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2名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儿童与3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儿童的下颌骨皮质骨宽度(MCW)进行了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PSG诊断为OSA儿童与健康儿童(3.2±0.5mm;P=0.003)相比MCW较薄(2.7±0.4mm),MCW与OSA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β=0.74,P<0.01),MCW与OSA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诊断为OSA的儿童下颌皮质宽度减小,这可能反映了SDB与骨稳态的改变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甲下外生骨疣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2例甲下外生骨疣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为(120.2±34.7)个月,范围为43~182个月;病程为(13.5±10.7)个月,范围为3~48个月。21例的病灶位于趾骨末节,1例位于指骨末节(右手示指)。21例中,左足8例,右足13例;趾14例,第2趾3例,第3趾3例,第4趾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范围为6~57个月。有明确外伤史的患儿4例,有明确感染的5例;18例有趾(指)甲畸形;17例趾(指)甲有压痛。记录患儿甲下外生骨疣的发生部位、趾(指)甲有无畸形、有无压痛、有无外伤史、有无感染、手术方式等。结果22例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中Ⅰ型3例,Ⅱ型13例,Ⅲ型6例。术中对27.3%(6/22)的患儿拔甲,72.7%(16/22)的患儿没有拔甲,27.3%(6/22)的患儿修补缝合甲床,若不能直接缝合,则削切正常甲床的薄层组织作为补片修补缝合甲床;4.5%(1/22)的患儿复发并接受二次手术治疗。所有患儿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范围为6~57个月。所有患儿术后未见足趾或手指坏死、甲沟炎、趾(指)甲变形等并发症,趾(指)甲外观平坦,患儿及家长满意。所有患儿接受手术的足趾或手指均无活动受限、僵硬等功能异常,末次随访时日常活动及运动功能均不受影响,其中有1例患儿甲下骨疣切除术后3个月复发,重新行甲床分离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再次复发。结论儿童甲下外生骨疣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多见于趾,可能与外伤有关。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病灶部位与甲床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切口与甲床的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部分儿童的骨龄测定,分析儿童的骨龄与出生年龄的差异状况,研究骨龄测定的价值与临床应用。方法对116例儿童左手、腕骨DR片做骨龄检测结果分析研究。结果56例男性儿童出生年龄平均是6.93岁,骨龄平均是6.74岁。出生年龄与骨骼年龄 相差0.19岁。男性儿童骨骼年龄与出生年龄对比,骨骼年龄大于出生年龄26例,百分比为46.43%;骨骼年龄等于出生年龄1例,百分 比为1.793%;骨骼年龄小于出生年龄29例,百分比为51.79%。60例女性儿童出生年龄平均是6.61岁,骨龄平均是7.65岁。出生年龄与 骨骼年龄相差1.04岁。女性儿童骨骼年龄与出生年龄对比,骨骼年龄大于出生年龄37例,百分比为58.75%骨骼年龄等于出生年龄l例, 百分比为I.25%;骨骼年龄小于出生年龄22例,百分比为40.00%。结论骨龄是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指标。骨龄测定能评价男女 儿童的骨发育·隋况,能早期发现有身高异常的遗传、内分泌疾病,对治疗及监护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填充儿童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表现。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对29例良性骨肿瘤患儿采用病灶刮除,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修复骨缺损,22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骨缺损大小0.12-47.58cm^3。采用临床和影像学结合的方式评估人工骨降解、骨愈合等情况。结果随访1-4年,除1例单纯骨囊肿复发,避免肢体持重外,其余患儿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均在3个月内恢复日常生活及娱乐活动。术后1年X片可见材料降解及松质骨化,随时间延长呈向心性模式,松质骨化速度滞后于降解。11例在4年内完全降解。10例可见骨皮质增厚现象。结论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可安全、有效填充青少年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龄评价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方法:2021年3-8月每月抽取30例我院儿科接收的行骨龄评价保健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80例,将纳入研究的儿童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儿童,观察组儿童给予骨龄评价,对照组儿童则不给予骨龄评价,对骨龄评价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在给予保健工作后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中儿童身高与标准身高差异逐渐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身高差异,对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其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龄评价能够将儿童的发展情况进行表现,从而保证及时给予儿童有效保健工作,促进儿童健康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矮小身材发生机制与该群体骨龄发育现状。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68例身材矮小儿童,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检查其基础体格指标与实验室检测等相关结果来分析发生原因,同时采用 X线片评估其骨龄情况。结果: 68例患儿中由于部分生长激素缺乏症所致的占 19.12%( 13/68)、完全生长激素缺乏症占 19.12%( 13/68)、特发性矮小 13.24%( 9/68)、甲状腺功能减低 14.71%( 10/68)、 tumer综合征 7.35%( 5/7)、软骨发育不全占 10.29%( 7/68)、代谢性疾病 11.76%( 8/68);不同病因造成不同年龄及骨龄平均落后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确定发病原因与骨龄情况后应积极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跟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其中儿童22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9-6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其中5例有轻度不适,足外形轻微异常,不影响穿鞋。结论儿童跟骨骨折大多为未移位的不完全骨折,且部分病例骨折线在普通X线片上显示不清,因此儿童跟骨骨折漏诊率较高,对儿童外伤进行诊治时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儿童跟骨骨折。儿童跟骨骨折通常是关节外骨折且骨折情况较轻,其愈合较好,可取得较好的长期预后。由于儿童骨组织再塑形能力强,因此,即使部分后距下关节面压缩的患儿非手术治疗后也可取得很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就手法整复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100例进行探讨。方法本组患者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平均7.5岁;按Sater-Harris分型,均属2型骨骺损伤,对本组10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儿童患者都采用手法整复。结果在手法整复之后,对患者拍片复查,100例患者均为近解剖或解剖复位,1例由于棉垫放置不当致成角者,有1例为重新跌倒,有2例重新移位者,均发生在1周之内,及时给予纠正。之后,结果3个月-1年的随访,最后100例疗效均获优。结论近早的解剖复位可缩短疗程,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和肿胀尽快消退,减轻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