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64例,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给予患者精心护理。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后仅4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2例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均经药物治疗及术后护理恢复正常;除2例心包填塞患者术后48h撤离呼吸机外,其余患者术后24h内均撤离,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3个月后复查心电图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效果均满意。结论介入治疗前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迅速康复的关键。
简介:对于经体外循环进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简称CHD)新生儿,由于其手术耐受力差、抗感染能力差、循环和呼吸易受麻醉和手术的干扰,故新生儿CHD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院从1999年12月开始~2006年5月开展了CHD在体外循环下的手术治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CHD新生儿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其中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房缺8例;室缺1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紫绀型复杂性CHD2例。出生日期9~28d;术前体重2.7~4.5kg,平均3.55kg,出院时体重2.95~4.6kg,平均3.91kg。平均术前准备5d;平均术后监护3d;平均住院时间17d。本组患儿除2例因患紫绀型CHD出现术后低心排综合症死亡外,其余30例均无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2术前护理2.1一般护理2.1.1认真做好入院评估护理体检时应注意有无护理并发症及有无其它部位的畸形,准确的入院评估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2.1.2做好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由于家长对医院环境陌生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易产生焦虑心情,责任护士应主动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及医院环境等。2.1.3消毒隔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4例,干预组无并发症患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癫痫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癫痫的患儿术前进行针对性宣教、做好心理护理,避免诱因;术后进行严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注意循环情况,胸管引流量及性质,水、电解质的平衡状况,保证营养供给,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及癫痫发作先兆的观察等,同时做好出院指导与随访。结果18例患儿在心脏围手术期得到妥善护理,未发生任何危重状况,顺利出院。药物治疗经随访6~12个月证实效果满意,其中75%患儿坚持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癫痫发作患儿做好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药物治疗的指导及观察,同时做好患儿及其家长各项卫生宣教、饮食、出院指导等有效护理措施,对防治和控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癫痫发作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传统开胸心脏手术比,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引流量少、气管插管和ICU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12例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得出术前加强宣教、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右侧肢体护理和观察、早期康复指导护理体会。12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5~7天后痊愈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3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肺通气效果,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实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68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地将其分成常护组和特护组两组,每组儿童各34例,对常护组儿童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特护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分别在入院后一天、出院后一个月以及出院后三个月采用儿童生活质量适用核心量表开展问卷调查,并评价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入院后一日,两组儿童评分比对差异并无统计意义(P>0.05),出院后一月、出院后三月研究结果表明,特护组患儿在总分以及部分功能领域评分均高于常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围手术期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研究资料(室间隔缺损26例,法洛四联症44例,房间隔缺损22例),对其进行运动试验,观察最大运动耐量、最大运动耐量时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与40例正常儿童对比。结果在患儿最大运动耐量方面,法洛四联症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房间隔缺损组与室间隔缺损组患儿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心率方面,三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儿舒张压方面,三组患儿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收缩压方面,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手术后运动功能无法恢复正常水平,或许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儿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采用零缺陷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效果很好,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年龄、低体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患儿175例本组体质量7kg以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175例,男112例,女63例,年龄为出生后(8.3±3.16)月;体质量1.78~7.00(6.21±0.6)kg。室间隔缺损80例;房室间隔缺损4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1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完全型肺动脉闭锁1例;主动脉弓离断合并房间隔缺损6例;重度法洛氏四联征5例;肺动脉狭窄10例;右室双出口各4例。175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结果术后延迟关胸2例,再开胸止血2例。5例死亡,其中4例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1例术后大出血死亡。175例患儿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10.2±14.3)d,使用呼吸机时间(67.5±84.4)h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稳定后均转入普通病房。结论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术后死亡率较正常体重婴幼高,对于危重状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不早期及时手术,大部分的患儿将死亡1,因此,围手术期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准确及时的处理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介入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100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又给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然后其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36h内疼痛评分、X线曝光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介入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既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