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住院超30天患者长时间住院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对策。方法 通过病案系统筛选导出某院2019-2020年住院超30天的患者共479例的基础信息,并从科室上交的《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表》中填写的住院时间延长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 住院超30天患者年龄集中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出院科室外科系统明显多于内科系统。造成长时间住院的主要原因为危重疑难、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恶性肿瘤放化疗、术前准备时间长。结论 医院需要多部门联合管理,运用PDCA工具,找出根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苏州某三甲医院住院超过30天患者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供建议。方法:通过信息数据平台筛选2018年-2021年6月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共计5210人次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住院超30天患者中男性(3351人次,64.3%)多于女性(1859人次,35.7%),平均年龄62.77±15.384,平均住院日为45.81±34.125。外科出院科室占比大,神经外科住院超30天患者最多,系统疾病最多的是恶性肿瘤。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分析影响,采取公费医保支付方式、进行非计划手术、手术次数多、合并症数目多的住院超30天患者住院时间更长。进一步分析原因后提出建设性建议,以期待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住院持续超30天核酸阳性病例特征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 2020年2月1日到4月1日收治的明确诊断为COVID-19的180例轻症(包括轻症、普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持续住院超30天核酸检测呈阳性,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体质类型和临床特征的分布规律。结果:2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有复阳18例,持续呈阳性10例,60岁以上患者有16例(57.14%)。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病程皆超过30天,临床分型中普通型17例(60.71%),基础疾病患者23例(82.14%),SARS-CoV-2的咽拭子出现阳性病例最多,其次痰液检测,无血液核酸呈阳性的患者,肛拭子检测呈阳性的患者也较少,复阳患者与持续阳性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都用中药和抗生素治疗,超过一半患者接受中药、抗病毒药及抗生素联合治疗,少量患者治疗时使用激素类药。结论:本研究初步介绍了COVID-19患者持续阳性和复阳患者的临床特征、核酸检测及患者用药情况,为以后此类症状患者或无症状患者提供参考依据,便于更好的指导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短期预后差的脓毒症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减少病死率。方法收集2013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0例脓毒血症(入院后诊断为脓毒症)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脓毒症患者入院后24 h内第一次的降钙素原、B型脑钠肽前体等指标,及入院当时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出与脓毒症患者30 d(短期预后)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予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变量的二次筛选,最后将有意义的变量建立诺模图,用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判别能力,用GiViTI校准图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用递减曲线分析(decline curve analysis,DCA)判断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并应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结果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型脑钠肽前体、乳酸、白蛋白、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红细胞压积、入院时心率对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AUC为0.846,校准图的P值为0.886,Brier scaled:0.092,calibration slope:1.000,R2:0.385,DCA曲线在两条极端曲线之上。bootstrap法验证的AUC为0.854,校准图的P值为0.944,Brier scaled:0.090,calibration slope:1.000,R2:0.389,DCA曲线在两条极端曲线之上。结论B型脑钠肽前体、乳酸、白蛋白、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红细胞压积、入院时心率为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上述指标建立的模型在评估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方面有较好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录全部患者出院后院外治疗依从性、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体重、饮食及运动等情况。统计出院后30天再住院患者,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30天再住院患者48例,再住院率为32.00%(48/150)。再住院组与未住院组年龄、性别、出院时心功能、血脂、血压、血糖、体质指数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定期随诊、吸烟、遵医嘱服药、健康饮食、有氧运动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30天的再住院率较高,导致患者再住院的主要因素包括治疗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服药、未戒烟、饮食不合理等,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再住院率。
简介:摘要通过对骨科3天之内出院的180位患者相关事件的问卷调查,获得了328个流失的关键行为。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分析,研究3天之内骨科病员出院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患者在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的情况下短期内出院的行为区别,对患者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的转换原因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对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住院的18-30岁高血压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为高血压病因的正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3年中132例18-30岁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分布情况。结果(1)132例18-30岁住院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64例,占48.5%;继发性高血压68例,占51.5%。(2)68例继发性高血压中,肾实质性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29.4%(20/68),其次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23.5%(16/68),接下来依次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7.6%(12/68),肾动脉狭窄和焦虑症均为11.8%(8/68),甲亢占5.9%(4/68)。结论在18-30岁高血压住院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比例相当,在继发性高血压中肾实质性高血压和OSAS比例最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7-2012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AMI)出院病例30 d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率在不同人群中的特征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从"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系统"中获取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主要出院诊断为AMI的病例,经过户籍地址整理、重报病例排查、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核后,纳入≥25岁北京市户籍AMI出院存活病例64 355例。分析北京市AMI出院病例30 d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率的数据,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再住院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7-2012年≥25岁北京市户籍AMI出院病例30 d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的年龄标化率为7.7%,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再住院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01),6年间从7.0%上升到8.5%,增加了21.3%。调整年龄后,女性AMI出院病例30 d再住院率(8.4%)高于男性(7.4%),6年间男、女性的30 d再住院率均呈增加趋势。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院病例的30 d再住院率高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院病例(P<0.01),有合并疾病病例的30 d再住院率高于没有合并疾病病例(P<0.01)。结论2007-2012年北京市≥25岁户籍居民AMI出院病例30 d因冠心病再住院率呈持续增加趋势,应加强AMI出院病例的二级预防,特别是在女性病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和合并多种疾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