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部分胃癌的化疗方案疗效不佳且毒副反应较大,很多患者不能耐受,从而导致其临床运用的局限性.文献报道伊立替康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FOLFIRI方案,不仅可作为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也可作为其他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方案,且耐受性较好.口服的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卡培他滨,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等,以及多靶点抗代谢药物培美曲塞等的层出不穷,为今后伊立替康联合用药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本文就伊立替康单药及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其中,采用阿帕替尼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32例(观察组)。两组在给药前均给予预防呕吐、提升白细胞、补充营养等常规对症干预治疗。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化疗方案为每3周1次,两组均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总缓解率分别为9.38%(3/32)、3.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3,P=0.652);观察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13%(9/32)比53.33%(16/30),χ2=4.089,P=0.043]。两组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腹泻、恶心呕吐、肝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位PFS、OS时间分别为5.8个月(5.0~6.3个月)和8.1个月(7.2~9.3个月),较对照组的4.9个月(4.7~5.1个月)和6.0个月(5.2~6.9个月)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可降低晚期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雷替曲塞对比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是晚期直肠癌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随机分成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对照组(30例),与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产生耐药性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随访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为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的为35%,差异显著(P<0.05)。随访调查后观察。结论晚期结肠癌使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产生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1。
简介:1例62岁结肠癌男性患者,接受伊立替康80mg静脉滴注d1、d8化疗.化疗后反复腹泻11d,化疗第13天腹泻加重伴发热,急诊入院.查血常规示WBC0.34×109·L-1,NEUT5.94%,L85.34%,RBC3.84×1012·L-1,Hb114.0g·L-1,PLT33×109·L-1.BUN13.71mmol·L-1,Scr291μmol·L-1.给予头孢匹罗抗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免疫调节,止泻、护肾、补液等对症治疗,入院第2天出现感染性休克,给予抗休克等治疗.第3天出现深度昏迷,血压难以维持.最终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在晚期肺癌化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30例晚期肺癌患者,均接受伊立替康和顺铂联合化疗。在化疗前后实施了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疾病和药物知识教育,重点对抗癌药物可能引起的血管选择性问题、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及肾病毒性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结果:患者的整体化疗耐受性表现良好。护理中,采用的心理和用药护理措施有效减轻了伊立替康及顺铂的毒性反应,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癌的综合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确保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伊立替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0例,给予止吐、镇静及对症处理等常规基础治疗,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拓扑替康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伊立替康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31.4%的近期疗效,这与对照组的28.6%略为接近,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多数症状较轻微,且与对照组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伊立替康治疗有确切疗效,且能够有效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安全性理想、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既往一线或二线使用含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主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次要观察终点包括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结果34例患者病理确诊均为结直肠腺癌。近期疗效中观察到部分缓解(PR)为6例,疾病稳定(SD)为25例,疾病进展(PD)为3例,客观有效率(ORR)为17.6%(6/34),疾病控制率(DCR)为91.2%(31/34)。其中,二线患者ORR为21.7%(5/23),DCR为91.3%(21/23);三线患者ORR为9.1%(1/11),DCR为90.9%(10/11)。34位患者全部追踪至疾病进展,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mPFS)为180天(95% CI:157.2~202.8),截止2020年2月27日末次随访未观察到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平均OS(389.0±51.1)天。其中,接受二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93天,平均OS(412.0±61.5)天。接受三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50天,mOS为311天。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与CA19-9水平均有降低,其中CA19-9治疗前后平均水平为(169.8±48.0)U/mL和(143.8±57.7)U/mL(t=0.700,P=0.655)。CEA治疗前平均水平为(255.0±40.6)ng/mL,治疗后为(104.2±32.4)ng/mL,下降趋势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9,P=0.001)。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和转氨酶升高等,多为Ⅰ~Ⅱ级,Ⅲ级不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2/34)、白细胞减少(1/34)和转氨酶升高(1/34),无Ⅳ级不良反应及化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其中二线治疗ORR与国内外既往研究相似,但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内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一线化疗方案均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6例,稳定患者10例,进展患者14例,临床有效率是20%,控制率是53.33%,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及迟发性腹泻,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无3级及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具有一定临床治疗效果,其毒副作用可耐受,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较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与替吉奥单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本院8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采用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用替吉奥)与观察组(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40例患者为一组。观察2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7.50%)、中位进展时间(7.32±0.28个月)及中位生存时间(18.41±1.42个月)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p值大于0.05。结论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比替吉奥单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