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脂素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液压冲击方法建立C57BL/6小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共48只,然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对照组,各16只。模型建立3 h后起,实验组A和实验组B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内脂素15、30 μg/kg,1次/d,共7 d,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治疗开始前、开始治疗后第3、14、28天各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治疗结束后第2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全脑取材,比较TUNEL染色后阳性细胞差异;再随机取3只收集脑组织总蛋白,比较各组小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差异;剩余10只小鼠在治疗结束后第24~28天,比较Morris水迷宫小鼠逃逸潜伏期时间差异。结果3组小鼠NSS评分在开始治疗后第3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14、28天时,内脂素治疗组小鼠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在治疗结束后24、25 d时水迷宫潜伏逃逸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26、27、28天时,内脂素治疗组小鼠水迷宫潜伏逃逸期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治疗组小鼠脑切片中TUNEL阳性细胞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表达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脂素能够抑制小鼠TBI后病灶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及降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改善神经功能的修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和糖脂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的肥胖儿童44例(男23例,女21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50例(男23例,女27例)为健康对照组。指派专人进行完整的体格检查,包括人体测量参数(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清visfat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肥胖组儿童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肥胖组儿童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2.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儿童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r=0.218,P<0.05)、腰围(r=0.332,P<0.05)、TG(r=0.283,P<0.01)均呈正相关;与IL-6 (r=0.376,P<0.05)、hs-CRP(r=0.321,P<0.05)均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均无相关性;与TNF-α亦无相关性(r=0.085,P>0.05)。4.visfatin与人体测量、代谢参数和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visfatin在男童和女童中均与腰围、TG和hs-CRP呈正相关,但仅与男童的BMI(r=0.247,P=0.029)和IL-6(r=0.427,P=0.013)呈正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visfatin作为一种内脏脂肪因子,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和促炎的双层作用,可能参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检测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水平可作为反映机体低水平炎症反应新的炎症标志物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武汉普仁医院100例POCS患者和50例健康妇女分别作为PCOS组和对照组,再将PCOS患者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57例(BMI ≥ 25 kg/m2)和非肥胖组43例(BMI<25 kg/m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内脂素水平,分析PCOS患者内脂素与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内脂素、BMI、舒张压、腰臀比、多毛症F-G评分、FSH、LH、T、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103.20 ± 19.15)μg/L比(29.56 ± 4.41)μg/L(25.81 ± 4.17)kg/m2比(21.29 ± 3.74)kg/m2、(81.91 ± 10.32)mmHg(1 mmHg=0.133 kPa)比(68.29 ± 7.57)mmHg、0.91 ± 0.14比0.82 ± 0.13、(13.41 ± 2.91)分比(5.98 ± 1.01)分、(12.78 ± 1.98)U/L比(11.95 ± 1.51)U/L、(15.84 ± 3.16)U/L比(12.94 ± 1.53)U/L、(2.98 ± 0.32)nmol/L比(1.17 ± 0.20)nmol/L、(1.89 ± 0.43)mmol/L比(1.21 ± 0.11)mmol/L、(18.40 ± 2.98)mU/L比(11.23 ± 2.10)mU/L、4.25 ± 0.86比2.51 ± 0.55],HDL-C、ISI明显降低[(1.46 ± 0.23)mmol/L比(1.55 ± 0.27)mmol/L、0.011 ± 0.002比0.019 ± 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肥胖组血清内脂素、BMI、舒张压、多毛症F-G评分、FSH、LH、T、hs-CRP、TG明显高于非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与BMI、舒张压、多毛症F-G评分、FSH、LH、T、hs-CRP、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和TG升高是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内脂素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接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MCP-1、性激素、子宫动脉血流及妊娠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脂素、MCP-1、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分别为(11.03±2.17)ng/mL、(99.31±14.50)ng/L、(1.57±0.29)mmol/L、(6.57±1.30)U/L、(1.16±0.22)、(1.07±0.24)、(0.41±0.0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7±2.56)ng/mL、(121.29±20.37)ng/L、(1.78±0.32)mmol/L、(8.40±1.88)U/L、(1.50±0.27)、(1.45±0.29)、(0.5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68、6.593、3.608、6.012、7.278、7.521、8.815,均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81.67%(49/60)、35.00%(21/60),均高于对照组的64.00%(32/50)、18.00%(9/50)(χ2=4.385、3.974,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明显降低血清内脂素、MCP-1表达,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提高妊娠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