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前及产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中,伴有子宫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疤痕子宫、胎膜粘连、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较多。结论孕期规律产检,将给予产前评估以及术前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很大帮助;宫缩乏力仍是导致产后出血主要因素,而疤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出血因素也需引起重视,对于育龄期女性应做好相应宣传,避免不必要宫腔操作,合理安排再孕时间。

  • 标签: 产后出血 出血因素 宫缩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38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对其出血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经过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胎次、中重度贫血、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残留、软产道裂伤、妊娠高、分娩方式、血功能障碍异常等都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其中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和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正确评估及合理控制,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婚前教育、孕期保健、生产时保健和产后的观察及处理予以重视。为进一步控制产妇的死亡率,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与正确处理,以此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因素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50例产妇的出血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做好产前教育工作,严格产时及产后监护,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进一步促进了产妇的康复。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通过产后出血的111例资料,同时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444例作配对对照分析。结果77.48%(86/111)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9.64%(44/1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51%(35/111),与对照组5.41%(24/44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高征、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

  • 标签: 产后出血 并发症 分娩方式 第三产程
  • 简介:摘 要:目的:影响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80例剖宫产产妇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产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两组,非产后出血产妇为对照组,有 60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组,有 20例。对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文化程度、应用宫缩抑制剂等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并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过 35 岁、不少于 3次怀孕、不少于 2次流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应用宫缩抑制剂、轻中度贫血等指标所占比例方面,研究组产妇中分别为 80%、 75%、 80%、 85%、 70%、 75%、 80%。对照组产妇中分别为 35%、 33.3%、 41.7%、 31.7%、 26.7%、 36.7%,研究组产妇都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之间有关数据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在 Logistic回归模型中引入超过 35岁、不少于 3次怀孕、不少于 2次流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应用宫缩抑制剂、轻中度贫血等指标,分析可知,较低的文化程度、应用宫缩抑制剂是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危险因素主要是较低的文化程度、应用宫缩抑制剂,在临床中应对此提高重视程度。

  • 标签: 产后出血 剖宫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组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分娩产妇2683例中产后出血患者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683例分娩产妇中,2012年1408例,2013年1275例,产后出血患者9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43%;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产,有胎盘因素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胎盘因素产后出血发生率,有产程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产程异常,产次≥2次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产次1次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有胎盘因素、有产程异常、孕次≥2次是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出血是由多因素引起,故而应掌握产后出血各种原因,并且严格加强围产期赶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减少产后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02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30例,发生率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6.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67%,胎盘因素占20%,软产道损伤占3%。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找出治疗以及预防产后出血的相关措施。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我院179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结论产后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虽然多数情况下有着不可避免性,但是可以通过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和加强产后观察,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 标签: 产后出血 保健 宫缩乏力 产妇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干预措施预防高危产妇术后出血的危险,分析干预前后的对比情况,检验临床效果。方法:分析 2014-2016年我院产妇 17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高危产妇 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其余的 1721位患者中的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分析高危产妇手术后的主要出血原因,进行预防性的干预。结论: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流产史、凝血功能异常、子宫状况异常、双胎或巨大儿、妊娠并发症、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产道受损以及胎盘异常)进行干预,能够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4.6%,发生在2h内84.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甚至死亡,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

  • 标签: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的4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对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临床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结果本组产后独立危险因素是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分别是20例、23例、1例。因出血控制不良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产妇例数是2例,休克产妇13例,其余产妇效果满意,输血产妇13例。结论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较多,应及时抢救产后出血产妇,做好相关预防对策宣教。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发生的140例产后出血原因和处理。结果主要原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占60%,胎盘因素的产妇占30%,软产道损伤的产妇占8%,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占2%。结论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和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宫缩乏力情况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2009至2011年间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妊娠等因素产后出血量之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2009~2011年的孕产妇产后出血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者的产后出血量低于经剖宫产者,在显著性水平0.05时,两组数据的均值之间存在差异。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量可能高于宫缩乏力的作用。其他因素产后出血的影响,在统计上无明显差异。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减少产后出血,必然具有积极意义。不同的产后出血原因对患者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产后出血 剖宫产 显著性差异
  • 简介:两院2005-01/2007-01分娩总数2846例,发生产后出血74例,发生率2.6%。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孕周32~41周;其中初产妇61例(8.2%),经产妇13例(18%);产后出血最少550ml,最多3500ml。

  • 标签: 产后出血/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一2013年5月分娩总数9003例作为观察对象,发生产后出血90例,采用容积法及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阴道顺娩组出血发生率0.34%(21/6003);产钳助娩血发生率2.61%(51/1950);剖宫产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71%(18/1050)。产钳助娩和剖宫产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道顺娩组(P<0.05)。出血原因宫缩乏力占60.00%(54/90),胎盘因素占18.87%(17/90),软产道裂伤占13.33%(12/90),凝血功能障碍占7.77%(7/90)。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明显高于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重视产后出血的危害性以准确判断产后出血原因,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诊疗措施对保障产后出血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后出血 分娩 围生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