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患者心肌和脂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00例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将上述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于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全部入选者进行心肌和脂代谢检测,对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人员脂代谢、心肌检测异常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人员脂代谢、心肌测定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几率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了及早发现和诊治患者病情,在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的同时需要同时进行心肌以及脂代谢检测。

  • 标签: 糖尿病 脂代谢 心肌酶
  • 简介:目的:评价HPPH在体外对大鼠及人肝微粒CYP450的6种亚型活性的影响,预测使用HPPH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将注射用HPPH与CYP450的6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汀(CYP1A2)、甲苯磺丁脲(CYP2C9)、S-美芬妥因(CYP2C19)、右美沙芬(CYP2D6)、氯唑沙宗(CYP2E1)、咪达唑仑(CYP3A4)和睾酮(CYP3A4)与大鼠及人肝微粒进行孵育反应,采用HPLC-MS/MS法测定对应的7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羟基甲苯磺丁脲、4-羟基美芬妥因、O-去甲基右美沙芬、6-羟基氯唑沙宗、1'-羟基咪达唑仑、6β-羟基睾酮)的浓度.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1.00~5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大鼠的CYP1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产生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HPPH浓度为0.50~10.00μmol·L-1时,未发现其对人CYP1A2产生抑制作用;但对人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均存在抑制作用;对人CYP3A4,对底物咪达唑仑存在抑制作用,对底物睾酮未发现抑制作用.结论:HPPH对CYP450的抑制作用存在种属差异,在人体内HPPH与CYP450作用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证明.

  • 标签: HPPH LC-MS MS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富含黄酮类物质的果蔬汁对大鼠肝脏内氧化损伤相关Ⅱ相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成年大鼠5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和高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给予低剂量和高剂量果蔬汁灌胃。干预5周后,腹主动脉采血用于生化指标检测;取肝脏组织检测基因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氧化损伤相关Ⅱ相代谢mRNA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果蔬汁饮食干预组大鼠的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强,同时上调肝脏中药物代谢Ⅱ相人醌NADH脱氢(NQO1)和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催化亚基(GCLC)mRNA的表达(P〈0.05),但对GSTP1、GCLM、GSTM2、GSTA2Ⅱ相代谢基因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富含黄酮类物质果蔬汁可以增强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同时诱导肝脏中抗氧化Ⅱ相代谢NQO1及GCLC基因mRNA的表达。

  • 标签: 果蔬汁 抗氧化 Ⅱ相代谢酶 大鼠 肝脏 氧化损伤
  • 简介:摘要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质代谢的因子。最近发现的microRNA-33aandb(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小RNA 脂肪代谢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 简介:多酚氧化(PPO)是促褐变的关键,与果蔬加工制品的色泽、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以蜜梨果实为原料,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蜜梨多酚氧化学特性。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蜜梨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和温度来降低蜜梨PPO活性,减少褐变的发生:蜜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R^2-0.9972,其动力学方程为专1/V=0.17371/[S]+0.4775,最大反应速率Vmax=2.09U·min^-1,米氏常数Km=0.36mol·L^-1;蜜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完全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采用短时高温(90℃,1min)的热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蜜梨加工过程中的促褐变.而且可减少蜜梨汁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好地保持其固有色泽。

  • 标签: 蜜梨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 简介:近年来,探求高吸收效率的肥料与更安全的农药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通过优马公司的专家研究和技术攻关,碳技术应运而生。所谓碳技术,即用BHN公司独有的微碳技术和促生技术,以极小分子有机酸片段为高效营养运输和活化载体。结合生物促反应。促进肥料效率的提高。改善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

  • 标签: 酶技术 肥料 尿素 有机酸 生物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DF--52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70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8例)和脉络宁一肠斯匹林一潘生丁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内及5天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4%和9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和59.4%,P<0.01。DF—52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DF—521对频发的TIA疗效是显著的,且起效快。

  • 标签: 凝血酶样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青年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和同期年龄低于45岁的非脑梗死健康查体者124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血糖、血脂、血清胆红素、血尿酸、血肌酐等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46±2.6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2.98±3.41)μmol/L,而观察组血脂和血糖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间接胆红素、血脂、空腹血糖、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间接胆红素、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低间接胆红素、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负相关,血清间接胆红素较低的青年需警惕脑梗死的发生,血清胆红素可能作为青年脑梗死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青年 脑梗死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6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起关键作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患者 治疗
  • 简介:目的:筛选出对孢子丝菌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探针。方法以50株纯培养的孢子丝菌及标准株为样本,以毛霉、烟曲霉、念珠菌各1株为阴性对照,用聚合链反应-联免疫法(PCR-ELISA)对已报道的5个孢子丝菌特异性探针(U26852、U26866、U26866′、M85053及AF117945)进行筛选。记录各探针与合成DNA片段杂交底物显色与否及免疫测定指数(EI)值。结果PCR产物测序证实5个探针均位于产物序列上;在相同的ELISA条件下,探针U26852显色最强,EI值最高。结论针对28SrRNA的探针U26852是目前与孢子丝菌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探针。

  • 标签: 孢子丝菌 探针 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法
  • 简介:由于传统面制品在品质和营养方面并非十分理想,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对提高产品的品质,合理利用食品资源是非常经济有效而且健康的。本文简要介绍焙烤食品和蒸煮食品中一些常用的种类、特点及应用。

  • 标签: 焙烤制品 蒸煮制品 应用
  • 简介:采用超声波、加热、酸、碱等处理方法研究改善玉米蛋白可溶性的问题,探讨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玉米肽的方法。结果表明:调节玉米蛋白悬浮液pH值为11,在超声功率45W,超声温度60℃条件下超声30min,可显著提高玉米可溶性蛋白得率;比较6种蛋白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确定Alcalase为制备玉米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适解工艺是:底物质量浓度10.0g/100mL、加量2806U/g、反应pH值9.0、反应温度56.0℃、反应时间185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0±0.27)%,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l%内。

  • 标签: 玉米蛋白 酶解 抗氧化肽 响应面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男性代谢综合症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体检的40-60岁的100例男性患者,根据2005年IDF代谢综合症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行骨密度检查排除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血糖、血糖、血脂情况分别予以降糖药物、降压药物、调脂药物治疗,对照组则不予以药物治疗,1年后予以两组患者同时测血脂、血糖、血压,同时两组患者均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左右股骨颈骨密度(BMD)、腰椎骨密度T值,观察两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病情况。结果1年后观察组患者复查血脂、血糖、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患者血脂、血糖、血压较1年前有所增加。观察组患者行骨密度检查诊断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骨质疏松 中年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人群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代谢综合征患者预防甲状腺功能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法。随机抽取明确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患者X例作为病例组,诊断标准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中国人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选取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正常人群Y名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分别进行血清TSH、血清FT3、血清FT4检测,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TSH水平明显增高,代谢综合征可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而甲状腺功能异常则可进一步影响并促进代谢综合征病情发展。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诊断治疗应密切关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探讨联合检测淀粉及脂肪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39例将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39例同期健康体检为对照组以确定AMY及LIP参考范围。比较两组AMY及LIP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AMY及LPA的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在2~4h时AMY、LPA联合检测,阳性率增至16.07%(9/56)。16~24h时LPA阳性率明显高于AMY;2~4d后,AMY阳性率明显降低,而LPA的阳性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LPA对AP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高于AMY。单独检测时,LIP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AMY;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排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核磁(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后血清代谢物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两组,模型组ip40%CCl4植物油溶液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的植物油,造模24h后股动脉取血,常规肝脏病理切片,取血前12h禁食不禁水。比色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ALT)含量,600MHzNMR波谱仪分析血清中小分子代谢代谢轮廓,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中ALT的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内形成很多空泡,肝细胞变大,坏死严重,有出血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1H-NMR代谢图谱中共鉴定了20个代谢物,并确认了6个与CCl4致肝损伤相关的标志物。结论常规血生化指标和肝病理切片结果与代谢组学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相一致,且代谢组学可发现引起肝损伤的代谢标志物。

  • 标签: 四氯化碳 肝损伤 NMR 代谢组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最近,国外媒体相继报道,科学家最新发现了人体脂肪的“启动开关”,从而可使脂肪的”燃脂”效率提高2倍。这一重大发现给解决减肥问题带来了新希望,大大增强了减肥者的信心。超重已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毫无歧义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超重问题一直是人们备受困扰且难以摆脱的心结。

  • 标签: 脂肪酶 开关 心脑血管疾病 减肥问题 危险因素 科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代谢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通过串联质谱检查、血清学检测、尿黏多糖检测及基因检测等方法确诊的11例代谢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有6例经血串联质谱检测及SLC22A5基因测序确诊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rimarycarnitinedeifciency,PCD),4例经外周血α一酸性葡萄糖苷活性测定确诊为糖原累积病Ⅱ型(glycogenstoragedisease,GSDlI),1例经尿黏多糖定性检测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试osis,MPS)。6例PCD患儿予以补充左旋肉碱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后随访2~10个月,心功能均恢复至正常;4例GSD和1例MPS患儿因缺乏有效治疗在诊断后数天~5个月内死亡。结论遗传性代谢缺陷是儿童心肌病的重要病因,不同代谢缺陷所致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不同,早期确诊及针对性治疗可逆转部分代谢性心肌病。

  • 标签: 儿童 代谢性心肌病 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