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临床已有半个多世纪,显示了它卓越的临床效果,在中外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均被推荐为糖尿病首选治疗药物。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双向降糖机制和对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所谓双向降糖机制,一是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使空腹血糖下降;二是近年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Ⅳ的活性,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水平,降低餐后血糖。这一双向降糖机制共同促进了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据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o/0,微血管病风险降低约37%。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二甲双胍单用与联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WC、DBP、SBP、TG、FPG、HDL—C、LDL—C各项指标上的变化情况,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在WC、DBP、SBP、TG、FPG、LDL—C几项指标上,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更大;在HDL—C上,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在整体疗效情况上,治疗3个月以及6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均要更高,观察组整体而言更具优势,差异具有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治疗代谢综合征较之单用方式治疗,整体效果更加明显,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日二次口服,同时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对照组30例,给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0周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及体重指数﹙BMI﹚。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FPG、2hPG、HbA1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TG、LDL-C和BM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抵消胰岛素带来的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及肝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在降低血脂及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脂及改善肝功能,治疗NAFLD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剂型的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治疗成本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012年确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分别口服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在空腹和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上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4.5%和87.3%,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仅为3.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剂型各具特点,其中二甲双胍缓释片疗效显著,安全,但治疗费用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每晚10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加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片在控制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病程在6个月以上并已接受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在3个月以上,早餐后2h血糖>7.8mmol/L,但凌晨3时血糖>6.1mmol/L;和晨8时空腹血糖>7.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片0.5,每晚10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8u起始,每隔3天根据空腹血糖变化,增加2u~4u,调整目标是空腹血糖≤6.1mmol/L,治疗15d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及凌晨低血糖和血糖偏低的发生情况。结果此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发生凌晨低血糖和血糖偏低的情况很少。结论对空腹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晚10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8u和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片0.5在控制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是一种患者容易掌握的安全、依存性好、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脂,HBA1c。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两周。分为metformin+insulin和insulin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监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及睡前血糖)。计算出每组患者的达标率及治疗两周后的胰岛素日用量。结果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54.3%(19/35),metformin+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92.3%(36/39),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26.5±12.3u,metformin+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10.2±9.4u,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有2人(5.7%)停用胰岛素治疗,metformin+insulin组有12人(30.8%)停用胰岛素治疗,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metformin+insulin组患者9人有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但可以耐受,给与抑酸药治疗后症状缓解。insulin组无胃肠道反应。未发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初诊的肥胖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用量。同时,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1年收治的62例具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者,对其进行6个月的治疗,选用二甲双胍500mg,罗格列酮4mg,之后对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和停药6个月的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水平均下降,月经周期也恢复正常,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做比较,已经恢复排卵性月经的21例患者在停药后6个月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水平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者通过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改善卵巢的功能.效果很好,缺点是在停药后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PCOS伴IR患者,口服二甲双胍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测定性激素指标和糖代谢指标。结果用药后62例(78%)恢复排卵性月经,8例(10%)妊娠;BMI,WHR,F-G评分,LH,DHEAS,Homaβcell,AUCG较前降低(P<0.05),LH/FSH,T,FT,A2,FINS,HomaIR,AUCI较前降低(P<0.01),SHBG,IGFBP-1,ISI较前增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PCOS伴IR患者的IR状态,降低雄激素水平,有助于恢复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