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伯父安东将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由于我在外读书,困难时期,他先后两次回乡,我一次也没有见过这位新中国最年青的将军。可是,一回到家乡,有关他的传奇故事却源源不断向我涌来,久久萦回在心头。我曾在国防科工委苦苦地寻访了解他的人,接待室的年青军人根本不知道有过这样一位副主任!也难怪,1966年“文化人革命”开始不久,安东将军就被打成“叛徒”、“特务”、“三家村”的同伙,被迫害致死,死时才48岁!逝者长已矣。伯父离开我们40年了。1954年5月,大巴山南麓的山间小镇凉水井又是一个赶场天。狭窄、崎岖、古朴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买进卖出,煞是热闹。茶馆里,歪把嘴正绘声绘色地向人们发布一条“特大新闻”:1933年参加红军的安正位(伯父的本名)回来了!他高高的,白白胖胖的,穿件黄呢子军服,戴顶大盘盘帽子,腰里还别着一只“硬火”(手枪),看那样儿,还是一个大官呢!人们笑他:“又在冲什么壳子(吹牛)?”他急得脸红筋涨,赌咒发誓说是他昨天在魏家樑亲自碰到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消息很快传到对门何大妈耳朵里。何大妈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安东将军7岁就死了父母,他四姊妹就由他这位大嫂拉扯成人。自从1933...
简介: 这些都是二三十年前的往事了. 那时候,我觉得伯父家的门槛很高,因为厦门城乡之间的距离很远.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出生在厦门岛外杏林的一个农村,乡亲们以务农和讨海为生,我家也是一样.……
简介: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传有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美谈。周恩来作为一代伟人,对他所有的亲属要求都很严,但也绝非是“六亲不认”。建国初,周恩来就曾亲聘自己的六伯父周嵩尧先生为中央文史馆的首批馆员。周嵩尧谱名贻良,后更名嵩尧,字峋之,号薰士,晚年改号芝叟。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八日(公元1873年7月17日)生于淮安,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二伯祖周骏昂的第三子,在周家大排行六,所以周恩来一直亲切地喊他六伯父。据已故淮安(今楚州———下同)名士丁志安先生1982年夏天在镇江绍宗藏书楼对笔者说,在周家迁淮安的诸多兄弟子侄中,“以峋老最为著名”。周嵩尧幼年时,因父亲周骏昂在淮安、江都、仪征、通州、如皋、宿迁等苏北一带做官,他也一直跟随在父母身边。光绪四年,其母郑氏去世,时周嵩尧方5岁,三年过后,其父周骏昂又不幸于仪征知县任上去世,只好把他托给二舅父郑仁寿抚养。郑仁寿字见山,号镜华,是福建闽侯人。他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当时正在设于淮安的漕运总督府任总文案(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一类官职),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为周嵩尧聘请了当时淮安最著名的刘立三先生为家塾馆教师,对其严加管教,以期周嵩尧学业有成。周嵩尧也不负所望,1890年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