二期梅毒 临床特点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报告1例以环状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梅毒。患者,男,阴茎、阴囊多个环状红色斑疹。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滴度1∶32;TPPA阳性。诊断为梅毒。4周规范治疗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环状皮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43岁男性患者,双手多发结节20余天,全身泛发性斑疹5d。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寻常疣。液氮冷冻治疗无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12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最后诊断:梅毒。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3周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误诊为银屑病,总结治疗期间产生误诊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病患的 辅助检查资料,如血液、临 床 表现等。结果 2 例病患就医之前都以 “银屑病”在外院治疗,未愈,对其中 1 例病患来院后 查梅毒 系列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 为 为阳性,滴度 1:32 ,梅毒螺旋体 颗粒 凝集试验 (TPPA) 阳性 。驱梅治疗后皮损消失。结论 : 因为诊疗期间未能把 梅毒与银屑病样皮损联系到一起,未实施必要的血液学检查对病患梅毒的可能性进行排除,今后遇见相似的病患应引起医生的高度关注。

  • 标签: 二期梅毒 误诊 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梅毒螺旋体在梅毒皮疹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梅毒患者41例,分析皮损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结果,并以此为分组依据,分析不同组间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的差异。对连续数据使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评估两组间差异;对分类数据使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检查显示,42份梅毒皮损切片中,68.3%存在梅毒螺旋体,主要分布于表皮下部及真皮浅中层。以斑疹为主的梅毒疹的梅毒螺旋体阳性率[80%(16/20)]较以丘疹为主的梅毒疹[50%(11/22)]高(P < 0.05)。在10种病理特征中,免疫组化阳性组较阴性组更常表现出皮突延长(P < 0.05)、基底细胞液化变性(P < 0.05)、角质层中性粒细胞浸润(P < 0.05)、苔藓样浸润模式(P < 0.05)、点状角质形成细胞坏死(P < 0.05)。免疫组化显示有较多数量梅毒螺旋体的切片表现出更多病理特征(H = 17.914,P < 0.001)。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大量(8份)、中量(14份)及少量(5份)梅毒螺旋体的切片分别平均有8种、7种及6种梅毒特异性组织病理特征;15份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阴性的组织切片平均只有4种病理特征。结论免疫组化可以显示梅毒螺旋体在梅毒皮疹中的分布,梅毒螺旋体含量较多的组织切片显示更多的梅毒特异性病理特征。

  • 标签: 梅毒 诊断 苍白密螺旋体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过程
  • 简介:41岁女性患者,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红色结节1个月。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64。诊断:梅毒。予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3周后复诊,皮损明显消退;3个月后复查RPR1:8,再次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第2疗程结束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