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国产膝关行人工膝关置换术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11年5月,使用国产CL~高屈曲后稳定型假治疗64膝,对照组12膝使用进口膝关进行置换,对比组问及组中术前、术后12W、26W的HSS评分,并比较术后假体力线、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结果国产及进口假组术前、术后12W、26W的HS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HSS评分均优于术前。两组间HSS评分、术后假体力线、髌骨轨迹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膝关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关节成型术 置换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类型膝关膝关置换中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共9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后稳定型(PS)膝关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内轴型(MP)膝关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膝功能评分。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实验组患者的肩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功能(HSS)评分表对患者的膝关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置换膝关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内轴型(MP)膝关均优于稳定型(PS)膝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假体 膝关节置换 应用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置换术(TKA)后发生关节周围感染(PJ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由建库至2019年11月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按拟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获取中国人群TKA后发生PJI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相关危险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治疗史、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吸烟、术后放置引流)的合并优势比(OR)值和95%CI,分析各危险因素与TKA后发生PJI的关联强度。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各危险因素合并OR值(95%CI)由高到低依次为类风湿性关节炎(OR=4.84,95%CI:1.87~12.49)、激素治疗史(OR=4.75,95%CI:2.84~7.93)、糖尿病(OR=2.57,95%CI:2.00~3.30)、手术时间(OR=2.19,95%CI:1.57~3.04)、术后放置引流(OR=2.09,95%CI:1.44~3.04)、吸烟(OR=1.76,95%CI:1.26~2.44)、术中出血量(OR=1.34,95%CI:1.06~1.70)。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治疗史、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放置引流、吸烟、术中出血量均为TKA后PJI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与TKA后发生PJI的关系均呈正相关。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旋转平台膝关置入方法对膝关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治疗的100例膝关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旋转平台膝关置入方法实施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病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获得优的患者为40例(40.0%),获得良的患者为37例(37.0%),获得可的患者为20例(20.0%),其优良率为97.0%。结论应用旋转平台膝关置入方法对膝关病患者进行治疗,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手术简便,且术后恢复良好,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旋转平台 膝关节假体置入 膝关节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膝关治疗复杂膝关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旋转铰链型膝关置换治疗严重膝关畸形及翻修手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膝关活动度及HSS评分,明确其疗效。其中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为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断裂),强直性脊柱炎双膝关病变1例,膝关翻修2例。术前膝关活动度80°~100°,平均90°;HSS评分11~40.5分,平均25.5分。结果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28个月,平均12个月,畸形矫正,疼痛消失,无1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行走步态恢复,膝关屈曲达110°~140°,平均127.5°,无伸展滞缺,较术前平均增加37.5°。HSS评分88~95分,平均91.25分,较术前平均提高65.75分,优良率100%。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对复杂膝关病变及翻修术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旋转铰链 膝关节假体 畸形 力线 髌骨轨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水泥固定型假广泛应用于膝关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被称为TKA的"金标准",约占所有TKA的95.2%;而在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非骨水泥型膝关因较高的早期失败率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如今,随着假材料、制作工艺的进步与革新及患者年轻化,非骨水泥型膝关再次成为热点。常见的非骨水泥型假包括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钛涂层和多孔钽金属骨小梁假等,均获得较好的临床随访结果,并依靠骨长入生物固定理念获得更低的无菌性松动率和较高的假体长期生存率,更适合于活动量较大的年轻患者。本文就非骨水泥型假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非骨水泥型假体 羟基磷灰石涂层 钛金属涂层 钽金属骨小梁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型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膝关周围恶性骨肿瘤的效果、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肿瘤型膝关置换术的4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21岁(7~70岁);骨肉瘤39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肉瘤1例;肿瘤位于股骨远端者35例,胫骨近端者12例。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术后均行4~6个疗程化疗。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生存时间、假生存时间和并发症、肢体功能、肿瘤复发、肺转移等。结果患者中位随访25个月(5~102个月)。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74%、71.29%、58.06%,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42%、55.49%、50.86%。10例(21.28%)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了肿瘤局部复发,其中8例为软组织肿瘤复发,行肿瘤再切除,其余2例行截肢术;15例(31.91%)发生肺转移。假5年总生存率为82.33%,其中股骨远端肿瘤患者的假5年总生存率高于胫骨近端患者(86.96%比75.00%,P=0.338);3例(6.38%)出现假感染,1例(2.13%)假松动后翻修,1例(2.13%)假断裂后翻修。患者末次随访时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中位数(P25,P75)为21分(15分,24分),优良率为61.70%(29/47)。胫骨近端肿瘤患者伸膝延迟发生率高于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3%(4/12)比2.86%(1/35),P=0.016]。结论肿瘤型人工膝关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膝关周围恶性骨肿瘤,可保持满意的肢体功能和生存率,但术后相关并发症可导致保肢失败,需通过规范的放化疗、广泛严格的肿瘤切除及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人工 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假清创结合抗生素骨水泥间质体填充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膝关置换术后假周围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例膝关置换术后假周围感染的病历资料,男女各6例;平均年龄(60±9)岁。所有患者均行膝关彻底清创,取出聚乙烯衬垫,使用万古霉素骨水泥间质体填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术后生理盐水持续冲洗1周为一周期,待感染控制后取出间质体更换同种型号衬垫并关闭术口。术后使用万古霉素稀释后关节腔注射,并复查白细胞、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控制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评分(HSS)评估患者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4周治疗,术口均甲级愈合,复查白细胞、降钙素原、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出院后患者均获得12~60个月随访,平均(30.1±17.8)个月。患者均无感染复发或新的感染,术后3月VAS评分及HSS评分[VAS评分(1.1±1.0)分;HSS评分(87.3±5.4)分]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5.5±1.4)分;HSS评分(43.0±16.2)分]相比明显改善(t=8.713,P <0.05; t=8.970,P <0.05)。结论保留假清创结合抗生素骨水泥间质体填充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膝关置换术后假周围感染中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且保留良好的关节功能。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感染 清创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随着社会明显老年化,膝关关节炎及膝关创伤性疾病越来越多,人工膝关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病及膝关因创伤引起继发性骨关节炎临床有效的手术方法。选择适合患者的假类型,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此外,临床上,还要考虑膝关基本病变、畸形类型与膝部肌肉、韧带、软组织的质量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些因素使得临床医生的选择变得愈加困难。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在治疗膝关退行性变性(Osteoarthritis, OA)中的临床效果,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2年间接受TKA手术治疗的100例膝关OA患者。通过术前后的膝关功能评分(包括Knee Society Score, KSS和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评估手术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康复时间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术后患者的KSS和WOMAC评分显著提高(P<0.001),表明疼痛显著减轻,功能显著恢复。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95%的患者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主要包括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康复时间为3个月。结论:膝关置换术对于治疗膝关退行性变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功能和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康复时间合理。对于适合手术的膝关OA患者,TKA应被视为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退行性变性 临床结果 疼痛缓解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僵硬膝关患者采用膝关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僵硬膝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住院时间和膝关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僵硬膝关患者采用膝关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和膝关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僵硬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 治疗
  • 简介:背景:膝关外翻畸形是关节外科的治疗难点,在行人工膝关置换术时难度远大于膝内翻畸形。目的:探讨人工膝关置换术在外翻膝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方法: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膝外翻患者(外翻角大于〉15°),行人工膝关置换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假及手术入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年KSS评分、WOMAC评分、外翻角,采用EQ-5D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健康状况。结果结果:共纳入62例患者(86膝),术后随访13-32个月,平均16个月。KSS临床评分由32.5分提高到92.4分,功能评分由34.5分提高到88.5分,WOMAC评分由60降到15,EQ-5D由0.42改善到0.86。术后X线提示胫骨与股骨解剖轴夹角(anatomicvalgusangulation,AVA)2°-8°,平均为6°,膝关外翻畸形均得以矫正。腓总神经损伤1例,在术后3个月恢复。伤口感染、皮肤坏死1例,经清创皮瓣覆盖、二期翻修治愈。无明显深静脉血栓事件、无髌骨脱位等情况发生。结论结论:人工膝关置换术治疗膝关严重外翻畸形效果满意,但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假、手术入路及松解方法。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外翻膝 松解 软组织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置换术后膝关疼痛程度对膝关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2019年3月—2021年3月间随机将130例接受膝关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6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的VAS评分、A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OM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置换术后膝关疼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膝关功能恢复,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膝关功能恢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疼痛程度 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人工关节治疗膝关周围骨肿瘤病人采用护理干预,以探究其对病人护理效果。方法:本次8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行人工关节治疗的病人,将所有的研究者以组别划分方式可以细化为相同人数的两组,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负性情绪、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采取不同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负性情绪显低;另外参照组满意度总占比(75%)显低于研究组总占比(97.5%),表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此类病人中,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得以降低,促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建议提倡。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关节假体治疗 骨肿瘤 膝关节 效果
  • 作者: 吴崇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11-25
  • 出处: 《中外医学研究》2023年6期
  • 机构:重钢总医院    重庆     40008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关节清创术治疗髋膝关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40例髋膝关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施行开放清创术与保留关节清创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早期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SS评分和Harri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髋膝关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采用保留关节清创术治疗可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减少早期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膝关功能。

  • 标签: 保留关节假体清创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僵硬膝关患者接受人工膝关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的45例膝关僵硬患者来进行分析,使用人工膝关置换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指导,和治疗前的膝关活动度、膝关功能评分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随访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患者膝关平均活动度是91.35°,HSS评分平均83.26分,优良率为97.6%,并发症发生率8.9%。结论人工膝关置换治疗僵硬膝关的临床效果突出,结合术后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僵硬膝关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表面置换治疗膝关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共收治膝关病患者31例,40膝,其中,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19例,22膝,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例,10膝,膝关结核患者5例,8膝。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膝关功能进行评估,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随访1.6±0.5年。患者术后2周和12周分别对其膝关功能进行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术后膝关恢复优良率为93.55%。结论人工膝关表面置换对膝关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患者膝关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膝关置换术后膝关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行膝关置换术的患者,共计52例。根据患者术后HSS评分量表,将评分大于50分者,定义为功能佳组,将评分在50分以内定义为功能差组。分析影响术后膝关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功能差组和功能佳组性别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功能差组和功能佳组术前HSS评分、年龄、手术时间、需要术后镇痛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影响膝关置换术后膝关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术前HSS评分、年龄、手术时间及是否需要术后镇痛。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