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接收的产妇共98例,将其随机分组,于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者设定为观察组,于活跃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9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比较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比较低,(P<0.05)。此外,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临床于潜伏期对产妇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可有效达到镇痛的效果,并且对缩短产程,改善不良分娩结局均有积极的影响,方案推广意义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潜伏期分娩镇痛在高危妊娠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入院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48例,均采用潜伏期分娩镇痛进行处理,对采用这种方法辅助分娩的产妇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讨论。结果48例高危产妇均成功分娩出新生儿,4例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相对危险的情况,在采取一系列救治措施后均顺利分娩,最终所有产妇和新生儿均健康,无并发症情况。新生儿的Apars评分都超过了7分,表明状况良好。在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有47例产妇给予我院非常满意的服务评价,满意度高达97.9%。结论潜伏期分娩镇痛在高危妊娠产妇中具有可行性,确保了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同时也能为医疗人员提高信誉度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入我院的14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在潜伏期给予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给予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分娩疼痛情况、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较比对照组产妇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情况较比对照组产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窘迫率远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窘迫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具有良好导向,临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采取侧卧位分娩对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94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仰卧膀胱截石位进行分娩,观察组则采取侧卧位进行分娩,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会阴裂伤情况及会阴侧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脐血PH异常情况及窒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第二产程采取侧卧位分娩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会阴裂伤及侧切率,并能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对新生儿也能降低脐血异常及窒息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适度产程干预对产妇产程和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56例产妇为本次研究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观察组产妇给予适度产程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生产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表一,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7.63±1.58)h,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8.94±3.16)h;观察表二,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为71例,而对照组阴道分娩产妇为63例;观察表三,观察组共有77例产妇满意适度产程干预方式,比例为98.72%,而对照组中有71例满意常规助产方式,比例为91.03%。结论适度产程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产妇阴道分娩时间,提高阴道分娩几率,并增加产妇满意度。故而,适度产程干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苯三酚注射液对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和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宫口扩张和产程情况、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宫口扩张和产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应用于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产程标准对产程中临床指征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为采用旧产程标准的对照组(n=56)以及采用新产程标准的观察组(n=5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产状况和新生儿预后状况。结果(1)生产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分娩时间(5.1±1.3h)略长于对照组(4.3±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出血量(423.6±11.4ml),产后感染率(7.14%)与对照组的(417.6±10.2)ml、(7.14%)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73.21%,高于对照组的48.2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0.6)分,略高于对照组的(8.6±1.3)分,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能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对母婴预后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力活动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69例(Ⅰ组),及正常孕妇80例(Ⅱ组)为调查对象。调查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运动的时间和频率、家务劳动的时间,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孕妇的年龄、早期空腹血糖值、孕前体重、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数和50gGCT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两组孕妇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家务劳动时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力活动不足、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程时限标准时的分娩状况,对比新旧产程时限标准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8月间收治的 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 4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旧产程时限标准观察母婴,实验组实施新旧产限时标准进行观察。根据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数量、产时的医疗干预、分娩并发症及妊娠结果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低于对照组,且分娩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实施新产程时限标准有助于减少剖宫产率,降低产时的医疗干预,提高医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